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科技专著名和目录的编辑加工渠洁瑜科技专著名和目录是给读者留下的第一个印象,也是读者对该专著决定取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科技专著名和目录的编辑加工过程可分为两步,即初加工和再加工。1.专著名和目录的编辑初加工首先...  相似文献   

2.
正好稿子是改出来的。一部图书的质量,固然跟"先天的"作者撰写水平有关,但与"后天的"编辑加工也不无关系。书稿的正文需要花大力气加工修饰,看似不关痛痒的辅文实际上也十分重要,甚至比正文加工还重要。  相似文献   

3.
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法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方法和其他书籍的加工方法有共同之处,但由于科技图书特有的性质,使得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有其特殊性。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有必要总结自己加工书稿的经验,探寻出一种比较完善的书稿加工方法。1 审读书稿的分析综合法初审后已决定要出版的书稿交到编辑手里,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读全稿。通读的目的是了解其内容、结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对科技书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加工方法。比如,若是教材,由于要求有完备的体系,其对象为不熟悉内容的学生,即对书稿侧重于严谨、精细、层次清楚等诸环节;若…  相似文献   

4.
浅谈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书刊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书稿的过程。书稿是作者撰写的、由编辑组织加工以满足读者需要的。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编辑工作涉及人(作者、读者)和物(书稿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书刊是向社会传播文化的精神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制造具有独创性的智力产品的人。而编辑则需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3方面:1.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书稿,编辑对作者的书稿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可以公开传播和保存的书刊。作者提供的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书刊;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向社会公开发表,想在读者群中传播,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编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者的命运:他肯定你,会给你出版...  相似文献   

5.
“齐、清、定”是出版社制定的发稿基本制度,也是编辑在约稿或与作者商定编写提纲时,强调得较多的内容。可以说,“齐、清、定”既是编辑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又是作者写稿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一、“齐”的要求 1.稿件内容齐 所有要正式印刷成书的书稿内容,包括稿名、作者名、内容提要、题词、前言(序)、目录、正文、后记(跋)、索引、附录、参考文献等都要齐全,按内容排列先后顺序装订成册。稿件中的图片、表格如果单独成册,应编上序号,并在正文中标明位置。图、表最好是紧随正文。 2.成书材料齐 成书材料指那些与书稿密…  相似文献   

6.
编辑加工是一门技术.它是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通过消灭差错、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从而提高书稿的质量水平和可读性. 对于外版书稿的编辑加工来说,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以编辑技术为基础的创意再造的过程.在编辑加工外版书稿时,编辑不仅要进行技术处理,还要架起两种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阅读习惯的桥梁,让一本"舶来品"的书稿"入乡随俗",甚至要化腐朽为神奇,将一本"选题失误"或者有翻译瑕疵的书稿进行弥补和创新,达到"二次策划"的目的,从而激发出其畅销潜质.  相似文献   

7.
一本书稿在经过审读、决定采用后,就转入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包活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它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以求减少以至消灭书稿中的差错,使书稿符合出版要求。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与它有关的一些问题。现在把两者加在一起,名为“编辑加工十题”。一、如何发现问题编辑加工的第一步,是了解书稿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也就是首先要从书稿中寻找差错、发现问题,作为编辑加工的依据。书稿中是否存在问题是从能否符合成书发排的要求出发的,凡是不合要求的都是问题。寻找问题时,态度要认真、仔细、严格,要掌握并运用好逻辑学和语法修辞两件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保证编辑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编辑加工效率可采取精读加工前进行适当浏览加工的技巧.在精读加工中,加工正文时辅以目录加工;图表和公式与相应的上下文模块化加工;加工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尽量集中解决,并向作者“借力”.这些方法均可有效提高编辑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闵英 《编辑之友》2010,(9):75-76
所谓经营,从本意上讲,指的是筹划、管理和组织.强调编辑的经营意识,并不是要让编辑去搞销售,而是要求编辑在组织作者、策划选题、加工书稿、装帧设计、与读者交流、市场运作时,着眼于出版的全局进行思考筹划,着眼于市场的风云变幻组织管理.好的出版物,必然留下编辑的经营痕迹.有没有经营意识,是一个编辑能否通过自己的经营把一部书稿变成一本读者喜欢的出版物的重要方面.那么,编辑的经营意识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相似文献   

10.
从编辑加工的角度来看,与医学学术著作、参考书、教材及科普图书等书稿相比,医学习题类书稿有其独特之处.在该类书稿的编辑加工过程中,除了需整理文前、核对目录、规范医学和药学术语的使用、核正各种医学参数的准确性、规范数字及单位符号的使用、纠正文字错漏等一般性技术问题以外,还要处理如下问题. 一、题目考点与考试大纲不符 一般来说,职业资格类考试的大纲在整体上看是保持稳定的,但也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每次考试前都会做一定的调整.作为医学考试类图书编辑,应持续地、密切地关注相关医学职业考试的大纲变化,及时掌握大纲中考点的增删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一些图书出版之后,除了内文有错漏外,我们还常发现封面书名与扉页书名、目录标题与正文标题,或目录标题页码与内文页码不符等差错。这是由于在书稿流转过程中,编辑同周边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编辑主体有些什么周边关系需要正确地处理呢?1初审与复审、终审的关系。在繁忙的编辑业务中,无论初审、复审、终审,都有可能发生疏忽遗漏甚至常识性的错误,不仅初审应该严格把好关,不能因复审、终审看过就以为万无一失而掉以轻心,必须对书稿中复审、终审所改之处逐一进行检查;而且复审、终审在严格把好关的同时,也应乐意将书稿交与初审复查,查…  相似文献   

12.
从编辑加工的角度来看,与医学学术著作、参考书、教材及科普图书等书稿相比,医学习题类书稿有其独特之处。在该类书稿的编辑加工过程中除了需整理文前、核对目录、规范医学和药学术语的使用、核正各种医学参数的准确性、规范数字及单位符号的使用、纠正文字错漏等一般性技术问  相似文献   

13.
廖肇源 《出版参考》2021,(1):80-82,61
本文基于作者在编辑加工和编校质量检查实践中积累的生动、丰富的案例,总结了一套与知识和规范无关,与书稿具体学科内容也无关的编辑加工通用技术,即在"书稿自洽"的思想理念和"敏感多疑"的心理状态下,运用"瞻前顾后,以稿审稿"的技术手段,培养编辑加工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贾艾莎 《今传媒》2023,(4):67-70
以目录为线索审核书稿,有助于在正式编辑加工前发现书稿中可能存在的政治性差错、内容导向问题、法律法规和行业指南差错、知识性差错、科技名词差错及图表差错,完善书稿框架,最终做到将图书编校质量的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15.
王炜 《现代出版》2015,(2):42-43
近年来,出版业新编辑越发成为出版业的生力军,但新编辑因图书编辑质量问题而受到处罚的案例也屡见报端。新编辑如何尽快熟悉并熟练掌握书稿的编辑加工工作,提高图书质量?笔者认为新编辑需要掌握编辑加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三大纪律纪律之一:把好书稿的政治关必须留意并消除政治性错误。如,"马来西亚、台湾等地",须将"台湾"改为"中国台湾";中国地图须加上钓鱼岛、南沙群岛,且颜色与中国大陆颜色一致;  相似文献   

16.
编辑是以加工整理作者的书稿为其主要工作的,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编辑的知识结构应是多层次的、横向式的结构、图示如下: 一不管是书籍编辑,还是报刊编辑;不管是文、史、哲、经读物的编辑,还是理、工、医、农读物的编辑,审读和加工整理书稿是他们的主要职责。因此,每一个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即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编辑工作是一门“再创造”和“设计创造”的工作。书稿编辑加工实际上是在作者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书稿选题的制订则是“设计创造’的工作。编辑工作不同于科学研究,而侧重于科学传播;编辑工作也不同于教育工作,编辑工作除了要把已有的知识传播给读者外,更侧重于挖掘新的知识矿源,并将其编辑、整理加工后输送给读者,使作者、读者双受益;编辑工作更不同于体力劳动,尽管编辑人员为了组织好的书稿和物色好的作者,经常外出参加  相似文献   

18.
图书的主要功能在于积累与传播文化,宣传与教育人民。它直接作用的对象为读者。编辑人员在进行创造性劳动——编辑图书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就开始在准备对读者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对书稿的选择、审定,就无不宣示着编辑的观点与态度;对原文的修改、加工,就无不融进了编辑的学识与思考;而对书籍的装帧、编排,又无不表露出编辑的美学情趣与追求……这些,都蕴含着一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加工是一项非常严谨细致的工作,是整个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本图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编辑加工的水平有关.任何一部书稿都要经过编校人员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工,才能达到国家认定的出版水平.一部未经编校过的书稿,都与出书要求有着或大或小的距离,能够一字不动照发的文稿几乎没有.为什么互联网上有那么多海量的材料可以免费下载,而读者依然要花钱购买图书?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互联网上的资料没有经过编辑的精耕细琢不具有公信力,而图书通过编辑的加工使得原稿得到提升,弥补了原稿中的不足,使稿件达到完善.这就说明,编辑加工对提高原稿的质量能起很大的作用,编辑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图书存在的价值.所以加工编辑必须时刻保持一份质疑的心态来加工稿件,用存疑的目光审视书稿中包括各种符号在内的所有句、词、字,依靠工具书和请教专家来排除种种疑点,不仅仅凭个人记忆和道听途说式的答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遵循名词术语统一、上下文意统一、图表文内容统一等是书稿审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编辑加工质量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然而,在实际的书稿编辑加工工作中,并不能教条性地理解"统一性"的要求。拿着"统一性"这个令牌生搬硬套,思维僵化,反而容易歪曲原意、弄巧成拙。"统一性"和"灵活性"是一对矛盾体,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实事求是,恰当地发挥书稿编辑加工的"灵活性",才能使图书内容质量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