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22,(1):112-116
从家庭系统理论的视角剖析农村陪读家庭亲子冲突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功能的失衡与家庭关系危机的连带、家庭成员慢性焦虑的传递与不平衡三角关系的形成、子代自我分化的需要与父代对子代的过度关注等三个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家庭系统治疗模式,从关注家庭成员情感需要,提升家庭成员沟通能力;帮助家长自我成长,学会去三角化;建立接纳理解的家庭关系网络,重构健康家庭生态等三个方面指导农村陪读家庭化解亲子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理念】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由具有亲属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胞关系等)的家庭成员组成的系统,所有成员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每个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位置和关系中,其中任何一个成员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成员行为、情绪的变化。整个家庭系统稳定、和谐、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苹  郭真礼 《家教世界》2023,(32):62-63
亲子沟通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它对调节家庭关系、提升亲子关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园存在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等诸多情况,儿童表现出不善于沟通和表达,家长也反应亲子关系紧张。本文将对目前亲子沟通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阐述关于3~6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研究问题的一些思考,希望为我园有关3~6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相联系的,而不良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进入中学后,学生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倾向日益明显,而父母还没有能够从“儿童时期的父母角色”——比较单纯的保护和控制中转变过来。青少年也还没有学会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就容易产生亲子沟通困难或问题。亲子沟通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亲子沟通的有效性或质量。亲子沟通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陈新欣 《家庭教育》2004,(12A):42-43
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展开的教育。夫妻之间的情感是否真挚,关系是否平等,关系到家庭的氛围和亲子之间的沟通,而亲子沟通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核心是以系统思想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和沟通状况,改善家庭中的不良人际互动模式,并认为家庭成员的问题不全是个人自己的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障碍。基于系统家庭治疗理论,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作为改善亲子沟通模式的工具,以一个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问题转化为例,探讨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及正面管教工具在促进亲子沟通、改善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中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亲子沟通是家庭成员之间基于亲子关系基础上的互动过程,也是亲子关系影响亲子双方的内在机制之一。亲子问进行积极科学的沟通,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改善,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是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们仨 《家长》2008,(Z2):22-24
家庭读书会既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又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一家人每周都有这样一个时间,为特定的一件事情而共同努力,对促进亲子沟通、凝聚家庭亲情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家庭亲子关系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顺利度过心理断乳的"过渡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初中阶段却是亲子冲突的高发期,主要表现为中学阶段家庭亲子冲突频繁,沟通途径缺乏;中学生亲子关系质量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非典型家庭形态的亲子关系问题严重程度较高等.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沟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0.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把上海建设成为学习化城市”的基础工程 ,是在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理念下的一种家庭文化建设。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可形成又一个渴求知识的环境 ,培育更浓郁的学习气氛 ;通过学习也可丰富家庭生活的内涵 ,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支持 ,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健康  相似文献   

11.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问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本研究主要对国外亲子沟通理论,影响因素及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述评,并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把上海建设成为学习化城市”的基础工程,是在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理念下的一种家庭化建设。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可形成又一个渴求知识的环境、营造更浓郁的学习气氛;通过学习也可丰富家庭生活的内涵,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支持,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健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回顾依恋理论中有关沟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和亲子沟通间的联系,特别强调依恋理论中的沟通,关于依恋和亲子沟通间关系的实验研究,沟通、依恋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本文最后还探讨和分析了沟通的界定、依恋与家庭系统沟通的关系、通过沟通改善依恋安全性从而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儿童对家庭的感受以及情绪的表达,除了语言之外,绘画活动是通往他们内心的重要工具。同时,家庭模式和结构的改变,影响着儿童对家庭的认知。隔代抚养家庭下的儿童,他们与亲子抚养家庭儿童在家庭关系、自我概念等等方面有何差异,引发很多学者关注。本研究在Burns和Kaufman的家庭动力绘画(K-F-D)理论的基础上,对亲子抚养家庭和隔代抚养家庭儿童的家庭动力绘画进行分析讨论,并从绘画表现的差异特征中了解和探知其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互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亲子抚养家庭的互动较隔代抚养家庭较差,存在父母对儿童的潜在忽视;2)隔代抚养家庭的养大于育,儿童存在情绪困扰状况,对父母认同感较低;3)不论亲子抚养还是隔代抚养家庭,家庭的阅读气氛不佳。  相似文献   

15.
家校是相互影响的,和谐的亲子沟通,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蔡君 《家庭教育》2000,(11):17-17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何在家庭中建立民主氛围,培养家庭成员民主意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建立家庭中的民主气氛,培养家庭成员的民主意识,首先要正确处理民主气氛和父母的威信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正确理解父母的成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中学生家庭亲子有效沟通欠缺,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给予双方一定的指导,而班主任作为连接双方的一个重要主体,可以发挥其桥梁作用,助力中学生与其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学班主任工作实际,通过分析部分中学生家庭中亲子沟通的现状,寻找阻碍中学生家庭中进行有效亲子沟通的各方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班主任如何促成中学生家庭有效亲子沟通进行思考,提出有效策略:重视“家庭教育指导”素养的自我提高;激发家长求得自我成长;鼓励学生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选取1248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初中生家庭亲子沟通对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发现:亲子沟通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性相关。亲子沟通的3个因子:支配需要、沟通灵活性、开放的表达依次进入社会支持总分的回归方程,解释社会支持总变异的14%。研究表明,初中生亲子沟通对社会支持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违法犯罪固然有社会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但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容忽视的原因。家庭不良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残缺、家庭关系恶化、家庭气氛恶劣、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家庭监护不力、家庭成员网络认识和行为偏差等。从家庭角度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加强亲子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70%以上的家庭存在人际沟通障碍。沟通障碍继而引发家庭成员间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缓解这种局面。“亲子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无疑为我国的家庭教育增添了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