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静是天使     
一个女孩和她相爱十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因为她的男朋友在上海而她在湖北。看她痛不欲生,她的女友忍不住抓过她的手机,欲打给那个男人痛斥他一顿,正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她止住哭声,抽泣着说:“别忘了在号码前加拨17951。”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看了浙江电视台一部有关法制知识的专题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企业家,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厂,她付出很多智慧和心血,然而她自己却被金华法院判了十年徒刑。为什么呢?在她四十五岁生日的时候,她的三位部下给她送了玛培、金戒指等价值15O00元的贺礼。由此有人举报,检察院立案侦查,发现她共收部下礼物65万元。虽然她收礼并未给他们办任何事情,法院还是给她判了十年徒刑。——这件事情使我想起新闻界的有偿新闻。从中央到地方,提出禁止有偿新闻已有十多年历史了,然而屡禁不让.而且范围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军报为媒     
我爱军报。未婚妻也爱军报。是军报为我俩架起了一座鹊桥,缔结了一次本已无望的姻缘!说起来还真是一段情缘。那次部队施工回来,我一身泥土,却和她邂逅在一家照相馆,通过她一位同事的介绍,我们相识了。后来,那位同事告诉我,对方择偶的条件很高,你可要悠着点,果然不幸言中,才约会一次,相互间还不曾有一点了解时,她就发出了最后“通谋”。说心里话.由于对她极佳的第一印象和介绍人的一再赞扬,我非常欣赏她,认为她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可人家已不愿交往。正在我感到无望的时候,倾放军报》(1995年间月5日》在6版头条以大字…  相似文献   

4.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5.
真假LV     
当年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连续剧《欲望都市》中,满身名牌的女人走在街上被有色人种搭讪道,“名牌要吗?”女人没有抵挡住诱惑,她跟着有色人曲曲折折走进小巷深处,她美丽精致的高跟鞋在坑洼的路面上磕绊着,路边的野狗对着她狂吠,她终于买到了价值250美元一只的手袋。得意洋洋地和女友炫耀过之后,她的兴奋并没有能够持续太久。在一次参加聚会的时候,她和她的对头撞手袋,对方一眼看破假手袋的破绽,故作诧异地大声说,原来你的是假的。于是她无地自容,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6.
当你步入沈阳军区第三疗养院,便可看见神态呵掬、鲜活可爱的“三灵童”捧月的《童趣》。然而,谁人会料到它的作者竟是一位娇小瘦弱的女护士李敏。李敏,整天风风火火,有一股倔强的男人性格,她要想干的事非得干出一个样来。这不,她画画时,画获奖;她搞雕塑时,雕塑也获过奖。李敏是个事业型女子。1969年16岁的她,抱着青春的幻想,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军营。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敏学起了雕塑,并得到了沈阳鲁迅学院一位教授的热情指导。她被老教授那双神奇的手陶醉了,老教授被她的痴迷感动了,一点点向她传授雕塑艺术。没成想她干的那么着…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07,(12):45-45
有些,陡乐,有些幸运,我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第一天的直播。终于,幸运观众揭晓了.是位大姐,在热线中她说:“我参与节目已经有一年多了,终于……”直到直播结束,我们都认为她只是爱看我们节目的普通观众。就在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明天幸运观众不会过来。因为此刻她的家里只有一个人。而让她从宜春赶到南昌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她失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是靠什么办法和电视机里的我们交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那么多的平台号码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手机里面的.也许她已经把这些深深地刻在心里。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武清区上马台镇杨家河村有一位被区妇联命名的致富能手,她叫杨兆平,是四邻八乡小有名气的养鸡能手。2002年那时的她还是一名在家种地种粮的普通农村妇女,当她听说肉鸡市场很火暴,每只肉鸡能赚1元钱时,就决定自己搞养殖。她和村委会商量,在村西头养殖小区协调了2亩地,建起了两个大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朱盛中 《新闻天地》2007,(10):52-53
冯菊秀上身穿着一件苹果红的时尚衬衫,披肩长发在后脑勺一把缠着,身材非常得体的苗条着,眼睛不大也不小,眼神热,眼光就像探照灯似的,话匣子一打开,像炮楼里扫射的重机枪,总是被人惦记着,她是如何被人惦记着的呢?我和湖南中烟公司的童娟一到她店里,她就热情洋溢地同我们聊,像重机枪扫射。不一阵,机枪停止了扫射,她说声对不起,你们就在这里吃中饭,我出去办点事。外面那台微型车等着她,起身时她又顺手将红牛饮料推在我们的面前,然后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鲁艺的学生到城里开大会。散会以后,鲁艺的队伍走出城门,爬上校舍所存的半山坡。莫耶和几个同学站在窑洞前的土坪上,远望着一队队抗大的同学从城里走出来,他们的歌声和口号声清晰可闻。这时,她感到自己身上的血流加快了,胸中涌起了潮水。来自朝鲜的音乐系同学郑律成,站在她的身边,看出了她的心情极不平静,就对她说:“给我写个歌词吧!”他们过去曾经合作过,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12.
一名“生长在世代清高人家”的女子给一位报刊主编写信谈自己的遭际:自己从小接受严谨家教,后离家赴上海求学,在校中亦从不曾和男生说过话。现在离校许久,外出行走常有男子在旁献些殷勤、说些疯话。上周日她与一女士同去影戏院,坐她右边的一位西装少年又对她献起殷勤。散场后她坐人力车回寓,只听后面说“快跟牢前面一辆女子的车子”!说这话的自是西装少年,他还护送她回寓,且主动为她付了车钱。这让她十分不安,遂写信请教“要用什么法子才能免掉这种为难”?  相似文献   

13.
方言抵心     
有个女作家.在人到中年时找到了真爱.本来是天大的好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在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女儿怎么也不肯跟她。究其原因,她原先和她的一家人生活在小县城.而“真爱”在大城市.她曾对女儿说过:见了叔叔,不许再讲家乡话,难听死了。本来女儿普通话讲得很棒.但就这么一句.女儿便死活不肯跟妈妈.因为妈妈剥夺了她讲方言的权利,刺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4.
草子今年27岁,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做案策划。几个月前她辞掉了工作,只身一人背包到西藏玩了一圈。工作5年,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辞职出去玩了。云南、四川、甘肃,这一次是西藏。新疆和尼泊尔等很多地方则是她未来的计划。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位被全国观众熟悉,自己却从不张扬的电视主持人。坦诚、平和、低调,从容—一这八个字基本就可以概括敬一丹的主持风格。 有人觉得敬一丹很不简单,可也有人对她的主持不太喜欢;正像俗话所说:穿衣戴帽,各有一好。 几年前第一次采访敬一丹,我当时心里充满了“战斗性”,甚至怀里揣了许多很挑衅的问题,但时间没过20分钟,就被从她发自内心的那种平和镇静给化解掉了。面对我当时的狂妄和浮躁,她坦然处之并出言谨慎,但,她从不说一句糊弄人的瞎话。 前年夏天一个傍晚,敬一丹在街上随手拦住一辆出租汽车,坐上去就对司机说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一宝珍来找我,我知道有事,没想到是这回事。她找一个当兵的对象,见一面就走了。然后那男的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示同意相处下去。宝珍是我的小学同学,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干,在农村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男方的母亲非常愿意,男的也就同意了。宝珍来是为了让我给她回信,她小学还没毕业,不会写信。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八一”刚过,就收到了山东省离休老干部王哲同志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以及厚厚的一本她的《十一年老年大学作业选》。读了她的信,翻阅着一篇又一篇朴实无华但却饱蘸着激情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为这位老同志的乐观精神和勤奋好学的事迹所感动广。王哲同志是军报函授中心第六届的优秀学员,她的作品曾被(函授通讯)选用过。函授中心教务处的同志们对她的名字是熟悉的。然而,对这位已有75岁高龄、从1937年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的老同志,我们只是在这一次读了她的(作业选)之后,才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的。看一看《十一年老年大学作业选)…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40年代初在上海滩脱颖而出.那时还不到20岁.文章写得那么淡雅清丽,一上来就红遍了东南半壁.我认识她,但无深交.她是贵族后代,又和日伪上层人物事有来往,恃才傲物,性情怪僻,是个冰冷冰冷的女人,不大好接近.1952年,张爱玲去了香港,从此再未见过。对他后来的情况和她的第二次结婚,我可说一无所知,放本文只写写1945年胜利前的她。写张爱玲的文艺不少了,这里只从几个侧面,说说她最走红时的点滴,作为补白而已。一、旷世才女张爱玲自己说过,她血管里流的是贵族的血,此话不假。她是清末大臣张凤给的孙女。张佩组是李鸿章…  相似文献   

19.
什么也不做     
他们始终不是朋友。 年轻时候,他们相好过一场,还生了个女儿。后来各奔东西,她写自传体小说,对他口诛笔伐,他过了四五十年,才淡淡地回一句:“认定是负心,是人各有见,认定为落后,是人各有道。”她倒霉的时候,人家整她,要他证明她是三反分子,他说:“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思想。”她好了,他们仍然来往不多,她死了,追悼会张中行都不去。  相似文献   

20.
刘健 《新闻世界》2005,(3):67-68
邰丽华两岁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没过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那以后,她陷入了无声世界,自己却茫然不知。直到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她伤心地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