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之一,这部似喜实悲的戏剧,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使女性丧失独立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对乐府"<陌上桑>三解"在文献方面进行考证与辨析,揭示<陌上桑>及<艳歌罗敷行>是两个不同的相和曲,对"<陌上桑>三解"曲辞名提出质疑,为全面研究<陌上桑>、<罗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远游>被许多学者怀疑非屈原所作.本文认同赵逵夫先生认为<远游>为唐勒作品的观点.并从"远游"的方式、对形体重视的程度以及"道"的不同内容三个方面与屈原的作品进行比较,认为<远游>确非届原作品.但<远游>对后世的游仙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远游>与曹操的游仙诗作了比较,揭示出二者的异同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要籍,也是王筠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说文释例>一书的性质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以为其书是专讲体例的,有的以为是清人的文字学概论,有的则回避了其书的性质问题.王筠以"释例"名书,就是说明<说文>的主要内容、主旨、体例、表达方式、体裁等问题的.其目的在于帮助阅读<说文>者抓住重点,尽快入门,很好地阅读<说文>一书.这与令人所说的"释例"专指编纂体例不同.在清代的<说文>释例类著作中,专讲编纂体例的书出现在晚清.正确地揭示"<说文>释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是重要的,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说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扬雄<太玄>与汉代官方易学偏重象数不同,它既重象数构建,又重义理诠释.本文以判别战国末年至秦汉时的"儒道互补"类型为基础,认为<太玄>与<易传>一样,属于"象数解释吸取道家思想,由经衍生的义理诠释归宗儒家思想"的"儒道互补"类型,具体分析<太玄>兼具"玄摛万类"的道家思想和"玄为仁义"的儒家伦理,可发现<太玄>"以<易>、<老>形式言儒"的著作体例体现了"取道宗儒"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16世纪中法名著<水浒传>、<西游记>及<巨人传>为重读对象,通过它们对食物和智力关系的不同表现,揭示了传统中国和彼时的法兰西帝国,在"食"与"智"文化上的深刻区别.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一个是"才子之笔",一个是"著书者之笔".但是两者的审美想象和理性现照之差异较为突出,<聊斋志异>用审美想象征服了读者,而<阅微草堂笔记>却因过多的理性观照稍逊风骚.从小说创作理论上探究原因.主要是二人创作的出发点不同、所持的体裁观不同、作者的审美想象与理性观照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在1950年出版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84年出版的<情人>和1991年出版的<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中都描写了同一段情感故事中的同一个情人.但是,在三部作品中,情人却出现了不同的形象和不同的种族身份.文章试图从形象学的角度探讨其形象变化不定背后的"我"与"他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阿来的<尘埃落定>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有诸多相似之处.笔者选取超越"影响的焦虑"的角度,探讨<我弥留之际>对阿来的影响以及阿来超越"影响的焦虑"的路径.文中从三方面人手:从"疯子"到"傻子"的"非常态"叙事过渡;寓言主题呈现方式的转变;"盲人在命运与责任间"的不同抉择等.阿来超越"影响的焦虑"后,同化并生成了具有东方民族史诗意义的<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0.
道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在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其中,杨朱、<老子><庄子>分别代表了先泰道家思想的三个不同派别,同时也体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杨朱最早提出"贵生""为己"的"全生"主张;<老子>则从自然主义的视角把这一思想提升到"道"的高度;<庄子>综合杨朱、<老子>的思想,提出了游世主义的主张,从而把道家学说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11.
<周易>以<说卦传>为理论纲领,<说卦传>的思想理路是使<周易>"经传统一"的逻辑始点.<说卦传>承诺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以"中和贯通"的思想理路和"说卦和中"的理论架构,使<周易>的历史与逻辑、形式与内容、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实现了理论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王矮虎是怎样变“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中的王矮虎现在大家都认为他非常矮,甚至成了"武大郎"、"土行孙"一类的矮人.其实,在元杂剧中王矮虎长得象天王与金刚;在<水浒传>中也只说他"五短身材",通篇没有说他矮.但<水浒传>一出,人们对"矮脚虎"产生了误解,加之容与堂本又推渡助澜,在人们的心目中,王矮虎在梁山是最矮的,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由误解文本而产生的误会.事实上,宋江才是梁山上最矮的好汉.王矮虎、矮脚虎、王英这三个名字使其与其他好汉只有两个名字不同,这些名字之间的不同运用,反映了"水浒戏"对<水浒传>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一七十子后学--苟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14.
<韵学集成>和<直音篇>为明代章黼所撰,均成书于明"天顺庚辰"(即1460)年,后者取名为<直音篇>,易让人误认为它是<韵学集成>所有韵字的"直音篇".本文从二书的编排体例、收字和注音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直音篇>具有注音并非都是"直音"、以部首为序编排、许多韵字的反切与<韵学集成>不同等特点.同时,认为二书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同,但当属同一音系,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的姊妹篇,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韵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小说<檀香刑>通过孙眉娘、钱夫人两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揭示了关于"民间"与"庙堂"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审美取向.这不仅构成了莫言小说<檀香刑>内在隐形结构,表达了作家的民间写作立场,而且也开拓了具有审美象征意义的"民间"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内容标准包括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其中,<标准>对"统计"的要求比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提高了很多,并且增加了"概率".在<标准>的指导思想下,新教材也随之而出,并在全国许多地区开展教学实验.新教材如何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呢?不同教材在编写"统计与概率"上各有什么特色呢?在教与学"统计与概率"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笔者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著的两套数学新教材(初一年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的总纲,会计要素中的"利润"要素与收入、费用要素相互渗透,影响会计准则的规范性,取消"利润"要素,增加"利得"与"损失"要素,使<企业会计准则>既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又引导会计人员由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在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职工福利费"、"企业内部使用自产商品"等内容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给会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不同的会计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于20世纪中国小说家来说,"<红楼梦>情结"已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进行创作时普遍摆脱不掉的"梦魇",<红楼梦>对巴金与张爱玲家族小说创作影响甚是深远,巴金和张爱玲同是封建大家庭的逃离者、叛逆者、书写者,两人的身世阅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不同,创作个性也不同,因而对<红楼梦>的取法又呈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19.
<大戴礼·夏小正>所用历法,迄今主要有"十月太阳历"、"殷历"和"夏历"等三种观点.比较<夏小正>与<礼记·月令>,它们记载的物候相一致的情况居多;测算星宿的距度.可推知<夏小正>与<月令>记载的正月、三月、五月、六月和八月的星象皆一致.可见,<夏小正>与<月令>使用的历法大体相同.另,<月令>与<淮南子·时则训>记载的星象亦一致,且<淮南子·时则训>中斗建寅这一星象为夏历的主要标志,可见<月令>使用的是夏历,而<夏小正>所用历法亦以夏历为主.  相似文献   

20.
刘洪强 《天中学刊》2010,25(3):82-84
<歧路灯>的创作并非只参考了明代<型世言>中的一些情节,它至少还汲取了宋代沈俶<谐史>中的"四明戴献可"篇的养分,"四明戴献可"中的义仆"杨忠"与<歧路灯>中的义仆"王中"的名字十分相似就是最大的确证.因此,<歧路灯>曾经参考过<谐史>与<型世言>,但<型世言>在国内"佚失了近四百年",李绿园看到是应该是<型世言>改编本--<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与(别本)<二刻拍案惊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