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同学们看,这个物体你认识它吗?生:认识。圆锥体。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石膏。师:再看看这个物体是什么?生:塑像。师:这是一个雕塑。认不认识他是谁呀?生:不认识。师:他是法国凯旋门上雕塑的一部分,他叫马赛。同学们想想刚才的模型和这个雕塑,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制做的?生  相似文献   

2.
正一轻轻松松聊方法师:汉字是有画面的,(板书"雨")闭上眼睛,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生:雨下在房顶上、窗户上的样子。生:雨下在春意盎然的花园里,我还闻到了花的香味。师:会想象的孩子会学语文。(板书:想象)再看——(板书:松竹)猜一猜,滕老师后面会写什么?生:梅。师:(板书:梅)你怎么就知道我会写这个"梅"呢?为什么?生:松竹梅,岁寒三友,它们三个有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我县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第一册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一节公开课。课题:《小小的船》。 上课,老师展示挂图。挂图画面有:一弯新月,一小女孩跨其上;数颗金黄的星;深蓝的背景。好一幅美丽的童话图! 指导学生观察。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生(集体):月亮,小女孩,星星。师:很好。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月亮像什么?生_①:像镰刀。师不置可否,再问:像什么?生_②:像眉毛。师摇头,  相似文献   

4.
黎诗洪 《科学教育》2006,12(2):63-64
原理:想象记忆法是指通过离奇或特别的联想并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物像来增强记忆的方法。想象的越离奇、越古怪,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越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案例:想象记忆法记忆原肠胚三个胚层分化后形成的各种组织、器官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双眼,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木桶(学生笑),想象好了没有?生:想象好了。(学生觉得很有趣,极积参与到活动中来。)师:现在请你们摸摸“木桶”的外面是什么?生:是皮肤。(表皮)师:还有什么?生:汗毛,指甲等。师:对!这是附属结构。摸了有感觉吗?生:有感觉。(感觉器官)师:捏一捏,有痛吗?生:有。(有的同学…  相似文献   

5.
屏幕上出现一条没有尾巴的小壁虎 ,学生观察。师问 :同学们认识这种小动物吗 ?生 :认识 ,叫小壁虎。生 :老师 ,这只小壁虎怎么没有尾巴呀 ?师 :你看得真仔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师 :问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 :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 :我想知道它向谁借尾巴 ?生 :我最想知道它借到尾巴了吗 ?评析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引导学生发出问题、大胆质疑 ,要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老师的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师 :请同学们自…  相似文献   

6.
金莹 《语文学习》2021,(5):13-15
师:同学们,中篇小说《蒲柳人家》有众多人物,让我们先从课本的插图来认识其中一位人物吧.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36页的这幅插图,你看出了什么? 生:这幅图画了一个小孩在闻芦苇叶,光着身子. 生:他眼睛眯着,很享受的样子. 生:老师,他就是文中的何满子. 师:对,看来你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插图中画的男孩就是小说中的何满子.请同学...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我们的家乡落花潭山清水秀。我们都爬过坡、上过山,谁愿意说一说上山的路是什么样子的?用手比划一下,好吗?(学生动手比划,教师在黑板画S形的路。)师:像这样依山体形态,弯曲盘绕成S型的路,叫做盘山公路。同学们,你们知道山上的公路为什么修成这样吗?生:为了方便。生:这样坡就变小了。生:上山就不会很吃力了。师: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盘山公路》。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头脑中都产生了哪些小问号? 生:维生素C 是什么东西? 生:维生素C 是什么样子? 生:维生素C 是谁发现的? ……师:读读课文,相信同学们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开始自由地读课文。生:原来是哥伦布发现了维生素C。生:不对,应该是船员们发现了维生素C 。生:你们都错了,发现维生素C 的是意大利的医生呀。师:究竟是谁发现的呢? 学生相互争执,各持己见。教师有意识地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讨论。生:首先,我们认为是哥伦布发现的。因为这种病发生在海上,又在海上得到了解决,而这些都和哥伦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如果…  相似文献   

9.
《铜铁铝》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样东西.请同学们先看这是什么?生:是铜铃.师:谁知道,铜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生:铜铃是用铜制成的.师:说得对.这是什么?生:这是一把剪刀。师:这把剪刀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生:这把剪刀是用铁制成的。师:对.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时间:2001年6月2日地点:浏阳一中科学馆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想象作文,〔板书:山、水两个字〕这是什么?生:山,水。生:波浪。生:海。生:起伏的山峰。生:绳子。生:蛇。生:放笔的架子。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具象,也就是具体形象。大家想想还可以作哪些想象?生:人的思绪。生:电波。生:心电图。生:股市行情图。师:你们看,一旦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想象出很多东西。那么,什么是想象?请大家看教材。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师:〔板书:定义〕那么,想象的作用是什…  相似文献   

11.
教学案例:圆柱的认识 [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所带的圆柱体的物体,闭上眼睛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光光的,滑滑的。 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上下是圆圆的、左右是弯曲的。 师:能不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一个学生举起圆柱体的物体,将上下两个面指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12.
师:有许多专家和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屏幕显示图片)师:这是什么?生:一块石头。师:对!一块石头,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它是一件收藏品。你们再仔细看看,它跟一般的鹅卵石有什么不同?生:石头上有彩色的图形。师:这彩色的图形像什么?生:像金鱼。师:你们真会观察。它的确像两条金鱼。艺术家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鱼戏水。你们看,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像,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  相似文献   

13.
秦玲 《科学课》2008,(6):40-41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生:手电筒。师:现在我把开关往上一推,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小电珠亮了。师:关于手电筒,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小电珠是怎样亮起  相似文献   

14.
一、采用"视野切换"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狗尾巴草的发现" 1.像生物学家那样去发现,寻找狗尾巴草的"亲戚". 师:同学们,提到狗尾巴草这个名字,我们有个问题…… 生:它为什么叫狗尾巴草? 师:看屏幕,你有没有找到解释? 生:狗尾巴草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生:狗尾巴草被风吹过,像狗摇尾巴一样. 生:狗尾巴是弯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也摇尾巴. 师:是呀,你看这狗尾巴草怎么捋也捋不直,翘翘的,太像狗尾巴了.狗尾巴草用它独特的造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97):48-49
<正>笔者最近执教了一节作文课《擦皮鞋》,让学生先说一说,然后演一演,最后写一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摘选部分实录如下:一、设疑激趣,营造氛围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生1:一双黑皮鞋。生2:上面沾满了泥巴,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双黄皮鞋呢!生3:皮鞋穿成这个样子,看来皮鞋的主人够懒的!师:如果这双鞋是你爸爸或爷爷的,你会想些什么?生1:我爸爸是位医生。前天下大雨,他骑摩托车到很远的  相似文献   

16.
【情景再现】某年轻女教师在为一年级孩子上“认识8”时,为突出新意,一开课便在柔美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将双手交叉上举,做出数字8的象形。师:你们看,这像什么数(树)?生:像杨树。师:不对。生:李树。师:看我的双手弯弯曲曲,像什么数?生:榕树。师:(着急地)不是这个树,是那个数!(生茫然)师:想想我们前几节课学过什么数,猜猜今天要学什么数?生:哦,是8。【诊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本无可厚非,但未经细致考究的提问设计带来了歧义,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道”变得全无。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必须有“数学的味道”,否则,学生的回馈将是泛学科的“发散”,学…  相似文献   

17.
师:请同学们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师(多媒体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师:同学们,读了以后有问题要提吗?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生:(沉思了一会儿)生1: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生2: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生3: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位军神?师:同学们真会思考,围绕句子内容一下子提出了三个问题。再读读,看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学们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生4:(学生读后一脸兴奋)老师,这儿为什么一连串用了三个感叹号?师:你真有一双慧眼,能…  相似文献   

18.
<正>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上不太像课的课,也许最像教师的样子和课堂的本来面目。支持学生的异想天开一位美国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蚯蚓",讲着讲着,一位小学生站了起来:生:请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师:抱歉,我没有尝过。生:我可以尝尝吗?师:当然可以!生:我尝过了,您加分吗?师:当然加分!  相似文献   

19.
【案例】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伞",故意写得有些变形,尽量接近实物的样子)同学们这是一个大大的"伞"字,你们看看它,然后张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个字像什么?小小组讨论一分钟。(学生脸上出现了快乐的表情,他们叽里呱啦地急于说出自己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20页。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用V CD、多媒体播放《国旗多美丽》这首歌曲,引入新知。师:在十月一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立正行注目礼,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好吗?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国旗上面有些什么。师:谁来告诉大家?生(甲):长方形的。生(乙):红色的。生(丙):上面有5颗星星,而且还是黄色的。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想象。)生(丁):有一颗大星星,周围有4颗小星星。师:对了,国旗上有5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