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在我国有着重要地位,用"鲤鱼跃龙门"形容高考并不为过。很多人将高考视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展现了高考的残酷。数学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高中数学以其难度和复杂度成为众多考生前进中的"拦路虎"。本文着重对江苏高考数学试题进行分析,对其备考措施进行探讨,期望对广大考生有着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复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选择了复读,无奈,无助总是写在每个"高四生"的脸上,面对再搏高考,"高四生"似乎有更多的感慨。我们虽然不希望看到"高四"现象的存在,但是这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当又一年的高考来临,我们来听听"高四生"自己的心声,听听朋友对他们的鼓励,希望所有的考生能从中得到鼓励,以良好的心态和振奋的士气去面对高考。  相似文献   

3.
高考心理调适问题已经受到了心理专家、老师、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指导性文章.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平时成绩好的考生的高考心理调适问题,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平时成绩好的考生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甚至认为平时成绩好的考生在高考中不会紧张,能够自如地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殊不知,事实并非如此,每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平时成绩好的考生由于过度紧张,在高考中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成绩很不理想.在江苏南京市,2003年的高考数学题难倒了一些平时学习不错的考生,一位考生家长给报社打电话说,他儿子平时的数学成绩都在130分左右,相当不错,可考完回来就哭了,后面的6道大题只做了一半,有把握的只有2道题.湖北武汉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考生学习成绩向来不错,多次模考成绩均在600分以上,满怀上名牌大学的希望,没想到在最重要的高考中砸锅了,只考了400多分.  相似文献   

4.
临近高考,绝大多数考生都从知识上、身体上、心理上为大考做好了准备。但是,每年高考以后,很多学生都会因为没有掌握好考试技巧而影响高考成绩,耽误自己的前程。那么,如何避免"不该丢的分数"呢?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听清监考老师的说明,看清试卷  相似文献   

5.
临近高考,绝大多数考生都从知识上、身体上、心理上为大考做好了准备。但是,每年高考以后,很多学生都会因为没有掌握好考试技巧而影响高考成绩,耽误自己的前程。那么,如何避免“不该丢的分数”呢?  相似文献   

6.
高考后的几天内,可能除了有些省份考前填报志愿的同学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志愿方向外,相信不少考生和家长还在为选专业的问题徘徊犹豫着。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即高考填报志愿时应该"高分考生优选学校,中低分  相似文献   

7.
高考阅卷中,我们时常发现很多考生答题随意、字迹潦草、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等,还有考生答卷中"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一般都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问题。在后期备考中,考生如何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将非智力因素对高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呢?  相似文献   

8.
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很多考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与大学失之交臂。有的考生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的考生则是因为在考试中发挥得不够理想,但更多的则是考试技巧方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国伟 《高中生》2013,(1):14-15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所占分值较高,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考生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很难得分。为此,本文结合高考试题.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犯的错误,并逐一提出对策,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纵观近年来我国理综高考试卷,考生失分点大都在物理学科。据考生介绍。面对高考物理题目,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就是不知从何下手。面对灵活多变的物理题目,笔者认为,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将"地基"做好,后续的学习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严彦 《成才之路》2013,(7):59-59
在高考前一个月,很多考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考生的心态和知识储备两方面,提出在高考冲刺月全面系统地提高英语高考成绩的有效途径。在距离高考100天的时候,班里挂起了高考倒计时牌。上面写着距成功还有××天。每天看到这个牌子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和力量。在距离高考的最后30天里,考生应该如何复习  相似文献   

12.
韩海涛 《新高考》2011,(Z1):39-42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试题中的亮点,因此,命题人每年都会精心打造,形式年年有创新,题型变化较大,是高考新题型"试验田"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管试题形式如何变化,始终都会围绕着语言的"工具性、实用性、时代性"这个中心。命题的材料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人处世密切相关,如班会、广告、环保、科技、人文、政治、经济、新闻报道等材料,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绝对不会与现实生活脱离的。本考点的很多试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考生可根据语境,多角度展开联想和想象,有着广阔的思考空间,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物即可。只要有比较厚重的语言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高考结束,考生的梦魇有没有结束?根据以往的事例来看,一些考生自我感觉发挥不佳,惧怕父母责问,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失眠、焦虑不安等症状.还有平时成绩不错,但在这次高考中感觉发挥不理想的考生,考前考后的心理期待差距最大,即使能够上大学,心理上也易出问题.更有考生觉得自己"考砸"了,做出离家出走等"傻事"来.所有这些都说明,高考之后,考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因而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对考生的关怀不但不能结束,反而应当加强.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树立正确的观点与认识,不要把孩子的高考当作"面子工程",要理性对待孩子的成绩;尤其是对考得不理想的孩子,要倍加关心,尽量多陪在孩子身边,与孩子交心、谈心,帮助孩子减轻思想包袱,走出困境,保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及高考前的模拟检测中,很多考生的估分往往与实际成绩有较大出入,经常自以为答对,但是成绩公布后却发现和自己的估算有较大差距,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考生在复习中未能对易错点加以足够重视。综观历年考生的答题错误,有很多共性的问题,按照解题的一般过程来分析,考生在不同环节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5.
刘国伟 《高中生》2013,(3):14-15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所占分值较高,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考生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很难得分。为此,本文结合高考试题,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犯的错误,并逐一提出对策,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例1(2011年高考湖北卷)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误译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作为准则。正译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分析与对策例句中的"可以"为两个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把"。  相似文献   

16.
对很多参加高考的学子而言,高考结束后就一下子放松了,大部分考生可能觉得只要有一个好分数就代表能上一个好学校,却忽略了填报高考志愿。其实高考志愿是高考环节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同一所高校的报考人数、招生录取的录取线,任何人都无法预先知道,所以大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对考后填报平行志愿的方法做整理,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每年到了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志愿填报是一件难事,因为这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当然,这之中很多考生就会问,怎样才能填报好高考志愿,填报志愿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什么?笔认为,能充分反映本人的志向和意愿,而且能够使自己的高考分数在录取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志愿,就算是填报得比较好的志愿。  相似文献   

18.
在每年的高考英语的试卷中,推理判断题都占着很大的比例,在选择题、阅读理解题等题型当中,很大部分都涉及到了推理判断题,很多学生都对推理判断题感到困惑,但是推理判断题属于主观题型,是层次较高的题目,直接影响到到考生英语整体的成绩。本文就高考英语推理判断题解题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认真进行查漏补缺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中,很多考生得分都很低,以安徽省为例,在2003年高考中,考生的地理平均分为53.03分(地理部分满分100分);在2004年高考中,考生的地理平均分为50.08分;在2005年高考中,考生的地理平均分仅为47.48分。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考生对地理知识掌握、运用的程度与高考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进行查漏补缺。但是,我们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缺漏在哪里,就会白白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那我们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对照地理《高考考试大纲》,从高考可能考查的角度认真分析,我们…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高考结束意味着中国考生的苦日子可以告一段落,那么韩国学生的"后高考时代"可就没那么轻松了。对于韩国学生来说,高考——"大学修业能力考试"的结束并不意味可以尽情玩乐。高考结束后的几周内,报考重点高校的学生还需继续参加一项考察逻辑能力的"论文"考试。这催生了社会上很多的私立"论文学院"专门传授考生写作技巧,一至两周的课程需花费5000多元人民币,但考生们依然趋之若鹜。论文考试当天,由于一些考生同时报考了多所高校,家长不得不雇佣可灵活穿梭于车流中的"摩的",载着考生们四处赶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