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职院校仍然存在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缺失、培养方式单一、知识内容落后等方面.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快餐化、学校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培育重视不够,以及家庭文化教育不足等.为培育英语专业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学校应该增加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素质教育公选课程,积极组织校园人文活动;...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频是一种重要的英语学习资源,而良好的网络视频素养是挖掘其价值的前提。以两所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视频素养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从学校教育视角提出相应的培育策略,进而促进网络视频与英语专业学习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提出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建构式教育理念、整合式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英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英语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小学英语教学是培育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奠定语言知识基础的关键教育环节。新时代小学英语教育不应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学习范围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点,而是应该着力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培育强化学生学科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任课教师应当及时改变教学模式,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技能为最终教学目标,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在讲授英语知识过程中培育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和国际化文化视野。深入分析目前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并提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行策略,为我国教育改革事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英语专业教学中语言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平衡与交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欢 《惠州学院学报》2010,30(2):117-120
当前的英语专业教学中,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倾向应该被摒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文学价值同等的重视。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平衡与交叉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在语言学习领域里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刘力行 《教师》2019,(16):11-12
班级是学生生命成长、品德素养养成的体验场,是学校育人实践的主要阵地。任何道德品格的养成与行为品质的培育,无不是在实践中累积生成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渗透着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学生认同的、具有归属感和强大内驱力的班级文化,不但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为学生的品德素养培育提供实践平台和机会,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润泽学生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7.
从核心素养培育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看,具有显著基础性的数学学科,应当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引导作用,数学学科的文化渗透,可以在这一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数学文化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实际上存在诸多吻合之处。让学生学习蕴含着数学文化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学生可以获得数学素养。当应试中能够实现数学文化的渗透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时,当培育核心素养、渗透数学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时,各种教学取向的生命力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郑秋萍 《海外英语》2023,(22):13-15
师德素养是英语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提升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师德素养是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前教育的首要任务。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深入挖掘教材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从家国情怀、职业认同、品格塑造、价值引领等四方面具体探讨了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师德素养培育的路径。实践证明,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是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师德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师德素养。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各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理念。语言学习“工具论”培养思路可能造成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当前,英语专业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熟悉程度超过了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少数民族文学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维价值影响着英语专业学生审美兴趣、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的习得和培养。因此,推动大学生建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少数民族文学融入文学课程教学是实现“文学共和”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程跃 《考试周刊》2012,(15):67-68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天然联系.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因此,西方文化有必要成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这对学生掌握西方历史发展的脉络.领略西方文化思想的精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西方文化选修课凭着其独特而多样的教学手段.成为英语教学手段多元化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将西方文化的导入策略融入"听"、"说"、"读"、"写"四项英语专业基本技能中,可以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自信,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培养出兼具较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英语基础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理解文化自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语言研究领域的最新教学理论,基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知识结构、文化意识以及学术素养的学生要求,本研究尝试构建了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并实践检验框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框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也为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在班级建设中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塑造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郭新华 《海外英语》2022,(14):191-192
新时期背景下,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育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为提升学生的英汉翻译技能,解决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传统问题。需要具有针对性地探索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育的方法,进而实现对学生翻译思维方式、必备技巧、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基于此,该文结合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现状,分析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综合培育的意义,最后提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综合培育的方法,从而提升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不断涌现。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挑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为英语专业学生创设接触多种文化的机会,拓宽视野,加强对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增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基于此,结合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缺失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还是一部文化典籍,对西方的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等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不了解圣经文化知识势必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实现。鉴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圣经》文化知识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以及目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对《圣经》文化知识缺乏了解的现状,阐述了提升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圣经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建议将加强圣经文化知识教育作为培养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各种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虽然取向、路径不同,但对有效教学与学习的研究无疑是核心。"高阶互动乐学"阅读教学是培育学生良好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有力抓手,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学习,班集体对培育中学生良好行为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集体治理体系是锻造学生良好行为素养的保障;班集体治理能力是驱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素养的强大动力;班集体正能量是培养学生品行素养的殿堂;班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素养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19.
田妍妍 《海外英语》2022,(17):106-107+114
《英美社会与文化》作为英语专业课程之一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评价体系不仅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该文以应用为导向的人才培育为背景对《英美社会与文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进行了新的研究,基于其现状以及评价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方向,以期能够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以及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影响学习和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理解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和差别,有目的性的培育学生跨语言、跨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能力。语言的文化素养是学生学习语言必备的素养。本文认为:进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但需要培育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还要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