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正怀 《中学物理》2012,(10):23-24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2007年4月第二版,第106页)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如图1,地面上的人认为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飞船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A、B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如图1所示),哪个事件先发生?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选修3-1中第78页第12题:如图(图1)所示,负载电阻R=200Q,电源电动势E=8.0V(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选用RAB=100Q、额定电流100mA的变阻器分压,是否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氢原子基态电子云图的理解杨建庭(山西太原市大众中学,030024)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1990年第1版第263页图9-7关于氢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时的电子云如图1所示.1996年秋季开始使用1995年第2版新课本,第266页该插图修图1图2改...  相似文献   

4.
上海科技出版社“司南版”教材八年级物理第157页作业第5题:某人分别用如图1(a)和(6)所示的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图1(a)肩受到的压力__图1(6)中肩受到的压力;图1(a)中手施加的动力__图1(6)中手施加动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相似文献   

5.
法线的作用     
法线是几何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们研究光现象的有关规律而引人的几何辅助线,实际上它并不存在,故用虚线画出.它在光学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法线是理解光路图的基础有的同学功课本中的几幅光路图觉得不好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图中少画了法线.如在课本第54页图5-10,图5-11中添11法线(即过每条人射光线的人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如图1(漫反射)、图2(镜面反射)所示.图1中反射面凸凹不平.可将它看成由许多小平面镜组成的,这样,即使人射光线平行,但由于各反射面的法线不平行,因此,按反射定律…  相似文献   

6.
孔辉 《物理教师》2007,28(12):8
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2册上,第241页关于“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图示有2种,2006年8月印刷版本如图1所示,之后的版本上如图2所示,两图相比较可以看出:磁感线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了现在的逆时针(从上向下看),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课本第三册(选修)关于电场部分的教学内容(第189页),教材中写道:“用电场线不但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还可以表示电势的高低.由日6-22可以看出,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高.电场线方向与电势高低的这种关系在任何电场中都成立.”当学到这个地方时,善于思考和联想的学生常提出下面的问题: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第139页有一图,如图1所示,该图表示的是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图中的电场线是闭合的,在一条闭合的电场线上取两个研究点a和b,如图2所示.沿着…  相似文献   

8.
对物理教材一幅插图的修正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孟 《物理教师》2009,30(9):62-62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教材第1册(必修)第95页,有一个“做一做”“感受向心力”.配有一幅插图(第95页图5—30)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教材的插图存在不正确的地方,需要改正,在这里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各位教者参考.在上完“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节课以后,课堂上还有部分时间就和学生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怎么来做这个实验,细绳都不可能呈水平状态,即插图所示的状态,实际情况是细绳总是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8,如图2所示,下面我们就从理论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圆的知识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中考题中很多关于圆的综合性考题都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例】(人教版课本第87页B组第3题)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第二册第六章第三节是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电磁场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而传播出去形成电磁波.而这一内容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做好课本第139页图 6—5的实验(如图1所示)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而中学物理实验室中一般没有演示这一实验的专 用器材,如果采用上述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第88页图4 -2的实验(如图2)来替代,对学生来说缺乏新鲜感, 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通过实践发现, 采用实验室中已有的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校学生所使用的高一地理教材之一的《地理地图册》(上册)第11页左上角有一幅图是“假设地球不自转时的环流”(图1),笔者认为,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的环流形式绝不是如图1所示的南北两极与赤道间的单圈环流。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演示实验之一,如图1所示为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16页【实验1—7】图1—18所示的实验装置.演示过程中发现该实验存在以下缺点。  相似文献   

13.
龙海文 《物理教师》2011,32(5):40-40
笔者在用到人教版选修3—1教材“第2章“恒定电流”第9节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后的“问题与练习”1(第68页)时,发现了以下这个问题以前没有碰到过: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的位置分别如本文图1所示.若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处在以表1中所指的挡位,n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1中.  相似文献   

14.
启事     
《化学教学》2012,(9):7
本刊2012年第7期出现排版错误,现更正如下:第26页左栏图1试管中的棉花团、试管塞及导管均删去。第26页左栏倒数第5~6行的文字"(如图3所示)"应改为"(如下图所示)",并在上述文字的下方增加右图。第26页右栏的图题"图3‘捕捉’空气的实验"应改为"图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相似文献   

15.
一、从课本的渗透装置说起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0页“问题探讨”所示的渗透装置示意图(如图1),假设漏斗中为0.3g/mL的蔗糖溶液,烧杯中为0.3g/mL的葡萄糖溶液,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过一段时间,漏斗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2010年4月第3版)第十三章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中第69页“衍射时的色散”有一幅图,图下注明“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和单缝衍射条纹,会发现这幅图不是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而是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43页“活动4”介绍了如何通过画圆和折纸制作一个五角星的方法,通过画圆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五角星,如何通过折纸制作一个五角星呢?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遇到了如何折、如何剪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4(人教版)第75页双筒望远镜插图如图1所示,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使光线在棱镜内发生四次全反射。其作用是什么.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幅图必须改进,因为它没有表达清楚两块棱镜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9.
远距离输电问题的解法:分网孔分析,注意各网孔间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具体是: (1)理解一个示意图. 如图1所示,要理解升压、降压变压器的作用和各物理量符号.  相似文献   

2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页【观察与思考】实验如图1所示,笔者在操作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含硫火柴高锰酸钾溶液AB注射器高锰酸钾溶液电阻丝含硫火柴图1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一、实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