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第24题及2003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程)第34题均涉及传送带问题。这类问题中物体动静交织,能很好地考查学  相似文献   

2.
“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主干内容,也是历史与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结合的切入点和高考命题的重点,几乎每年的高考都要涉及“三农”问题。如,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第39题(《清明上河图》题)、40题(“丝绸之路”题),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第21题(“摊丁入亩”题)、38题(“长城题”)等。教材中关于“三农”问题的知识点比较繁杂,同学们在学习这个内容时没有“抓手”,有的同学只是单纯死记硬背有关的史实,就事论事,忽视了对知识点的贯通性理解以及对其中规律性问题与方法的探索,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和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3.
王恒 《生物学教学》2003,28(1):40-42
1 分析三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生物学试题———准确把握高考生物学科的复习方向 ,提高复习效益1.1 通过分析上述三年试卷中的生物学试题的类型和特点 ,使学生明确认识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学科间 (理化生 )综合为辅 (而且绝大部分是学科间拼盘 )。   (1) 2 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生物学试题的类型和特点试题类型选择题 (6个题、34分 )纯生物学考题 :1、2、3、4题 (2 2分 )与化学综合题 :5题 (6分 )理化生三科综合题 :8题 (6分 )非选择题 (4个题 36分 )纯生物学考题 :2 4题 (9分 ) + 2 5题 (10分 )与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一道有关曲线运动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点评,并归纳了在它的基础上的变式题、拓展题及解题思路. 题目 (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10题)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  相似文献   

5.
信息迁移题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由于信息迁移题背景新颖、构思巧妙、且又能有效地甄别学生的思维晶质和学习潜力,所以倍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解答信息迁移问题通常分三大步骤:(1)信息的提取,确定迁移的方向;(2)信息的加工,探求解决的方法;(3)信息的转换,有效的输出,其中对信息的  相似文献   

6.
吴举宏 《生物学教学》2005,30(10):65-65
1"细胞周期"概念教学难在何处 高考反馈:2002年上海高考28题: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7.
一、高考展望:无机框图推断题是高考试题中的热点题,每年高考必考。其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能同时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多个知识点。并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简单线性规划"已是高考数学的一个热点.考查的题型既有选择题(如2006年安徽卷理科第10题、广东卷第9题)、填空题(如2005年江西卷理科第14题、2006年江苏卷第12题),又有解答题(如2004年江苏卷第19题).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春,我们在分析高考“文综”试题的走向时,认定“红色旅游”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出题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在为成都市命制“文综”诊断性测试卷时,便在第37题(中部崛起题)中设计了如下一个小问:“江西省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请你为去江西的旅游者选择三个必去的景点,并说明必去的理由。”虽然后来四川考生使用的“文综”Ⅲ卷中没有“红色旅游”方面的题目,但综观各地试卷,可以清楚地看出“红色旅游”的确是2005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和亮点,其突出表现是北京“文综”卷第40题(35分)、天津“文综”卷第39题(40分),上海“综合”卷第16题(14分)…  相似文献   

10.
2003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第Ⅰ卷第17题是一道考查关于"举报"是权利还是义务的问题.该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查雪娟 《物理教师》2007,28(6):62-63
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的最后一题系第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一试)试题的简化,由此我们不禁会问高考与竞赛之间是否存在源缘?回顾历年全国竞赛试题中的中低档题,和以往的高考试题,结果可以发现其中的源缘.例如,2001年全国试题第31题估算太阳的寿命是第12届物理竞赛预赛试  相似文献   

12.
电学实验在高中阶段所占的比例较大,电学实验也比较容易命题,所以电学实验在高考中考查的频率高,是实验考查的重点.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都至少有一道电学实验题,有的试卷甚至有两道电学实验题.对电阻(包括电表内阻)的测量进行考查,是近几年来考试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信息迁移题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它突破了常见题型的形式.由于信息迁移题背景新颖、构思巧妙,且又能有效地甄别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力,所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解答信息迁移题通常分三大步骤:(1)信息的提取,并确定迁移的方向;(2)信息的加工,并探求解决的方法;(3)信息的转换,并有效地输出.其中,对信息的提取和迁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题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现了高考命题"(考)点(课本)内(考)题(课本)外"的原则. 依依惜别之情为何要具体化为"折柳赠别"的行为?"柳"意象是怎么固化为表达"惜别怀远"之意的典型意象的呢?  相似文献   

15.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STSE)有广泛联系,化学STSE内容是高考命题的永恒热点,体现了《高考大纲》中"用化学视角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要求.这类题往往依托新闻考查中学基础知识.本文根据新闻命制一组原创题,供同学们复习时  相似文献   

16.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第24题是一道"对春联下联"题。它把传统的对课知识纳入高考试题,显然有别于近几年"句子仿写"题。这是重在考查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状况、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新题型、新方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该试题题干要求明确:"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17.
"由于"是高考经常考的一个词,除了设在词语题中,还可放在病句题里.2006年以来,高考病句题年年出现"由于",2009年竟有5套试卷(江苏、山东、全国Ⅱ、宁夏、辽宁)病句题涉及"由于".然而反思试题解析,笔者以为误解的也不少,尤其是2009年江苏卷中的一例,误解之严重简直让笔者失去自信.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新教材)第16题是一道填空题,该题条件简洁、结论明确、形式优美.从表面上看该题很不起眼,仅为已知函数求函数值的问题.然而,它实为一道内涵丰富、立意深刻的试题.透视该题,笔者以为这道小题它有两种解法、三个引申.  相似文献   

19.
诗词鉴赏作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一种固定的测试模式,随着在高考阅读中所占比重的增大,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重视,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已引7起师生的注意。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鉴赏题在高考中的特点1、形式日趋完美,注重综合考查。综观近几年高考,诗词阅读题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自99年开始已经发展到3道题,共9分。并且考查内容也上了一个台阶,从单一题型的考查,发展到从诗的意境上进行比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区别分解能力。2001的又沿用了这一考查形式。2001年全国…  相似文献   

20.
高考的完形填空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测试题型,它向来是考生感到最没有把握、最容易失分的大题之一,许多同学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时就惧怕该题,有的人甚至采取了回避或放弃的态度。怎样才能突破高考英语“完形”这一难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