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将技击的技术动作进行提炼加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来自于技击,而又对其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是武术最突出的特征,强烈的攻防意识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和艺术的鲜明标志。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2.
张志雷 《体育师友》2010,33(5):60-62
分析技击和武术套路的关系,包括技击在武术套路中的表现方式,技击赋予武术套路的功能,以及技击与武术套路演练、教学、创编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武术技击观的“解咒”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戴国斌 《体育与科学》2002,23(1):12-14,11
武术的技击最为完整地记载在套路中,套路是动作的串联。因此,动作和套路是我们阅读武术技击的最好文本,也是我们研究武术攻防的最佳切入点。本文从武术的动作和套路入手,运用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对武术的技击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吴强 《体育师友》2006,(4):42-42
武术运动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审美价值,产生于技击美与技艺美融合的武术美。武术套路的技击美,是以人们对武术攻防、功利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演练动作的攻防含义表现出来,同时也从勇敢、力量、合理的攻防法以及健壮的体魄中获得美感。而武术套路的技艺美,是充分发挥人体运动能力,表现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还通过传神、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加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武术技艺美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一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运动,它是以攻防为主要内容并以技击和套路两种表现形式而向前一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攻防技术逐渐失去了直接运用于军事作战的效用,至使武术中分出了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套路和格斗形式的技击。把零散的技击动作,从健身的角  相似文献   

6.
试论武术的概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武术的概念是武术研究工作的起点,是建立武术理论体系的基础。动作具有攻防技击价值是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其概念的内涵。用二分法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进行分类,以动作是否具有一定顺序为划分标准,可将武术的内容分为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这样全异的两部分。武术的上属概念是民族形式体育项目。我们将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运动形式的民族形式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育技击缺失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防身自卫主体需求之上。文章对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武术套路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从武术套路内容本身着手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武术套路教学内容需要包含更多的技击动作,以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动机,提出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以新的武术套路内容诠释武术的技击含义,保持武术的技击本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武术界对技击和套路运动的发展观点不一。其中有的人认为套路动作没有攻防作用,技击和套路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从而主张技击和套路运动分途发展;有的则根据武术的固有形式,主张“打练结合”(打即技击运动,练即套路运动),以之共同组成鉴定运动员水平的武术竞赛。“打”“练”关系的确立,直接影响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打”与“练”的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中国武术各家各派都有表现自己门派特色的许多套路,而且套路多是循序渐进的,初学者和练习很长时间的人学习的套路是不同的。目前的武术运动员虽然同时很快的学会多种风格迥异的套路,但是对于其披击和攻防含义大多并不清楚。传统武术中,套路练习初期多是分开来一招一招练的,让学习者体会运气使力,攻防技击的含义。而这种练习反复不断地进行.正是为了在实战中能够条件反射式的使出相应的招式,也可以仔细体会招式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一项以攻防技能为内容,以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运动。套路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同流派的拳、械套路。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套路一般分为: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套路3种。单练套路包括拳术和器械;对练套路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套路包括徒手、器械和徒手与器械。其基本特点是:融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台一,形神兼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鉴于武术套路项目的特点,其套路项目中各单项技术动作的训练过程如何实施有效的优化控制,是武术专业教师或教练员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毛新萍 《精武》2013,(21):126-12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与观察法,对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自选长拳创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套路创编时,动作难度在选编类型上成集中趋势,难度选择主要是跳跃类难度动作,选择B级难度动作多于C级难度动作,动静连接的次数多于动动连接的次数;动静连接主要接马步与跌竖叉,还有少部分选择提膝独立;音乐与动作节奏配合不融洽;自选长拳套路创编却存在技击形式的异化;自选长拳套路的编排主要通过全国武术锦标赛录像中的精彩之处及吸取同类型运动项目的精华和有关知识,以此补充和丰富创编内容。期望本研究为武术套路的创编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考察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套路与对抗两种运动形式关系的争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具体分析,发现有些套路与对抗密切相关,而有些套路仅是对一些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的艺术表现,还有些套路仅仅健身而已,后两者与前者分属不同的技术体系。武术应该按其主要价值功能进行分类,从而改变目前各类武术发展相互制约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柔力球套路之美,兼取自由体操健体之美,武术套路技击艺术优之美,艺术体操律动之美。其动作难度主要反映在跳跃、平衡、转体三类动作,并且套路动作明显表现出复合多样性,套路动作连接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可采用融合创新法、移植创新法、类比创新法和动作音乐合拍法对柔力球项目进行创新。在创编柔力球新套路时,应把握新套路的基本特征,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并注重自我创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武术套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刍议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孙宝良武术运动作为一套独立创编的武术套路不论其动作内容是否丰富,结构是否合理,攻防意识是否准确、恰当,均能以一定的文字、照片(图型)形式或自身的演练固定下来,能使人直接看到、学到。可见,独立创编的...  相似文献   

15.
警察"擒敌拳"是融我国武术和军事训练中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为一体的套路练习。擒敌拳整套动作简洁而不失其技击性,是警察掌握和运用徒手格斗技法的基本功。文章通过对擒敌拳套路动作发展演变的探源,揭示了警察擒敌拳套路的基本特点,并指出擒敌拳学以致用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一种民族形式体育运动项目。多年来由于武术理论研究的停滞,至使武术理论和实践,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套路中技击性动作和非技击性动作在发展上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必然导致武术发展中“自组织”过程的发生。现在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将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结合的可能性。在开展套路竞赛和对抗性竞赛的同时,开展使二者结合起来的比赛,使武术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全能体育项目。这也更有利于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时代对武术套路的需求特点,论述了攻防技击性在武术套路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武术套路的攻防技击性,并且使之与艺术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使武术套路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一、竞技武术套路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对于竞技武术套路的定义有多种解释,但其主要内容是一致的。"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体现了武术本质特征和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否具有观赏性对该项目的推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武术套路的技击特点、武术套路的创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对影响武术套路观赏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文章通过突出武术技击特点,提高和完善武术套路创编,体现武术本质特征,结合观众对武术套路的审美心理等方面,来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以推动武术套路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家的枪术,关公的大刀,全是出名于攻防的巧妙运用。武术发展到今天以套路运幼为主、以攻防为特点是武术运动的本来面目。武术的主要内容由拳术和器械套路组成,其动作都具有攻防含意。如踢、打、摔、拿、击、刺等,是组成武术套路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