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方法的隐性要求 由于“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所以,自上世纪末“以探究为基础”成为国际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以来,科学方法成了各国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国新课程高中科学领域各科课程标准都有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英两国科学课程标准都强调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只有将科学探究落实到科学教学的各项任务中,才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比较中英两国科学课程标准,英国科学课程标准中关手科学探究的描述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停滞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全新发展阶段。其演变呈现出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紧密结合、从模仿国外经验到独立自主创新、课程标准体系化清晰化、强调人本价值等特点。着眼于未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建设应以共同概念统领科学课程,增强科学课程的连续性,确立科学课程的核心地位,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差异化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就是要讲清楚小学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因此,在课程标准中,应该尽可能完整地呈现课程性质。我认为,科学课程的性质部分应包含这样的逻辑结构:课程性质的定性描述——对科学、科学本质、科学素质(或科学素养)等的解释——科学课程的特征——科学课程的基本任务。这样的安排,会使广大科学教师在学习课程标准这部分内容时,能对科学课程有一个基本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中美科学教育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阐述我国和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的异同,将主要从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课程理念、内容标准、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利于我国科学课程改革及科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席学荣 《科学课》2008,(2):10-1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要落实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尤其重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3~6年级)和《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一、课程名称的比较现在的小学 4— 6年级仍延续开设自然课程 ,三年级新开设科学课程 ,从课程的名称看 ,小学科学课程更富有时代的意义 ,更适应于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人的科学素养 ,它的内容也更加宽泛。相比之下自然课程在其内涵上不能适应时代的呼唤 ,不能适应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完整健全人格的形成 ,对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都相对滞后。因此 ,科学《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体系作了相应的调整 ,我在研究中对科学《课程标准》和原自然课程《大纲》的知识内容体系进行了比较。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和《大纲》。…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目前,地球科学教育正日益引起地球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共同关注,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球科学的内容已经成为各国科学课程内容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着重于对国际和国内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科学相关课程标准展开研究,一方面对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和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地球科学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从其地球科学课程设置、地球科学课程标准框架、理念、目标、内容、课程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标准中地球科学相关部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各个国家与中国的比较,总结国际科学课程标准中存在的优点及可借鉴之处,同时发现我国科学课程开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地球科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发和实验,是我国教育发展史和课程改革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科学课程标准》在多方面体现出了它的特点: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科学教育目标的偏向;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揭示了科学教育最关键的核心要素;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凸显了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中的公正和公平,突出了科学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观点;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为基点,实践了科学课程的整合设计;重视对学生今后有发展意义的基础知识的选取,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与此同时,对《科学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困难和障碍做出了分析,对进一步的修改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应以探究为核心。”然而当前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以至于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自主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呢?笔者认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对过去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创新。笔者通过实践认为:  相似文献   

12.
“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自上世纪末“以探究为基础”成为国际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以来,科学方法也成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规定学校科学的目标要培养学生能“在进行个人决策时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我国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有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相关要求,如“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生物课程标准更要求”应当在设计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同时,设计较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将两者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个国家学校课程水准、课程结构和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从总体框架、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四个方面对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和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并阐述两方面的异同,以期得到一些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符吉霞  王祖浩 《中学教育》2019,16(6):100-108
批判性思维被视为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课程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本文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修订后的11-12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科学课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特征,该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估方面对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成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美国发布《下一代科学标准》后,如何基于其理念构建科学课程成为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的重要课题。文章梳理了《下一代科学标准》理念下美国科学课程构建的基本程序,并从科学课程标准及材料革新、专业化科学师资培育等方面提出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2012,(1):64-67
聚焦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一)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二)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深入探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对促进科学教学和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在此次课改中.我国首次为中小学生设计了科学课。其中.小学科学从三年级起始至六年级,中学科学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在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可见,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对于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高度统一的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学双向方式要变革。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文献法为科学研究方法,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经验具体分析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以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