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新时代少年儿童伟大成就教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坚定不移强化少先队的政治属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习“四史”和各个时期英雄人物为载体,构建适应少年儿童思想认知和成长特点的教育模式,引导少年儿童感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相似文献   

2.
郑炜栋 《小学生》2012,(9):57-57
灌输和培养少年儿童对党的朴素感情,这是少先队组织的责任,是应始终要坚持的,必须引起少先队工作者高度重视和冷静思考。但是,爱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较空洞,往往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队员对党并不了解,在对少年儿童的访谈中,人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对党有着纯洁的感情,但也有不少孩子对党的认识还停留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党在新时期的形象和成就缺乏了解。怎样对当代少年儿童讲党?如何培养少年儿童对党的朴素感情?如何帮助少先队员增强党、团、队衔接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的组织是少年儿童在人生道路中参加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在少年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启蒙、引导作用就  相似文献   

4.
燕华  燕萍 《天津教育》2002,(7):39-40
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工作报告提出:"少先队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重组织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可见,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并启发和培养队员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重要的教育思想,必须体现在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注重突出和强调体验的环节,使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少先队员的主动参与下实现,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0,(1)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是少先队工作和任务的具体实施者,是少先队十分重要的工作力量。当前,随着少先队事业的深入推进,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发展壮大,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由此,辅导员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能力也需要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组织认同研究起步较晚,且其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企业职工、公务员、中小学教师上,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儿童群众性组织——少先队,关注的较少。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的正式群众组织之一,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和造就国家栋梁的摇篮,因此对少先队组织认同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肖春香 《中国德育》2004,(12):26-27
少先队作为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把少年儿童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代表服务作用,代表广大少年儿童的利益,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下,这两项任务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服务素质教育。小学“德育纲要”及《德育》读本中都明确规定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养成良好的校内外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当少先队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光荣历史以后,当战火与革命歌曲离人们渐渐远去之时,面对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旗一角——红领巾,在21世纪和风中成长的新一代少年儿童很难真正理解红领巾的含义。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期更有效地发挥少先队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样扩大少先队在广大少年儿童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为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少先队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先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小小"社会",他们每天在"社会"中处于散漫自由的状态,还是高压管理的压迫状态,亦或是其他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主人翁意识的形态。就少先队中队建设增强少年儿童的主人翁意识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1.
童谣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是少年儿童成长中的好伙伴,对少年儿童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特殊教育形式。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童谣在少先队文化中的作用。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粗俗童谣""灰色童谣""不良短信童谣"像一股暗流,在校园悄然流行,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沈功玲 《辅导员》2011,(31):8-10
2011年暑假,在全国少工委组织的培训中,围绕如何落实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邀请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少先队工作者,遵循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规律,结合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组织教育基本原理和道德信念及其行为养成等实际,解读多元文化下的政治推广与少年儿童关系,讲解怎样根据少年儿童认知规律和思想意识形成规律,向少年儿童讲党讲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少年儿童重要的思想意识,以期增强辅导员实现根本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理论和实践中探讨对少先队员开展爱党教育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在这里,我们节选了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上海市少工委副主任沈功玲同志在"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培训班上的部分讲课内容,供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为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少先队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先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4.
少先队队前教育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承担着为适龄少年儿童入队启蒙开化的重要作用。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蓬勃发展,队前教育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鉴于队前教育相对单一的特点,当前广大基层少先队组织活动开展时仍面临严峻问题,结合少先队改革发展的必然需要,队前教育应在牢牢把握少先队组织属性的基础上,遵循少先队教育原则,适应少年儿童成长特点,有重点、有侧重、有针对地进行强化,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附感,进一步坚定广大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少先队活动课程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少先队活动课与学校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培养知识和技能之外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少先队活动课运用少年儿童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相似文献   

16.
宋占飞 《教师》2012,(21):12-12
当少先队走过62年历程,当战争与革命故事与人们渐离渐远,面对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旗一角——红领巾,在21世纪和风中成长的新一代少年儿童很难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开展少先队工作,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更有效地发挥少先队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扩大少先队在广大少年儿童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组织作为一种同辈群体和社会组织,能够对儿童的社会化,尤其是政治社会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少年先锋队在培养少先队员的政治情感,对其进行政治启蒙的过程中,运用了儿童政治社会化的相关规律,其内部的诸多要素及其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蕴含着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通过这些要素的组合和活动的实施,少年儿童在这一组织中形成对国家政治的认同,从而促进自身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以少先队活动为途径,以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教育基础,以少年儿童在组织中的自我教育为基本动力,以促进少先队员的思想意识培养和基本素质养成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会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任务。少先队教育是将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政治正确、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的课程中,应注意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做到尊重天性,寓教于乐,以玩促学,玩出名堂。使少先队活动课程更加高效,使少年儿童在党的指导下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姜颖 《上海教育》2013,(4):176-176
我们要在实践中寻找,在体验中形成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少先队活动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少先队活动评价中增长知识、提升自我、发展个性。少先队活动是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是以少先队员为主体,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群体性活动。少先队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正确评价少先队活动,可以提高少先队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和少先队集体的建设,实现少先队教育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