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巍 《钓鱼》2003,(12)
溪钓以“在乎山水”为趣,心扑自然,将自己融入青山秀水。但想要尽溪钓之兴,就须有备而至,方能在溪钓之时得心应手。“轻竿便服好脚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溪钓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溪钓装备应该从“巧”字上下功夫,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衣着将身体溪遮钓盖衣严着实的,原进则行“是“三全防副”(武防装蛇”、,防蜂、防刺)。戴遮阳帽,穿长袖衣服。外套一般以结实、耐磨、防刺挂为好;裤子同样要结实、耐磨、防刺挂(我溪钓时的衣着常是一套迷彩服,迷彩裤的裤脚处有钮扣)。进山之后,扣上扣子行走较安全。不停的挪地方,是溪钓的一大特点。鞋袜是否…  相似文献   

2.
林锦达 《垂钓》2006,6(2):36-36
曾经有人问我:溪钓最轻松惬意的地方在哪里?这问题让我思索了许久,而脑子里浮现的尽是几年前溪钓常见的画面:钓者面对着一泓清水,恣意地挥舞着钓竿,钓座是河边现堆的石块,网篓以简单的竹技架挂在身旁,浮标顺水漂流,一有动静便扬竿提鱼,偶有浮云掠过,如此悠然自得的画丽最是逍遥不过,即使钓不到鱼也至少快活一天。  相似文献   

3.
赵巍 《中国钓鱼》2003,(6):12-13
溪钓以“在乎山水”为趣,心扑自然,将自己融入青山秀水。但想要尽溪钓之兴,就须有备而至,方能在溪钓之时得心应手。 轻竿便服好脚力,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溪钓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溪钓装备应该从“巧”字上下功夫,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溪钓一瞥     
郭凤 《钓鱼》2003,(14)
溪钓是夏日最流行的垂钓运动,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尤为普及,我国大陆地区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气候条件也都非常适合溪钓运动的发展。我曾经在一次旅行中目睹了一位老者溪钓的情景,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在此。根据老者介绍,溪钓的钓具很简单,非常便于旅行携带。一根长4米左右的可伸缩的钓竿,在溪钓中,鱼竿的伸缩性主要有利于调整钓点的方便。母线选择的是1号线,子线选择0.8号线,浮标是10号,鱼钩选的是3号无倒刺钩。一般溪流中的鱼偏小,不会有太大的鱼,所以没有必要选择太粗的鱼线。对于我们这些“无备而来”的旅行者来说,钓具还可以更简单,只…  相似文献   

5.
路安  陈建晖 《垂钓》2007,7(10):43-43
水库没有名牌鱼 小程刚跟远近闻名的钓鱼迷老王学会钓鱼后,便购置了全套高档钓鱼用具和钓鱼服,兴冲;中约老王一起来到水库钓鱼。可是直到傍晚时分,他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而旁边的老王却钓了很多鱼。小程纳闷地问老王:“你用的是普通的钓鱼竿、普通的鱼食,都能钓上来那么多鱼,而我用的是名牌鱼竿、名牌鱼食,穿的是名牌钓鱼服,却为什么钓不上来鱼呢?”老王笑着回答说:“因为这个水库里没有名牌鱼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溪流钓与池塘、水库静水钓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须找鱼钓,边走边钓。因为小溪一个地方藏鱼极为有限,钓个三条两尾无鱼问津就得移窝挪地方,有人把溪钓戏称打游击不无道理。一、选华哨华哨即小溪中水流湍急的水域。有人钓小溪不知这里多有藏鱼而擦肩错过,其实钓小溪必钓华哨。钓华哨不用漂,加轻坠,站在岸边往上游投竿,让钩线  相似文献   

7.
巧用蚯蚓     
蚯蚓是钓鱼人最熟悉的钓饵,用它可以钓很多种鱼,有“万能钓饵”之称。 常用的蚯蚓有红蚯蚓和青蚯蚓两种。青蚯蚓因为腥气非常浓重,是钓无鳞鱼的佳饵。在使用蚯蚓时,除了要求其鲜活外,还要考虑蚯蚓的装钩方法,钓大小不同的鱼要有不同的装钩方法,要充分做到因鱼置饵。 钓小鱼杂鱼时,要选用火柴杆般粗细的红蚯蚓配伊势尼3号、4号钩。装钩时先将蚯蚓截成半厘米长的小段,然后套在钩尖上。这样,小鱼咬钩刚好嘴对钩尖,提竿便能中鱼。尽量不要让钩尖外露,以免鱼食饵时  相似文献   

8.
在溪钓当中概分日钓与夜钓两种,而对象鱼亦完全不同,白日垂钓的鱼种有:溪哥(平颔鱲)、阔嘴郎(粗首鱲)、马口鱼、石斑(台湾石(鱼宾))、苦花(鲴鱼)等等。而夜钓的鱼种有:河鮠(三角姑)、鲶鱼、竹蒿头((鱼密)鱼)、鲤鱼、鳗鱼等等。当然有些已列入保育鱼类如:高身鲴鱼、何氏棘(鱼八)等等。钓  相似文献   

9.
刘宝林 《中国钓鱼》2001,(10):10-10
我们垂钓时总希望有大的收获,可是自然水域中的鱼在水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如果你的钓点没有鱼,那就肯定钓不上鱼,如果钓点只有小鱼,那就钓不上大鱼,如果钓位前鱼稀,那就肯定不会丰收。只有把钓点选在有多而大的鱼的水域,才有可能获得丰收,因此选择钓  相似文献   

10.
自动浮漂     
钓鱼者大都喜欢谈“过五关”的事,钓到如何如何大的鱼,而不愿谈论“走麦城”的事。好像钓到大鱼是新闻,钓到小鱼就不是新闻了。我认为海上钓鱼有两种本事,一是钓大鱼,二是钓小鱼。我在黑海曾钓过从头到尾不超过5厘米的小鱼,至今想起来还是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1.
黑海垂钓     
刘少才 《垂钓》2001,(12):66-67
钓鱼者大都喜欢谈“过五关”的事,钓到如何如何大的鱼,而不愿说“走麦城”,好像钓到大鱼是能耐,钓到小鱼就窝囊了。我认为在海上钓到大鱼也好,钓到小鱼也罢,都是本事。相比之下,能钓到小鱼更有本事,因为这是比耐力、比信心、比意志的较量。我在黑海钓过从头到尾不超过5厘米的小鱼,至今想起来还是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溪钓中的走与守,效果确实不同,尤其是在溪流中。不过,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二重性,走钓有走钓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扬长避短,钓绩定然不菲。 先说说有关溪钓的特点: 1.水面相对狭小,聚集或滞留的鱼为数不会太多,由于回旋余地不大,有鱼容易上窝。 2.水下情况复杂,水面有宽有窄,水体有没有深,有的地方有暗草,有的地方有障碍物,它们的复杂情况又各不相同。 3.鱼的种类多,食性杂,但每种的数量未必多。 4.鱼的警觉性高,易受惊扰,受惊逃遁时会带走一串儿。不过因为是流水,鱼容易再次上窝。 …  相似文献   

13.
鸭多鱼成窝     
颜志强 《中国钓鱼》2005,(12):25-25
我和几位钓友多次去京北昌平区碧水人工湖垂钓。该湖一边角建了个养鸭棚,养了几十只鸭和鹅。钓友们选钓位时,一定要选对岸,理由是鸭子呷呷叫声太大,还会在水中嬉戏捕食鱼,对水的扰动太多太响,早就把鱼吓跑了,哪能钓得着鱼?第一天,我尾随他们而去,半天只钓了几条小鱼。第二天,他们仍去老地方,我则把钓位选在鸭群聚集和喂鸭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二、四大钓技 1.投其所需。愿者上钩“巴斯”是肉食性鱼种,多以吃小鱼为生,但有一点要注意:“巴斯”是吃活食的,死了的小鱼它基本上不会问津。如果用传统钓法,选做饵料的小鱼一定要用活的,如小麦穗鱼、红眼鲭皱等鲤科的小型鱼都是很好的活饵,再差一些的如小泥鳅、小活虾也行,但效果要差很多。  相似文献   

15.
智钓溪哥     
溪哥是一种杂食性小鱼,又称浮鱼、红凌子或尖嘴子。我国许多江河溪流、湖泊洼地都有分布,是溪钓的主要对象。但该鱼却依仗它那特殊的嘴部结构、轻盈的咬钩技巧和凶悍的脱钩动作常常是有食必吞、吃罢即走,一般的钓具往往奈何不了它,因而跑鱼率极高。  相似文献   

16.
溪钓是在众多垂钓项目中花费较少的一项,由于溪钓的对象鱼不会太大,在装备上的要求也不若其它的钓法。简单的准备溪钓竿一支、一包钓饵,就可以快活徜徉于大自然。溪钓由于简单便利,因此有不少钓者是从溪钓跨入垂钓领域的第一步的。以下让我们来看看溪钓必须准备哪些钓具装备: 钓竿:一般台湾地区的溪流幅度,西北部地区可以选择竿长18尺~15尺者;而东、南部则必须在21尺~18尺之间。为了兼顾大、小型鱼或不同的钓法都能使  相似文献   

17.
钓鞧鱼     
鞧(qiu)鱼就是“回锅鱼”,也有称“老头鱼”的,专指职业钓池中钓了放,放了再多次钓的,已对钩和饵产生警惕的鱼。鞧是北方方言,意思是后缩,不肯向前。革酋鱼食饵的两种情况是:鱼看到钓饵下沉,会冲上去用吻端猛力一撞,浮标一个大幅下挫,但鱼并没有将饵衔住;鱼上来之后,呈分层停留状态,只有在饵下沉到嘴边时才勉强一碰,标尖轻轻往下一蹭就再没有反应了。钓鱼人运用钓饵刺激鱼咬钩,但反复使用后,鱼类的趋动性和趋化性会变得迟钝起来。革酋鱼让人头疼,让人钓得找不着北;知道并感觉钓点有鱼,可是鱼却很少咬钩,是一种情况;线组、钓饵没变,前一场认…  相似文献   

18.
一、选凸出和凹进的方位 水库四周的岸边地形不同于池塘,钓水库不宜选直岸,要找有弯的地方,最好是岸边有向水中央突起的部位和向内凹进的地方。坐在凹位垂钓,投竿距离远,钓浅钓深随心所欲,既可钓到鲫鱼和白条,也会有鲤鱼上钩。再者,凸起周边的水域通常都是鱼的必经之地。正是下钩的好钓点。而向内凹进的部位,多为静水和浅水,在风浪的冲击下,水中有许多食物可觅,成了鱼的天然食堂。再者,遇上刮大风天气,这里成了避风港,鱼都会聚集此处栖息,因此,垂钓时千万不要放过凹进的水域。  相似文献   

19.
辞源说:“诱而取之谓之钓”。用诱骗的方法去达到目的,曰钓取。所以钓钩也被比作圈套。把钓鱼用的鱼食称为饵,饵也是引诱的意思,“以此饵鱼”。不论是诱饵或钓饵,都是钓鱼人引诱鱼类上钩的陷阱。所以,钓鱼人将钓鱼用的鱼食称作饵料,而不称为饲料,而养鱼人将鱼食称为饲料,不称为饵料。同样是喂鱼,其因在于目的动机不同,一个是要钓取,一个是要养育。钓的含义很广,其中充满玄机。这里不说钓官钓誉,只说钓鱼。备芳饵,投鱼之好,隐钓线,不令鱼骇,布雾化,诱鱼集聚,打频率、聚鱼不散,搓和拉,适时变饵,备利器,得心应手;熟钓技,事半功倍。所有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20.
任志新 《钓鱼》2004,(20):16-16
休闲钓鱼人的心态和垂钓目的各有不同,称之“职业杀手”者非大鱼或者收获颇丰的对象鱼不钓,主要目的在于“经济效益”;普通钓鱼人不管什么鱼情都想去尝试,目的是多获鱼,当然是钓大鱼越大越刺激,而修身养性一族主攻的却是野生小鱼,追求的同样是垂钓的快乐、健康和钓技的同步,同时也能享受野生小鱼鲜美的口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