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各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启发。根据这一点,在语教学中,设计一些与其他学科知识互相渗透的综合作业,学生很感兴趣。所谓综合作业,就是从儿童生活出发,有意识的淘通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各学科知识、能力综合起来的作业。综合作业不仅从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言的不同特征被人们认为特别重要、典型,应该予以重视。然而,就语言的应用和外语教学而言,也有必要提倡“科际整合”。一种显而易见的研究方法就是把人类语言跟人类其他的交际系统,或非人类交际系统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比较“语用学”、“语篇分析”和“外语教学”等方面的问题,来解决外语教学中存在的某些争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以系统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及赫尔巴特“统觉思想”和“相关原则”为理论指导,以中师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途径。提出:加强不同学科内容的互相渗透、沟通相同学科内容的彼此联系、激活有效潜在信息的顺畅流通和对于现行教材知识的更新改造等操作方法,并分析其所发挥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大纲指出:“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小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我在执教《梅花魂》一课时,就进行了一些尝试,利用课内外结合,融美、音、语为一体,上成开放型的语文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是学习其它科学知识的基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互相交叉,语文知识在各种学科的运用中也丰富了自己的内容。本文就语文知识在化学中的应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借助语文知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论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固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教育是语教学中所固有的,理论上为中有道,道中有,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以带道、寓道于。本着重从语学科的性质、语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中国古代教育和国外语教学、中学语教学目的以及语教学现状、系统论、“立体工程”等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学科间相互渗透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内容:前者主要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计划编排要体现渗透性,后者则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贯彻渗透性。本文要探讨的是后者,它包括单科向相邻学科的辐射渗透,也包括多门课程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综合渗透,笔者将这一过程称为“渗透教学”。 一、要认识渗透教学的必要性 1.现行的课程结构需要进行渗透教学。中师现行的学科课程,是按学科分化体系确定和编制而成的分科课程,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分科课程的优点在于重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在知识的积累上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如此,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的系统性,主张按逻辑系统写教材的“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在五十、六十年代曾是美国“占统治地位的教育哲学”。但是,分科课程有它不可忽视的缺点:一是过分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使有些具有共性的知识要么被割裂,要么无效重  相似文献   

8.
郭晓峰 《甘肃教育》2005,(11):55-55
为使中考有利地推动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中考对初中教学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近几年各地中考题出现了一些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和互相整合的命题,以数理综合题居多,解答此类问题除数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以及数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学科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心理学认为,学科问的互相渗透有助于彼此的学习与研究.加强学科渗透与新课程标准"淡化学科界限"的精神也是一致的.在教学中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加强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可使教学事半功倍.<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把它应用到机电专业课堂教学中,就是将数学思想有机渗透干机电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营造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各学科形成合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融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用起来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0.
所谓渗透法,就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习前一部分知识时,适当渗透后一部分知识,为学习后一部分知识作准备。下面谈谈低段应用题教学中运用渗透法的初步体会。逐步蕴酿,明确概念要解答应用题,学生必须有审题的习惯和能力。能正确理解有关概念,这样才能理解题意,作出正确判断。用渗透法进行教学,滴水穿石,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倍”的概念,传统教法集中在一节课中从“几个”讲到“几份”,再讲到“几倍”,课时长,理解难,用渗透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综合性越来越强,新的边缘科学与交叉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促成了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变得密不可分,因而,以体现学科知识融合的综合性课程取代传统的理化生分科的课程设置也就成了必然。本文主要介绍了日常教学中理化知识的互相渗透。  相似文献   

12.
语教材及其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借助课内外衔接,和其他学科整合,将狭小的语时空通向广阔的语天地。新课标提倡的“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其目的即在于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  相似文献   

13.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知心理学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启发了外语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检验标准。现代认知心理学着重于认知主体是怎样来认知客体信息的研究, 其理论由认知结构论、信息加工论发展到建构主义。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二语习得是一个不断通过运用策略来理解和输出二语的心理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即语言输入与学习者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学习者二语知识的表征以及学习者的二语知识与其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我们在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样重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重视自动化加工、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及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知识陈旧日益加速,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分化,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在这样的形势下,修订工科本科教学计划必须体现和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这也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原则。“根深才能叶茂”,加强基础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可能掌握他们将来从事工作所必需的全部知识。因此,只有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基础,毕业后才能在工作中独立地吸收新知识,渗透新领域,比较顺利地适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考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为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不少省市的中考题中都出现了一些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题目。事实上 ,不同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跨学科综合试题已成为中考命题改革的趋势及热点。跨学科综合测试突破了以往以单一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为考核范围的限制 ,而侧重于在掌握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同时 ,综合测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 ,全面衡量学生有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物理和化学一般很难打破学科界线,因为它们是以不同层面研究问题的学科。因此在理化综合题中也通常是就同一问题从两个学科的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进行设问和分析。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以两个学科的契合点为枢纽,使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综合应用。本以化学为中心,通过典型例题解析,就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抓好学科交叉 推动学科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各个学校都在认真分析形势,以求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学校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已成为共识。问题是如何来推动学科建设?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复旦大学的实际,大力促进学科交叉是推动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 在英文中,“交叉(学科)”与“跨学科”是同一个词“Interdisciplinarx”,所以交叉学科亦称跨学科。它是由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交叉学科”这个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出现,但人类的跨学…  相似文献   

18.
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和融合,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突破的一个难点。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形成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主题,必将优化音乐课程结构,拓宽音乐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学习音乐的视野,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益。音乐比较容易和美术、思品、语、社会  相似文献   

19.
理化生综合     
姜信东 《中学理科》2006,(5):13-19,45-46
理科综合题是把几个学科(主要为理、化、生)的知识合理地综合成一定问题情境的知识网络题,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融合,具有知识面广和学科综合性强等特点。此类综合题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以能力立意”和“以现实生活立意”。重点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二十一世纪的生产技术将出现质的飞跃,新技术将打破现有行业或学科的界限,知识高度综合化,学科与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技校生,初、高中阶段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严重扼杀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