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儒道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两大主干.通过比较研究,阐述了儒道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道德教育、教育内容、教学上的互补性及其对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启示,力图揭示多样性是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尤以西方各流派心理学思想被广为接受。反观我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的思想。基于以上思考,在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意汲取中国儒道文化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一、儒道思想的核心理念以及在管理中的体现中国文化内涵丰富,气势恢宏,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道是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是核心;佛教是异质文化,在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今新世纪教育合作思潮,在教育关系的认识上有共通之处,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认识上有相似之处。教育关系决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融会贯通到世界性合作教育潮流中去,必然会结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丰硕果实,从而架构起一座互通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桥梁,开创出一条崭新的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的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传统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异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在汲取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长处的同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在外国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一位令人崇敬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之处,尤其是他的教育实践与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颇有借鉴意义。通过裴斯泰洛齐提倡“母爱式”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等教育实践与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村教育在有关方面与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的相似性,从而领悟其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有相通之处,但也有重大的差异:在政策背景与路径上相似的差异现实与不同的应对机制,政策内容与范畴上特殊优惠的同与异,政策理念上追求集体平等理念的不同理路以及政策取向上促进民族发展与追求文化承认的分野。二者保护弱者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原则值得坚持,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有可取之处,但我国必须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进行本土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孔子和陶行知都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我国教育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各自的时代烙印,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他们教育宗旨都是实现人的发展。这些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来焕发现代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当代教育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本文从德育、教育公平和爱心教育三方面来阐释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理念之上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9.
仪式教育是学校有目的地以举办仪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具有非神性、周期性、渗透性、集体性和体验性特征。仪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个体价值上表现为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升华思想政治情感、强化思想政治行为;在社会价值上表现为提高思想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构建仪式教育要加强顶层设计、保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丹  周山东 《宜春学院学报》2015,(4):113-116,120
“能量场”是借助物理学中的场思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得出的新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能量场从属于教育场,与道德场和文化场既有重叠,又有区别之处;由能量场源、能量场力和能量场因子构成;主要有心理——情感、信息——文化、环境——制度三种作用机制;可以分为正能量和负能量。思想政治教育能量场的提出,有助于打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客二元对立”的方法论困境,拓展研究视域,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虞集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提倡当朝执政者独尊儒术,认为教在先,治在后,重视理学,对于朱熹的见解以及看法更是异常推崇.虞集还对音乐与医学以及女子的教育有所关注.在其教育理念中,虞集对于学生和教师以及教授的内容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文章从各个方面对虞集的教育思想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及概述.  相似文献   

13.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认同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形成这一文化认同个性的白族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开放、包容”的教育人文环境;“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其中儒、释、道三家的教育思想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也给予当代教育诸多启示:重视德育;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生命,润物无声;关注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墨、道、法教育哲学三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儒、墨、道、法的思想是集哲学与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思想以坚固的哲学理论为其根基,哲学理论通过教育思想表达其浓厚的实践意愿,哲学与教育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哲学与教育是儒、墨、道、法思想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上方面,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很合理地把握儒、墨、道、法的教育思想各自的丰富性、完整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理念表现了培养“崭新的人”的教育目的、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以情感为主旨的教育导向。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借鉴这些教育理念时应注意它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不但对西方哲学影响巨大,而且其教育理念也于西方文明贡献卓著。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教育,柏拉图的哲学与教育思想是不能不管的。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论是"相"论,柏拉图的认识论就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之上,只有对"相"的认识才是真确的认识。因受制于其哲学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理性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清华 《考试研究》2009,(4):99-106
科举制中的消极教育评价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牢笼英才、抑制创新思维;二是独尊儒学,忽视科技内容;三是学而优则仕,扭曲教育过程。这些思想中有的至今还在影响着教育的发畏,它是考试、教育、社会三者互动的结果。因此,当前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其教学活动规律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多,显示出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倾向,对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创新就是在教育领域创造新思想、新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活动,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教育创新包括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教学创新、环境创新和投资创新。山西财经大学在教育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