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经纶 《学语文》2006,(4):25-26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能对对子,才能分辨虚、实词,才会区别平、仄声韵,对子傲的好或坏,可以看出一个人读书的多少、词汇之贫富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等等。”在陈教授极力的倡导下,1931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卷中出了一道对联题。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何方神圣?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630分。63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托福的满分是670分,清华的高材生考60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  相似文献   

3.
我系建筑结构工程专业77级毕业设计已经完成。他们用于毕业设计的净时间约13周(其中63%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只有10周),比五年制预定时间少5~7周。全班毕业设计分三种进行:“设计类”、“设计研究类”和“实验研究类”。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普遍学习勤奋,工作认真,有较好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做“设计类”题目的学生,结构方案考虑周到,计算做得细致,图纸质量良好。做“设计和实验研究类”题目的学生,分别对使用计算机分析结构问题和结构的实验分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都能写出较好的专题论文。我们曾邀请校外专家和系内教师组成答辨委员会,对三类题目中  相似文献   

4.
三土 《广西教育》2012,(40):18-18
8月11日,清华大学今年的党员新生赴校报到,拉开了该校今年新生报到的序幕。与以往不同,今年清华大学首次在报到区外设置了“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新生必须自己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此前,在致新生的一封信中,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就提议“新生应独自报到,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8月12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5.
由于院里提出了“智能培养问题”,我们教研室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初步的注意了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点工作。这次机制77甲乙二个班,共73人参加毕业设计,我们一共承担了六个工厂11项生产中的设计任务,计有设计组合机床5台,设计专用机床5台,科研样机一台,我系组织了12位教师指导这次毕业设计。系对毕业设计工作非常重视,从今年6月份开始在系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毕业设计指导小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节选)一文,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相似文献   

7.
我也说几句……上面的这封信是河北省涞水县职业高中幼师班毕业生王春静写来的。她毕业后留在学校附属幼儿园,当上了孩子王。她的这封信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职高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由彷徨到豁然开朗的内心历程。她信中提到的“芳草”是本刊1992年第10期“职教园地”栏...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的调查与分析王宇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理工科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科研和生产中的问题,从而使创造力和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思想品德、价值观、社会交往能...  相似文献   

9.
“第五课《繁星》的插图是作巴金躺在船上,他身穿夹克衫和牛仔裤,中注释说‘本写于1927年’,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会穿牛仔裤和夹克衫吗?”昨天,在市政协举行的专题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何小威手里举着一封信发言说:“我上会以前,海淀区学院路小学的蔡轻舟同学请我带到政协会上一封信——《语课本插图里的一堆错误》,希望我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  相似文献   

10.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何方神圣?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630分。630分是个什么概念呢?满分是670分.清华的高材生考60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  相似文献   

11.
廖先祥 《广西教育》2006,(6C):33-33
柳州市十四中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中学,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邱轲珩也在一个普通班里学习。有一天,我收到小邱同学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他谈到了他在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章书时,对“正数”、“负数”学习和研究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高志的名字我们都不陌生,他是一九八一年十省市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七九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之一。从八一年到现在,已经两年过去了。报章上不断见到七九级学生做出新贡献的消息,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次大连赛场的佼佼者。说来也巧,他所在的教学班给我们寄来了一封“推荐信”。原来,他于一九八三年二月完成了电大的毕业设计,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摩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3.
图样是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程界的语言。它表达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体现了所设计产品或部件的水平和性能,“一图胜千言”。毕业设计阶段能否把好图样质量关,对提高机械类学生业务素质,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图样质量,使毕业设计达标人数“大面积”喜获丰收,就必须对学生加强工程师基本功的训练。近二年来我系狠抓了以下几件工作。 1、抓好制图课教学,加强学生制图能力的培养。设计中制图工作量约占三分之二左右,具有较强的绘图、读图和空间思维能力是提高图样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一名合格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制图课的教学真  相似文献   

14.
毕业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更是学生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一个极好机会.因而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毕业设计质量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了推动毕业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工民建专业根据今年毕业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人手紧等特点.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准备工作 早在上一学期期中,由系领导亲自挂帅、专业教研组长专门负责和各指导教师组成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便把毕业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全面开展了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还看到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帮助、促进作用。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为此,在实施高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教师只是学生搞好毕业设计的促进者、“助产士”、“催化剂”。因此,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起着“脚手架”的作用:当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辅导,随着学生自主能力不断提高,可逐渐将“脚手架”拆除。  相似文献   

16.
从“非此即彼”的思维困惑中走出来──谈校长多维视野的开拓黄云龙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位校长曾给《文汇报》写了一封信,反映自己在姓“教”还是姓“钱”思维线路上的仿惶与苦闷心情。他说:“校长应该姓‘教’还是姓‘钱’,这在理论上和口头上并不难回答。教育的本...  相似文献   

17.
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反映。本文针对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方法 ,以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解决一般本科院校本科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简单方案较多、创新方案较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指导的“六八三二三”模式:严格过程控制,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时间、地点、座位、答疑教师、考核时间、考核成果的“六固定”;细化阶段成果,要求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分“八次提交”;优化资源配置“三结合”,即指导教师小组指导与指导教师指导相结合、指导教师的分散指导与专家教授的分阶段集中指导相结合、校内指导教师指导与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助推毕业设计,善用课程思政和设计类竞赛“两抓手”;推动持续改进,从而实现“三转变”,即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式三个方面的改进与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根据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实际特点,海军工程大学构建了“总设计师-主指导教师-分方向指导教师”多层次团队指导体系,建立了“指导教师团队-学生设计团队”的多对多指导模式,明确了团队中每一层次指导教师的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提出了分层次合作指导的方法,同时探索了团队中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并对该指导模式进行了初步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知识支撑,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同时也增大了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师的水平。该经验和做法可为其他相近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们县曾对回县就业的师范专科生进行了专业考试,试题都是所学专业的较为基本的知识,考下来,不少人是三四十分,最低的只有12分。可这位考12分的学生还得去当初中教师,因为考生人数不够,来者不拒。”(2月7日《中国青年报》)这是重庆 市下辖某县的一名中等师范教师给记者写的一封信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