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短编小说,有笔记小说、传奇、话本、拟话本、平话等各种样式。在I242类下,为这些不同的样式分别立了类:1242.1笔记小说,其中传奇小说入此类:1242.3话本、评话。考虑到一些作品集是短篇小说各种样式的综合集,于是又设置了I242.7短篇小说。显而易见,古代各种样式的短篇小说集则分别入I242.1或1242.3,各种样式的综合集则入I242.7。翻检一些馆的分类目录,我们发现《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胡士莹选注)、《古代短篇白话小说选注》(北京出版社)、《西湖古代白话小说选》等作品集被分到I242.7短篇小说类。这些作品集归类是否确当,主要是看它们是否各种不同样式的短篇  相似文献   

2.
I_(11)作品集注释:“两国以上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集入此,一种体裁的入下列各类。”这里的“两国以上”,还附加着一个前提条件,即是不同地区的“两国以上”,如果同一地区,不论单一体裁或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集,均不入I_(11)/19,而要分到I_3/7各国文学类。当作品集的书名标明为某一地区的文学作品集时,归类不会发生问题。易于出差错的是,当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作品集的书名未标出它为某一地区的作品时,常常会忽略I_(11)注释的前提条件,不去查究那些作品是否同属于一地区,立即将之归入I_(11)/19各类。例如,《爱情的季节》是两国以上的短篇小说集,此书有的馆入I_(14)小说集。查看这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拉丁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一些国家的作者。因  相似文献   

3.
《中图法》第四版1212/217分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武  杨秀丽 《图书馆论坛》2003,23(6):148-150,79
文章就1212/217类目复分时,上位时代号码的使用问题;跨中国现、当代两个时期个人文学作品集的时代断限问题:“1212/217”与“1212”的类目区别等《中图法》第四版分类标引中被人们广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有关专家、同行的进一步关注,并希冀通过更为深入的争论和探讨。使1212/217的归类最终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朱禾同志所给的《易卜生文集》一书分类号码进行了分析指正,并就自己的理解,对各国文学作品集中涉及的作品综合集、各时代作品综合集和一体作品集的收录范围及分类标引方法,进行了界定和例举说明。  相似文献   

5.
“逸集”是一个目录学术语,不是指亡逸的集子。《逸集》是别集的一种类型,是指一个作家正集以外的其他作品集或学术著作集,其中作品与正集中所收作品的文体不同,或不属于当时通行的文学与文章体裁。《集》与《逸集》的关系,就如古书之分内、外篇。所以名《集》与《逸集》来区分部帙,是因为其文体、内容不同。《颜延之逸集》是颜延之别集的一部分,其收录内容,就是颜延之的注疏之作。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中I212/217类目分类标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袁可华 《图书馆》2001,(2):54-55
文章揭示了《中图法》四版和《中图法(四版)使用手册》二书及陈树年先生对“I212/217各时代作品集”类目标引上的不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图法》第四版“中国时代表”扩细后的特点,从各时代作品集时代的确定、专类复分表使用的范围、概括性类目复分加“0”等方面。全面探讨了“I212/217各时代作品集”类目的分类标引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建国前后文学作品综合集的归类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现代的文学作品综合集中不少都兼有建国前后两个时代的作品。作品综合集的这一特征是由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及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所决定的。中国当代的许多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等,其创作活动都是跨建国前后两个时代的。在建国前,这些作家就已经创作出了不少重要的、有影响的作品。但怎样去正确类分这为数不少的建国前后两个时代作品兼有的综合集  相似文献   

9.
《中图法》第四版I212/217分类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I2 12 / 2 17类目复分时 ,上位时代号码的使用问题 ;跨中国现、当代两个时期个人文学作品集的时代断限问题 :“I2 12 / 2 17”与“I2 12”的类目区别等《中图法》第四版分类标引中被人们广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旨在抛砖引玉 ,以期引起有关专家、同行的进一步关注 ,并希冀通过更为深入的争论和探讨 ,使I2 12 / 2 17的归类最终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0.
此书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近年来的新闻作品集,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青年记者丛书》的第一册。书中收集了新闻、通讯、述评、札记、游记、报告文学体裁的新闻作品,以宏观、评述性、问题性为特色。  相似文献   

11.
目睹了沈阳军区某装甲师新闻干事周琳的作品剪贴和获奖证书,实在是令人佩服。作品剪贴厚厚的7大本,30本各类新闻稿件和摄影比赛获奖证书,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他入伍10年之际出版的个人新闻作品集《镜笔军旅》一书,更是字稿与图片作品并驾齐驱,一手摸着两条“鱼”。他已发表1500余篇(幅)的新闻作品.并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2.
读过不少大报名家的新闻作品集,读企业报人如此厚实、沉甸的集子,还是第一次。 《武钢工人报》副总编辑张厚东新闻作品集《工业记者行》,由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字,精选其二十年新闻生涯中采撷的十大类百余篇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言论、专访、标题、系列报道和新闻理论等各色品种。选集品种齐全,体裁多样;作品题材鲜活,视觉新颖,特别是经济新闻颇具独特风格。 浏览张厚东多年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央电台和鄂地报台,及大量刊发于《武钢工人报》和《中国冶金报》的这些往日“易碎品”,却有一种不碎不旧,依然新鲜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诗文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考证,“集”之名最早始于东汉,其后日益兴盛,数量繁多,并最终得以跻身传统目录学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之一。其中,辑集一家诗文作品者称为别集,汇集诸家诗文作品者则称为总集,而尤以别集亦即个人诗文作品集最为盛行。在历代进行诗文创作的庞大作者群中,有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特殊群体,尽管其人数不是很多,但其地位却绝不可忽视,这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在依国别区分后,进一步则要确定它的体裁样式。一般说来,诗歌、戏剧、小说、散文这四大体裁比较易于区别。麻烦和复杂的是同一体裁中某些相近样式的区分,中短篇小说与故事两者很容易混淆。有把小说《在列车开动之前》分入I247.8故事类内。故事作品,不少的书在其书名、题上项、内容提要等处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体裁样式。例如,《名人英雄小故事》在书名中明明白白地指出作品的样式。《唐伯虎月夜梅花梦》,“编者的话”提到:“为此,我们选了四个历史题材的中篇故事……。”“把喜闻乐见的故事印成专辑,以利广泛流传,同时又可供广大故事员采用。根据这些说明,即可辨认其样式为故事,入故事类。但是,这也不绝对,果戈里短篇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11,(2):59-59
资深新闻工作者、浙江日报离休干部张金庄(笔名金梦)的新闻作品集《往事集》,已于2010年11月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据闻,《中图法》正在进行修订工作,趁此机会,对艺术类部分类目的设置提出几点意见,聊供参考。一、艺术技法不宜从艺术题材和体裁列类《中图法》J211·2各种题材画技法,J313各种题材和体裁雕塑法类目的设置是不科学的。因为艺术题材或体裁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是没有固定的、专一的艺术技法和艺术形式去表现它们的。如J211·25、J313·1肖像这一题材,绘画艺术中的油画形式可以表现,中国画也可以表现;雕塑艺术中的木刻形式同样可以表现,  相似文献   

17.
海客甲 《出版史料》2008,(3):101-102
邵宇(1919~1992),辽宁丹东人。先后入沈阳、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早年从事新闻工作和美术创作,建国后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和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主任和《中国分类美术全集》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作品有《邵字画集》和《上饶集中营》等多种速描集。  相似文献   

18.
邱晓辉  李冰 《当代图书馆》2007,(1):43-44,7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一部在文献管理机构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工具书,自试行本使用至今已有30多年,其间修订过四次,但对在文学类目“I21作品集”中因人设类的问题,A大类的立类标准问题等,一直没有被人所注意到。笔者认为,这是与《中图法》编制原则自相矛盾的极不科学、极不协调的一组类目,应当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站     
《中国图画书典藏书系》是集半世纪中国图画书精粹,集代代相传的中国经典故事,集荣获国内、国际大奖之作的一套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集。  相似文献   

20.
书院自五代末初直到近现代延续一千多年,是我国独特的教育机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了《中国书院大辞典》(下简称《辞典》),1997年又出版了陈谷嘉、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这两部书可以说是集书院研究之大成。《辞典》收录书院以及与书院相关的人物、学派、制度、事件、文献等词目三千八百余条。查阅了数干种地方志,并检阅了唐以下四库中的各种书籍,凡有关书院的资料均—一著录。《辞典》末附《书院名录》总计全国古今书院凡七千三百多所,均从地方志及有关文献中辑出。而写人《辞典》中的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