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班主任在班会上组织学生为父母做件简单的事情,让他们当面对父母说“声谢谢”。并从“说谢谢”开始,培养孩子感恩社会、老师和父母的感情。这个活动意义不同寻常。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付出是相当大的。但有的孩子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连说一声“谢谢”也不肯。有的孩子在校园里大手大脚地挥霍,全然忘记下岗父母的艰辛;有的子女有了工作和收入,却还向父母伸手,常“常啃老”“、吃妈”;有的子女虽然肯给父母钱用,却很少“回家看看”……“感恩教育”真不该缺失,因为只有知道感恩,才可能懂得回报。如果连一句“谢谢”…  相似文献   

2.
<正>小时候,外婆总跟我说:“你长大了,要孝顺父母长辈,要对帮助你的人说谢谢!”不会说谢谢的孩子,人们就会说:“这个孩子真没教养。”其实,老一辈人在此时所谓的“教养”就是孩子表达感恩的意识,对“教”你的人心怀感恩,对“养”你的人回报孝顺。那么,作为一线班主任,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懂感恩、会感恩的孩子呢?从孩子们一年级开始,我就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从树立感恩的意识,到开展感恩的行动,再到培养感恩的习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让感恩教育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经常有随父母到外地打工回来插班的幼儿,所以经常听到教师们说:“插班的孩子真是不好管,我不想我们班来插班的孩子……”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就来了几个插班的孩子,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的时候,我确实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幼儿群体:他们有的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眼睛茫然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有的趴在桌子上将自己攒成一团,只露出一双眼睛不断地向四周窥探着;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爷爷奶奶的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以至于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有人代劳,长此以往养成了懒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甚至认为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事都理所应当,用不着感谢,用不着珍惜,连一声“谢谢”都不会说。作为教师要让孩子们学会说“谢谢”,学会感激,学会珍惜。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学生由于水壶盖打不开了向我求救。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帮他打开。当我把水壶递给他时,他却冲我嘻嘻一笑走开了。我问同学们:“他忘记什么了?”同学们疑惑地看着我,不解地说:“没忘什么呀?”于是我在黑板上用红笔写上“谢谢”…  相似文献   

5.
是什么让我们开怀,幸福地过好每一天?是什么让我们充实,感动地过好每一天?答案就是两个字——感恩。生活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但我们依然能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的身边有亲人、朋友和师长,甚至还有一些连名字都不记得的人支撑着我们。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中国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但在很多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对孩子来说似乎太严肃了。可是我们却忽略了这样一种社会情况: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集千百宠爱于一身。父母长辈、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已经是见怪不怪,理所当然。一个孩子连起码的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的道德意识都没有,这该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社会现象。所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是当务之急。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从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如:母亲节时做心意卡,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等。在本班学生刚读一年级的时候,针对孩子们的特点,我就开展过“谢谢你”为主题的说话活动。在班会上,孩子们...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去赏识孩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7.
父母们聚在一起 ,恐怕谈得最多的都是关于孩子们的问题———谁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为此父母的确付出许多 ,实在“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今 ,最流行于父母孩子之间的话题便是“减负”。的确 ,孩子应当“减减负”了 ,“父母心”为孩子加上了各种负担 ,反而适得其反 ,这一现象是举不胜举的。为此政府为孩子们“出头” ,提出“减负” ,实令孩子们感激不尽。不过 ,据我发现 ,“减负”大多有名无实。孩子们在家中向父母提“减负” ,父母说“减负是学校的事 ,别人减负 ,你不减负 ,才能更有出息。”孩子们在学校向老师说“减负” ,老师说“减…  相似文献   

8.
天使心     
记得三毛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们永远无悔的守护天使。”其实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天使呢?我觉得孩子的心也就是天使的心,纯真无瑕,善良温暖。  相似文献   

9.
这天,我组织了“我们的身体”这一活动。中午,在孩子们准备吃饭时,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把你们的小手放在小腿上。”“老师,应该是小手放在大腿上。”我一看,是平时调皮捣蛋的乾乾,便不想搭理他。可转念一想,乾乾说得不错。我们刚刚认识了大腿、小腿,孩子们的双手的确放在大腿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问大家:“乾乾说小手放在大腿上,你们说对吗?”有的孩子想也没想就说:“不对!”有的孩子想了一会儿说:“小手是放在大腿上的。”我说:“对,乾乾说得很对。你们看,我们的小手就是放在大腿上的。他帮老师改正了一个错误,老师谢谢他。…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聆听。我们聆听阳春柳絮漫天飘扬,似舞女轻抖水袖,轻盈舒缓;我们聆听盛夏杨叶交错,如金玉相擦,玲玲盈耳;我们聆听深秋风过枫林,萧飒冷峭;我们聆听隆冬寒风狂飙,铮铮不绝于耳。我们聆听“雨打芭蕉”的淅沥;我们聆听“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飘然;我们聆听“碧溪弹夜弦”的韵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需要聆听。我们需要聆听父母的忠告,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劝慰。教师,需要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怎样才能做到“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呢?直到有一次应邀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苏教版课标教材),置身于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孩子: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从事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区的父母对孩子最常说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而同时接受调查的18个省市的6000多个孩子,却表达出强烈的愿望: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专家们说,“听话”是命令式的语言。的确,父母比孩子懂得多,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人生的智慧与经验。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非命令的、平等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的平等沟通,才能营造良好的、适宜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孩子们对“没出息”的反应最为强烈。有相当多的孩子说,父母特别爱用“笨蛋”、“废物”之类的词刺激我。专家们说,父母的这些话可…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奥秘就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当我们老师能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尊重、信任、赏识学生时,学生就能感悟到老师特别的情感,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为人父母的,自己的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也不会抱怨责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能够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欢喜了,又多了个玩艺,学习娱乐两不误;父母发愁了,花钱不说,还得督着孩子学习,盯着孩子上网,提醒孩子睡觉,劳神担心。父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网上的内容复杂,“黄”的、“黑”的什么都有;网上的游戏很多,沉浸其中拔也拔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呢?有的父母把电脑当作学习机。很多父母买电脑时的第一理由是希望孩子学习,盼着孩子“抱着电脑考个状元”,结果往往是过了三天新鲜劲儿就剩下玩游戏了。为什么?“父母的任务”不一定是孩子的任务。大人上网干什么?主要是查看信息,比如…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父母指导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学会“社交礼仪”。有人可能认为,这意味着教我们说“请”和“谢谢”。这些礼节父母确实教过我们,此外,他们还教我们如何成为善谈的人。我最近才知道他们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我记得,每当父母举行晚会时,我们9个孩子在开始的头几个小时全部在场,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个任务。有人同父母一道迎接客人,得说:“我帮您拿大衣好吗?我会把它放在楼上的卧室里。”其他人的职责包括把奶  相似文献   

15.
陈静 《小学生》2010,(12):24-25
现在老师们都在使用鼓励教育,多说孩子们的优点,多对他们说:“你真好,你真棒!……”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称赞孩子,老话也说:“疼孩子疼在心里,不要疼在嘴上。”这是怕造成孩子自满和骄傲的心理,当然,如果我们不是衷心称赞孩子,只是胡乱称赞一番,那么就确实有宠坏的可能。我们在日常生活该怎样鼓励他们呢?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05,(33):62-62
所有的父母都梦想着有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会对别人说“你好”“谢谢”和“再见”!而你却发现,有时很难让自己的孩子说出这几句礼貌用语。  相似文献   

17.
顾连梅 《家长》2014,(8):97-99
“老师,骁骁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啊?有进步吗?”骁骁的母亲在电话里焦急地问。“各科考试成绩还没有汇总,过几天就可以告知你了。”“哦,请您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啊。谢谢啦!”骁骁的父母总想在第一时间得知孩子的考试成绩,而骁骁则与父母形成鲜明对比:父母着急,他不急,父母在乎考试成绩,他对考试成绩似乎无所谓。仿佛学习是’父母的事,而不是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家长2005年第1期JIAZHANG孩子最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时期就是青春期。这时,处在人生花季中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们对世界已经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体验和认识,并因此开始对父母的管教感到反感。当然,父母也有苦衷:孩子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多说两句行吗?可是,您知道您说过的话、办过的事有哪些是让孩子最“烦”的吗?这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总结出的对父母的五大“烦”,虽然有些稚嫩,有些意气用事,却是最真实的情感。一、爱之初体验——父母偏偏要捕风捉影,烦!谁在少年时没有对异性产生过朦朦胧胧的好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  相似文献   

19.
孩子是纯洁的,因而是美丽的;孩子个性各异,美丽各有不同。最丑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美丽的;犯错误的孩子,在老师眼里也应该是美丽的。   我每天都为孩子们发喜报。所谓喜报,不过是油印的小报,写上“你今天表现得真棒 !”之类鼓励的话,再配上一些线条简单的画儿。孩子们每天都认真评议。那天,我照例为同学们发喜报。这几天,孩子们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我想,应该给每个同学都发一张。发到四大组,同学们对郑鹏有意见:他上课拧了同学一把 !我没有发给郑鹏。他生气了,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放学后,郑鹏对我说:“我只拧了一下………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5,(5):F0002-F0002,3
“今天,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如今的教育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课程,是不可替代的课程。为人父母者都面临着观念更新、角色转换和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我们需要透彻想明白一个看似很绕的道理:即未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需要怎样的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