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我国高科技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机制,并基于159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外生性因素,高科技企业的内生性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培育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组织学习机制与员工的革新能力是我国高科技企业核心能力得以形成的主要源泉;目前国有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能力明显低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战略环节和创新构成了企业升级目标,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机制影响下,自主创新是获取治理权的战略手段;全球化环境下,培育和形成集群式创新网络,可促进企业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较快提高创新升级能力.鉴于此,提出了构建基于全球价值链创新系统、集群式创新系统和自主创新系统的企业升级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大平  曾德明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78-80,10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是各企业通过谈判形成协议并进行组织租金配置的一种契约型联盟,这种联盟在成本节约、组织租金创造和组织柔性化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构成传统企业的主要治理机制,而技术标准联盟与传统企业在治理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导致联盟治理机制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特点,谈判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声誉信任机制和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机制构成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探讨跨组织项目相关多主体合作问题,基于有限理性视角,从管理运作、关系协调等协同治理机制来分析影响协同治理效果的因素,建立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协同治理框架.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跨组织研发项目相关多主体合作之前所具备的基础收益对项目生成期没有影响,外部诱惑变大、企业信誉下降会降低整个寿命周期项目合作联盟系统的稳定性,将合作收益分配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达到促进多主体合作的效果;项目多主体需控制合作成本和协同成本,防止协同关系破裂.企业信誉贯穿跨组织合作整个项目周期,因此合作多主体维持信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我国高科技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机制,并基于159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外生性因素,高科技企业的内生性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培育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组织学习机制与员工的革新能力是我国高科技企业核心能力得以形成的主要源泉;目前国有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能力明显低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6.
组织双元能力是指企业同时进行探索和利用的能力.本文在战略—业务学习框架下试图解释信息系统对双元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华为公司研发信息系统(IPD)的实施案例,发现新兴的信息系统触发了组织的战略性和业务性学习,而正是这两类学习辅助了新兴技术在企业发生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层管理者的战略性学习有助于克服系统实施在认知层面的障碍,通过反思和解读活动,战略性学习将探索和利用活动统一在组织的愿景、协作文化及薪酬机制下;而中基层管理者及员工的业务性学习有助于克服企业实施系统在行为方面的障碍,通过集成和制度化活动,业务性学习将探索和利用活动在组织内进行分离或重新组合.两类学习活动相互配合使企业通过研发信息系统实现了投资、流程和绩效上的双元能力构建.  相似文献   

7.
全球价值链战略环节和创新构成了企业升级目标,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机制影响下,自主创新是获取治理权的战略手段;全球化环境下,培育和形成集群式创新网络,可促进企业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较快提高创新升级能力。鉴于此,提出了构建基于全球价值链创新系统、集群式创新系统和自主创新系统的企业升级机制。  相似文献   

8.
异质性知识在企业之间传播与叠加是网络化合作的基本特征,学习创新机制是网络组织的主要治理机制.通过对网络组织中的学习创新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其一般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学习创新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创新生态系统是核心创新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同行业竞争对手及产品服务的其他相关配套提供主体所构成的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组织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技术配套的专用性、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原因,很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包括协商机制、声誉机制、信息披露和平台开放机制及信任机制等几个方面,通过几种治理机制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克服机会主义行为、提高知识共享意愿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组织可分为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其治理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比较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在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峰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17,38(8):44-50
目前公司治理研究大多研究关注正式的控制和监督机制的作用,缺乏对信任这一非正式因素作用的关注。大股东与经理人间的信任关系相比正式的制度安排,更具灵活性,因为在管家理论视角下,它有利于促进双方长期导向的代理关系,有利于激发经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代理关系中信任机制如何影响经理人创新特征的形成。因此,本文从信任的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解释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对后者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影响过程与机理。通过对174个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两种信任方式对经理人的创新能力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创新动力部分中介情感信任和创新能力两者间的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结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田波  李春好  辛杨 《情报科学》2007,25(9):1325-1328
本文首先探讨了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途径;然后分析了创新型企业以企业信息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最后构建了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模型,并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管理对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和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科研选题是原始性创新的起点,一般普通高校原始性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研选题起点低,科学研究缺乏有效的整合。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应立足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展选题,依据市场需求,加强科学技术集成。突出区域优势与特色,从科研选题的源头上突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全华锋 《科教文汇》2011,(24):97-97,130
创新的能力是人的所有能力中最为重要的组成,这是在智力的发展之上而形成的综合能力的显现。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因而课堂教学的基本工作也有相应的改变,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培养学生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需要在数学的教学之中不断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给予学生一些质疑的时间以及空间,鼓励高中学生能够大胆提问,引导高中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来进行析疑和解疑,让他们能在充分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想象,提高这些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将对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叶宜茂 《科教文汇》2014,(17):194-194,196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立足于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新地理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关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以初中地理学科为立脚点,从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意欲通过好的教学变革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了大学生情感的特点。研究了积极情感对大学生创新认识,创新对象选择及创新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积极情感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认识,丰富大学生的创新选择,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活动的新观点,强调应该重视情感对大学生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提出适应社会需求,彰显专业特色的教学理念。并对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迅  张永兰 《科教文汇》2014,(35):39-40
同济大学桥梁系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分为理论课程部分与实践环节,如何培养既具有夯实专业基础能力又具有灵活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研究生教学内容中面对的最关键问题,本文拟对此展开讨论,从桥梁系教学角度分析,针对桥梁课群方向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成绩评价标准的创新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20.
姜晨  李郝林 《科教文汇》2013,(15):65-66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在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为了进一步加强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面对本学科当前快速发展的现状,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成果对教学内容的转化、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等方面,探讨新环境下本学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