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即学生"自得"。要真正实现学生"自得",必须下大决心、花大精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是在缺少或缺乏教师这一外因条件下由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因而对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学情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岳德华 《学子》2014,(8):11-12
正一、组织学生领袖高端论坛的目的与意义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学校体现了成人教育、成才教育、特长生及精英教育。学生高端论坛是学校精英教育的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实践,学生领袖以校训"做最好的自己"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践行学校倡导的"君子文化",培养高尚的品质,超长的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以"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宗旨,以"人本"理念来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育。"体验·状态·境界"是素质教育的"幸福三维",而所谓教育的"幸福三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滋生情趣,师生共同体验幸福快乐;在教育实践中享受生活,师生达到一种健康成长的幸福状态;在教育创新中拓展空间,师生共同进入幸福健康成长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音乐有"乐感",美术有"美感",语文有"语感",同样,数学应该有"数感"。"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习内容中有十个重要概念,数感摆在了首要位置。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也时刻在变,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随之变化。教育的方式没有定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应以自己的"一变",来适应学生的"万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开始越来越多的要与"数"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又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数量同实际现象联系在一起。所以,将数感培养起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借助数学方式和数学思维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新课标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在运用数学知识、符号、思维方式的过程中描述现实社会,并凭借此来实现数感、符号感以及抽象思维的构建。"换句话说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数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能让学生借助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选出最合适的解题方法。为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数感的这些价值,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问题教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古希腊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被称为"产婆术",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起着助产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进程既是学生在老师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用春蚕、蜡烛来赞喻老师,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颂扬教师。而班主任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使命,他们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完善自己,因而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首先要以一个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情操、自我煅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数感并不局限于对单个数的感悟,还体现于对多个数之间联系或者规律的一种敏感。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建立运算概念,使抽象的运算式对他们"有意义",即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计算,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活动来体验数之间的联系,强化对数量关系的感悟,进而逐步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以自己为中心的倾向。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来看待学生,来处理遇到的问题。这种情况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也妨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了解,进而影响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具体的做法和措施是多种多样的,而心理学中提出的"心理换位"就是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常常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  相似文献   

11.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利用"数形结合"法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种具体做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数量的悟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于静宜 《班主任》2011,(1):32-34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却没有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怎么了",即便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也没能理出一个思路并按这个思路去解决问题。几乎所有家长都明确表示"很难找到  相似文献   

13.
一、更新教育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自尊是一种自我意识,是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尊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教师要树立"教育平等观念",营造和谐、协调、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勇于进取。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精神在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揭示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挖掘教材内容的潜在、由数学知识反映、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渗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数感",更好地应用于学生一生的生活、学习、研究和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6.
1.心灵教育。"心灵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谈心,以达到"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具有自我存在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教师能够平等、深入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道德的理解来端正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怎样将多媒体应用到作文教学中来,如何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写作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巧用多媒体,填补"生活空白",激发写作兴趣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  相似文献   

18.
浅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其功能所谓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主要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①前者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一般问题的看法与判断。而后者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认识和评价。许多研究表明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是他们教学效果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1.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通过教师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制订实施及其在工作中的坚持和努力程度影响教…  相似文献   

19.
学生名誉作为学生品行、思想、道德、生活、作用、才干等方面所获得的社会评价,高校在管理中要予以重视与保护。通过司法案例的解读,探究高校管理中学生名誉权的概念以及名誉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特征和成因。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时代背景下,管理法治化要求高校从管理理念上坚持"民主法治、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的法律意识,同时建立正当程序规则以及完善相关实体机制等来实现教学教育秩序和学生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中学作文要不要有"真情实感",是新近语文教育界论争的热点问题。从长时段来看,百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经过了两次转型,其起点和终点都是倾向于情感的"语感"。语感或文感的关键在于"感",也就是带有情感色彩的生活体验。来源于生活情感体验并无真假、虚实之分,而是一种理性与感性思维的合一。高中作文是一种艺术训练,属于美育范畴,它需要学生在反思生活的基础上,体认自己的情感,从而实现情理合一寓于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