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郑尹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209-211
艺术设计史论课是艺术设计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轻视理论"消极抵触"死记硬背"挂科率高"等问题。本文拟探索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克服学生在此类课程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完成理论课程学习任务,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设计史论课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瑜 《考试周刊》2009,(8):215-215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概念与根本宗旨。设计史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从思维的角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理论支撑的作用。从事设计专业教育的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艺术设计史课程应该依据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的,改革传统艺术设计史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与之相适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方法,采取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通过分析现阶段设计史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手段更新、教材改革、考试方法改进等方面,探讨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远程教育师生分离、学生学习需求不一致、学习时间难以统一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实践教学仍然是当今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湖南电大以"C IS策划与设计"课程为实践教学的试点课程,结合远程教育和艺术设计类课程特点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项目任务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进而为远程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汪洪洋 《考试周刊》2011,(29):203-204
艺术设计创作不是空中楼阁、空穴来风,它需要建立在深厚渊博的理论素养基础之上,艺术设计史论便是设计创新的基础,是丰富的学生文化底蕴、审美素养、鉴赏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课程。因此,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艺术设计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艺术设计实践领域的相应需求,根据国内艺术院校相关专业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建设现状,以社会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本教学模式制定了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运用了多元、新颖的教学方法,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史论教学模式当中,经教学实践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开设艺术设计理论教育课程,其目的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常识,而是要让学生在了解艺术设计历史的基础上,把握人类艺术设计的本质以及艺术设计风格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为将来的艺术设计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人文平台和学术平台。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同时要进行基础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和专业设计理论课程以及艺术理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教学和教学改革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益、效率和效果,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在学生的学.通过教,使受教对象达到学会、会学,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文章从分析目前中国大学课程普遍实施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轻视受教者的体验、效果的弊端入手,阐述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围绕学生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的三个核心特征:三双合一、内外贯通、文道融合,并将之应用到在某些专业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姜娜  刘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2,(31):107-108
为传统设计的现代化传承做出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尝试,可以说是设计院校开设《设计史论》课程的主要目的。虽然设计史论课被指定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人人都知道设计史论重要,但长期以来专业教学中重技轻文,影响了人们对《设计史论》课程的看法,并没有使《设计史论》课程得到一个很好的发挥,使得设计史论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为了达到上述《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的目的,文章就加强设计史论课的教学及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思政教育与常规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融合是国家对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类课程具有紧密关系,通过艺术设计实践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立足工匠精神才能设计出有灵魂的艺术作品。进行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研究,意在明确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基于课程思政宏观背景实现艺术设计教学与工匠精神教育有机融合。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改革实现融合需要教师对工匠精神内涵做到充分理解,转变教学引导观念、创新教学组织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高实践教学力度、加强专题性思政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为提升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传统设计的现代化传承做出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尝试,可以说是设计院校开设《设计史论》课程的主要目的.虽然设计史论课被指定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人人都知道设计史论重要,但长期以来专业教学中重技轻文,影响了人们对《设计史论》课程的看法,并没有使《设计史论》课程得到一个很好的发挥,使得设计史论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为了达到上述《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的目的,文章就加强设计史论课的教学及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罗伟崎 《文教资料》2007,(29):185-187
艺术教育是把艺术作为教育媒介和教育内容,并通过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的共同活动,达到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培养学生艺术精神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智慧,不断挖掘学生个人内在潜能的教育活动。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的实践,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洋 《继续教育研究》2011,(12):203-204
影视艺术是培养人们情商的重要教育媒介。它通过对人类许多美好理想、坚强意志、丰富情感与想象力等优秀素质的生动展示,感化受教者。从而培养受教者的乐观精神、坚定意志,使其成为富于真挚情感与创想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一个多层面、多纬度不断发展变化的独特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施教者(教师)、受教者(学生)以及课堂教学周围的环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媒介而展开的活动。在教学的各个因素中,尤其是学生存在着明显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推动着各专业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更是一种连接人与社会、表达情感与理念的重要媒介。通过艺术设计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体验人文情怀,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因此,推进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使其更好地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将基于立德树人的视角探讨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的意义、原则与实践路径,旨在融入德育进行课程创新,为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艺术设计教学随创作媒介和科技的改变而不断革新,作为科技发展进步下出现的数字媒介,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表现在大量以数字设计为依托的设计作品的涌现。数字艺术包括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影像艺术、多媒体艺术和虚拟现实设计。本文从数字媒体角度出发,研究媒介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而探讨艺术媒介的变化对艺术设计创作的影响,以及数字影像对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多方面的影响,深入探析基于这一背景的数字影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教、学、评的有机结合是远程教育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然而目前远程教育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考核由于专业针对性不强以至在教学评价上缺少科学性,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明显不足。湖南电大以应用类课程"CIS策划与设计"为考核改革试点课程,针对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的实训环节和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课程考核改革实践,进而为远程教育其它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考核设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机专业,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与网页设计课程普遍独立开设,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生在一类课程中用到另一类课程知识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通过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艺术设计基础知识;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素质将艺术设计软件课程与网页设计课程进行整合,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设计史论课作为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创作方法,通晓专业历史积淀和思想演变,从而避免学习盲目性,拓宽专业视野。深化专业能力的专业必修课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设计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但颇为遗憾的是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的重视。这背后是设计史论课与以技为傲的教学环境的失语。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笔者结合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平面媒体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包括学生学习区、教师工作区和管理员工作区的网络平台构架的建议,并探讨网络教学平台在平面媒体设计课程教育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