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大众传媒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大众传媒,其某些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大众传媒的受众,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对象。以上因素对党的媒介形象展现共同构成了相应的制约。执政党在展现自身媒介形象的过程中,不能不认真考虑上述诸项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余晓艳 《今传媒》2023,(3):129-132
党政领导干部媒介形象传播的意义重大。本文立足女性主义视角,以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为突破点,对媒介传播女性领导干部形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提出了媒介在构建女性领导干部形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即通过加强对媒介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媒介工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建立媒介监管体系,为女性领导干部媒介形象建构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激励女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媒介素养,多角度地重构女性领导干部多元化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3.
媒介形塑作为大众传媒的突出功能,在媒介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显现其重要作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介对区域形象的构建更是媒介形塑的现实成效.本文对四川电视台五年的“5·12”汶川地震系列直播节目作了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形象依托于媒介形塑的传播价值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在拉动国民经济方面优势明显,党报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在媒介形象的建构中突出旅游的重要性,加强对旅游的媒介宣传和推广,引导广大人民参与旅游活动,可以较好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党报的媒介传播角度出发,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和宣传方式,阐述了党报做好旅游宣传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党报在旅游媒介形象构建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媒介形象是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中形成的,它主要是生产者对公共政策认知结果,并对公众建立公共政策认同感、维护社会稳定及树立政府形象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政策制定程序的合理性和制定者的公信力、执行者素质和效能等方面是影响公共政策媒介形象的内在因素;适度的信息传播量、媒介报道框架、媒介类型和公众原有立场倾向是影响公共政策媒介形象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郭伟 《报刊之友》2014,(2):107-108
媒介形象千姿百态,各有不同,职业运动员媒介形象作为当代一种特殊的媒介形象,始终保持着高关注度,对受众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职业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分析,以期职业运动员的媒介形象能够对社会文化的风貌乃至未来文化的构建发挥正面的媒介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苗族”在抖音平台上搜索,按照最多点赞进行排行(大于5万),对视频内容和热门评论进行整理。通过分析,发现大多数账号将苗族形象污名为“滥用蛊术的破坏者形象”“原始落后的农村形象”“仪式误读的野蛮形象”“低俗轻浮的女性形象”。坚守道德自律,提升媒介素养;加强群体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注重以人为本,创新媒介叙事;增加传播资金,加强人才建设是破除苗族媒介形象污名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张婧静 《新闻世界》2013,(10):329-330
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媒介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会对国家形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领导人的媒介形象研究是政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开始,先定义国家形象和媒介形象,然后对中国领导人的媒介形象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尝试给出关于中国领导人媒介形象塑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丁义浩 《青年记者》2016,(35):123-124
大学形象从广义角度讲包括原始形象和媒介形象.原始形象指大学在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媒介形象指大学在媒介传播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在原始形象与媒介形象中,原始形象是大学形象存在的根据,媒介形象是展现原始形象的重要依托,是社会公众认知大学形象的重要渠道.从狭义角度来说,媒介形象是大学形象的符号化和社会体征.媒介在大学形象塑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媒介形态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媒介形象塑造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形象、塑造形象成为当前大学形象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媒介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形象宣传,许多媒介都制作出了自己精美的形象宣传片。媒介形象宣传片作为媒介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媒介自身美好形象的同时,也展示了媒介的自身定位与受众群,对媒介的发展和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拓展,网络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学科馆员队伍、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具备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的独特优势,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实践,可以促使高校图书馆改进工作职能,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建设适合服务"三农"的网络资源,尤其是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建设,加快自建数据库上网,建立健全依托校园网和网络化教育资源的教育平台,使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2.
沈玲玲  李宝新 《兰台世界》2020,(5):77-78,82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新媒体是传播档案资源的重要渠道。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公民档案需要与档案意识增长的诉求以及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渴望,是推动档案资源社会认同的不竭动力。可以通过规避新媒体传播失范,确保档案资源真实有效,把握公众需求、塑造档案形象、弱化刻板印象等路径,保障新媒体时代档案资源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3.
宣传与认同:三峡移民精神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三峡移民精神报道的简要分析,分析大众媒体以何种策略宣传三峡移民精神,以达到人们对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librarians is established with regard to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ir knowledge practices. The global phenomenon of false and untrustworthy information circulating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paints a new issue that librarians must conquer. Messages, content, news, and information on the web make it challenging for librarians to educate users as to where the sources come from and the need to evaluate for credibility and trustworthiness. During the pandemic, and with a surge of information disorders on social medi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commended building resilience to misinform-ation and engaging and empowering communities to take positive action. This research seek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librarians in an infodiverse environment, specifically by exploring how Filipino librarians applied aspects of their knowledge practices to the evaluation of social media health information during the pandemic.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但极具现实意义的命题。青年亚文化在青少年中很有影响力,它的存在自然会影响青少年对媒介使用和对信息的接受,也自然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青年亚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难点较多,最突出的是认同感的调整。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努力使青少年从对亚文化的强烈认同中转化过来。为此,要发挥学校社区的作用、组织讨论、让学生学会控制自身行为、强调媒体自律、强化经典的传播渠道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保存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开展的网络信息存档项目——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保存实验项目(WICP)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其他国家网络信息资源存档项目的比较,发现我国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项目需要在资源采集方式、经费支撑、法律保障、合作保存、开发利用等方面继续努力,特别是要争取早日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法定呈缴与合作保存。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选择是网络信息保存并且最终得以发挥作用的首要环节,要提高网络信息归档保存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归档网络信息的选择工作.从国内外知名网络信息归档保存项目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内容、信息形式、归档主体需求、法律、成本等是影响网络信息归档选择策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建勇  文辉 《新闻界》2008,(3):9-11
小众营销由于个性化消费和大众传播成本提高而兴起,"终端之争"演变为"小众群体之争"、企业广告传播媒体分化、企业品牌塑造强化个性化消费与社会认同、企业广告评估体系关注非目标消费群体反馈等将成为小众化营销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体 优势何在——一名实际工作者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网络媒体的特点 ,实现优势的主要途径 ,并特别探讨了网络媒体与报纸的关系 ,指出目前的网络媒体还没有成为主流媒体。结论是网络不会取代电视、报纸和广播 ,而只会与它们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20.
以重点高校为样本,通过Google Scholar检索并计算样本的网络h指数、网络g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学术差(g-h)与学术势(g/h)。实证结果发现:网络h指数的区分度不够,配合使用网络g指数及学术差、学术势来共同评价高校的网络学术影响力,效果更好。高校在网络中的学术影响力还有待加强,还需不断加强自身的网站建设,扩大高校学术的公开程度,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