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一篇章”,“群言之祖”,它所反映出的审美意识一直影响至今.《周易》一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二是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次列卦辞.每爻先列爻题,次列爻辞.爻题都是两个字组成,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二”字,第三爻用“三”字.第四爻用“四”字.第五爻用“五”字,第六爻用“上”字.  相似文献   

2.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奇书.它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记载有六十四个卦名、卦辞,象征不同的事物和事理;卦由六根代表阴阳的爻组成,每爻有爻题、爻辞,象征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传”包括《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文章,统称为《十翼》。据学者考证,《经》《传》不是同时形成的,《经》更古老些,殷墟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卜骨上已有用数字表现出的卦形,经过许多智者的劳动,不断丰富发展,才形成了《周易》,传说中的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都可能有过贡献。《周易》是我国古代先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大约成书于西周末年、春秋战国间. 时至近代,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对《周易》倍感兴趣。数学家发现《易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理论,发明二进制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就是从中国的八卦受到启发的.他曾把“易图”说成是“流传于宇宙间科学之中最古的纪念物”。天文、地质、医学、物理学界、国际国内都有虔诚的《周易》信奉者和研究者。六十年代起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其思维方式与《周易》的哲学内涵十分接近,因而《周易》又成为管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个卦是阳卦还是阴卦,是由《易经》爻卦符号系统的生成规则决定的。《易经》的卦都可遵照一生二、一变二、二合一的规则逐层衍生出来。每个卦的上爻是阳卦、阴卦的重要标志。这样一来,四象、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阴阳分类就完全理顺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周易》八卦最基本的符号“--”和“—”起源的疏证,对六十四卦含义的解读,以及对卦辞和爻辞的举例诠释,揭示其丰富而深厚的人本意蕴,表明易学理论能给人们以生命、生存和人生诸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 今本《周易》的文字包括两部分:一为经文,即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一为传文,内容有《系辞》上、下篇,《彖辞》上、下篇,《象辞》上、下篇,及《文言》、《杂卦》、《说卦》、《序卦》等,计十篇,旧称“十翼”。这十篇传文中,韵句与散句交错,构成《易传》韵散相间的特点。其中《彖辞》、《象辞》,《文言》,《杂卦》等篇韵句居多,而《说卦》、《序卦》则以散句为主。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易》是一部很古老的占筮用书。《周易》一书包括两部分即“经”与“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用九”、“坤、用六”,总计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再次是卦辞。每条爻都先列爻题,后继爻辞。爻题是两个字,一字表示爻的顺序。次序的排列是自下往上数: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以后依次用“二、三、四、五”字,第六爻用“上”字。另一字表示爻的性别;“九”字表示阳爻,“六”字表示阴爻。一般是表示性别的数字在前,表示顺序的数字在后,唯“初”与“上”两爻写法颠倒过来,写作“初九”、“初六”与“上九”、“上六”,此外,乾与坤两卦各多一爻,则以“用九”、“用六”来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形成于西周初年的一部占筮之书,具有对立统一性质的“—”、“—”两个符号的排列组合是它的基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叠八卦而形成的六十四卦,组成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辞和爻辞等。《易经》作为一部占筮之书,用神秘的手段来推测人事的吉凶悔吝,作为人们言行的依据。从总体上看,《易经》是一部宗教迷信书,是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然而,透过其神秘的外衣,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朴素的辩证思维。本文试图就《易经》的辩证思维及其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释 " 直方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坤”卦爻辞的形式特点,“坤”卦二爻爻辞当在“直方”后断句。因《周易》爻辞的产生。或以卦名、或以卦辞、或以前出爻辞为联想点而来,故“直方”义承卦名“坤”的“地”义而来,刻画出当时人心目中对地的认识,即天圆地方的地呈“方”形,其边为“直”线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称的周易系指易经的卦文而言,即卦名卦辞和爻辞,不包括六十四卦的起源和后来附加上去的十翼。考查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著作的时代与著书的立场。本文与周易辩证法一文并行(见湖北人民出版社《周易纵横录》),为解释周易提供两个线索。本人提出上述二文的看法,主要是为了解脱传统所说的“周易是西周作品”的局限,以及揭破一般所说的“周易是卜筮之书”的神秘,说明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书,是左传和国  相似文献   

10.
《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重,又有六十四卦.卦卦皆有六爻(除乾坤两卦,各有六爻外),六十四卦即有三百八十六爻.这八个经卦(即八个基本物质)、六十四个别卦(六十四种新事物)、三百八十六爻(即三百八十六种事物发展的状态),即代表了宇宙间各种事物的形态和本质,也就是说,它们与宇宙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全信息的—一对应关系.由此看来,八卦的本质就是信息联系(即信息交合).信息可以无性繁殖,也可以有性繁殖.不同信息的交合是有性繁殖.不同信息的交合可以产生新信息(新事物).“思  相似文献   

11.
《周易》的《彖(tuan)传》解释六十四卦图形的结构和卦辞。它和《系辞传[下]》“彖者,材也”、“知(shi,同“智”)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的“彖”、“彖辞”不同。《系辞传》说的“彖”和“彖辞”是卦辞,是《易》的经文;《彖传》是  相似文献   

12.
《周易》的每一个卦都是一个矛盾体,内、外卦的组合就是按对立统一的原则构建的。每一个卦又都俨然是一个整体,各爻之间不是彼此孤立、静止、毫不相干的;卦象、卦辞、爻辞的含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斗争。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内、外卦的矛盾冲突、统一和转化的辩证法取向与性质。因《周易》方法论是机械循环论,其朴素辨证法消失于循环论中,然而,它仍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13.
《太原大学学报》2020,(3):107-108
<正>我们对于"革命"这个词耳熟能详,其出处在《周易·革卦·彖传》:"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其实,《周易》的成书,本身就是革命性的文化事件。《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章,讲的就是基于"天地之数"而演卦过程,把奇数和偶数图示化为阴阳两爻,进而从八卦演变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这样的系统虽然没有公理化,但却图示化了,把"数""象""理"融为一体。这是"人造"的系统,却基于对于天地万物的"仰观俯察"。  相似文献   

14.
“易与天地准”,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准,是相符、相合.孔疏以“准拟”释之.全句的意思是说《易》的思想同天地运行的法则是一致的,即《易》体现了宇宙规律,是一种宇宙哲学.这句话,从战国以来,一直被学者们作为研究易学的总纲,被引入迷宫,上了大当.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钥匙,打开这座神秘的殿堂.《周易》是由卦(六十四卦)、经(卦辞和爻辞)、传(又称《十翼》,或曰《易大传》)三部分组成.历来的研究者都把三部分看成统一的整体.其实,从三部分的区别中就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15.
<周易>爻辞的产生,或以卦名、或以卦辞、或以前出爻辞为联想点而来."大畜"卦上爻爻辞中的"何天之衢",字面义为负荷着天的大道,其立义联想点是卦名"大畜".  相似文献   

16.
在《易》类书籍标点中,六十四卦卦名是否应加书名号,各书观点不一,莫衷一是。现行《周易》由《经》和《传》两部分构成,《经》指《上经》和《下经》,《传》指《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篇。《上下经》为六十四卦总名,可加书名号;六十四卦为经文之正文,可不加书名号。其实六十四卦卦名作为专名更早于篇名,专名之义更广于篇名之义。若加上书名号,则六十四卦违离卦名取义于卦象之原理,于《易》源于象之旨远矣。在通行《周易》各本中,六十四卦卦名多在目录中出现。这种做法只是为了方便读者检索,并不等同于篇名。六十四卦卦名勿须加书名号。  相似文献   

17.
《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问题至今尚无定论。运用幻方原理,结合宋人伏羲六十四卦方图,构造出六十四卦幻方图,建构了宇宙对称原理模型,并对这一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描述与解释,对一阴一阳卦、二阴二阳卦、三阴三阳卦、六阴六阳卦、十二辟卦以及十六米字卦等排列与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幻方原理决定古经卦序”的研究结论。最后,运用这一研究结论,尝试构造六十四卦马步幻方图,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咸卦,由于其爻辞晦涩难懂,古人传注又失之简略,致使后人歧见纷出。尤其对“咸”字以及卦辞和爻辞关系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并且大多认为爻辞乃叙述了一对男女之完整感应过程,本人似觉于理未安。以故本文借助经传,并通过对该卦卦象、爻位及其阴阳关系的重新考察,初步认定“咸”就是“感”;卦辞和爻辞乃一整体,不可拆开理解;各爻之间亦非一对男女之间完整的感应过程,而应为三对男女之间的复杂感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周易》爻辰说的新诠释周成名,赵岳琪爻辰说是象数易学的范畴,产生于西汉,经京房先生精心雕琢和阐释并将十二地支纳入八卦中。其配法为阳支左旋,阴支右转。后东汉郑玄又发展了交辰说,将历法中地支纳入《周易》六十四卦中,且以一交配一支,从乾坤两卦得来全部六...  相似文献   

20.
论《周易》哲学对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经》由卦象和卦辞、爻辞构成,大约成书于西周前期。《易传》系儒家学者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统称《十翼》,为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易传》扬弃了《易经》宗教巫术的内容,同时又利用了它的形式,以易象概括说明宇宙模式,以太极阴阳说模拟阐述宇宙的生成嬗变,形成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在两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其意义已超出了一般卜筮之书,对后来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中国思想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