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颖 《文教资料》2009,(28):155-157
对于如何使大班幼儿始终保持高涨的游戏热情,真正身心投入地进行创造性游戏,从而充分发挥游戏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可从发挥游戏环境的隐性指导作用.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将游戏与课程进行整合,推动游戏的发展;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游戏是孩子的至爱,为了让孩子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同时发挥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家长利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设计以下以竞赛为形式的游戏。  相似文献   

3.
孩子常常对影子感到好奇.虽然不一定能弄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但他们喜欢玩手影游戏。这首儿歌就是让孩子了解影子的有趣之处。父母念儿歌给孩子听.让孩子想象一下影子舞会的热闹场面。亲子之间可以多念几遍,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孩子与电脑,学习与游戏,是很多父母常常面对又常常焦虑的问题。本期的“教子有方”专门刊发一组与此相关的文章,看看那些有心的父母是如何让电脑成为孩子有用的工具,让游戏仅仅是孩子的休闲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夹花生     
陈晖 《教育导刊》2006,(10):53-53
游戏目标 1.发展孩子手的控制能力、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手眼的协调性,引导孩子学习正确地使用筷子。 2.帮助孩子学习数数,建立数概念。 3.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目前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主要在室内展开,教育提供并布置场地,准备各种游戏用具:如“娃娃家”的灶具、炊具、床、桌、椅等,这种形式看起来孩子参与性高,但实际上束缚了孩子们创造力,孩子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国标: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上、下两种方位。 玩法:1.宝宝和父母面对面蹲下。 2.爸爸或妈妈发出指令:  相似文献   

8.
曹璐 《教育导刊》2004,(24):48-48
游戏目标:1.发展孩子的手部肌肉,提高其自理能力。2.培养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如何克服以往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中遵循“三定”(即教师定主题、定角色、定道具)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做法:1.让幼儿自己确定主题。幼儿在游戏前就已有“我想玩什么”的初步设想 ,教师在游戏前应运用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定下主题 ,然后根据他们的意愿扩展主题。如幼儿想玩“娃娃家”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家里的小孩生病了怎么办?想玩“去医院”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在去医院的路上孩子非闹着喝水怎么办?2.角色分配自主。即让幼儿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才能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在今年的课题研究中,开展了"把游戏还给孩子"的尝试: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主参与游戏设计,自主参与游戏组织,自主保障游戏实施,自主进行游戏评价,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丁月玲 《生活教育》2015,(5):116-118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基本活动,这是由游戏的本质所决定的。游戏赋予孩子真正的、有灵性的童年生活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幼儿游戏,站在幼儿发展的视角,以游戏的本质特征来观察、思考幼儿游戏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些隐性的不和谐因素,阻滞着孩子游戏的自主深入开展。剖析幼儿游戏中常见现象及原因,探寻站在孩子的立场,还幼儿游戏的自主的路径,归还孩子游戏的自主,让孩子在快乐自主的游戏中获得健康愉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然而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下的家长对婴幼儿教育存在较多的盲点。如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多干预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以致亲子关系淡化:缺乏教养子女的知识和技能:重养轻教,教育意识淡薄:家庭亲子游戏时间、空间少,等等。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心犹如晶莹剔透的水晶,折射出斑斓的色彩。走进孩子心灵,了解孩子诉求,让游戏承载孩子“心”的成长.才能在提升游戏价值的过程中提升我们自己的游戏素养。汽车游戏既让我感受到了承载“心”的喜悦.也让我认识到了游戏素养的理想期待。午餐后,牛牛和丑丑又开始玩从家里带来的汽车了。他们一会儿在堆砌着泡沫积木的玩具柜上开小汽车.一会儿又把泡沫积木当成停车场。两个孩子一边玩一边交流.丑丑说:“我的小汽车是越野车,可以从这么高的山顶开到山下。”  相似文献   

14.
亲子游戏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项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而认知能力是孩子发挥其主动性的重要部分,与积累知识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亲子游戏对培养孩子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家长一个参考,让家长对亲子游戏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杨延花 《考试周刊》2009,(37):230-230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开展成功的游戏活动: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其次,在“玩”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再次,帮助幼儿养成游戏时善始善终的良好品德。在幼儿期,我们应让孩子学会玩,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中开展想象,让孩子在玩中充满激情,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6.
亲子游戏对儿童及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为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相互的对话、各自的表情和声音来互动,积极地互相交流可以获得极大的幸福感。毕竟幼儿和儿童最多的活动场所还是家庭,在一起时间最多的还是父母,然而,在开展亲子游戏实践活动中,由于亲子游戏活动规则的不健全、家长行动不配合等等问题导致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受阻。本研究试图借助《指南》,利用家园合作的方式来让家长们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来增加亲子关系和感情,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丹 《考试周刊》2013,(69):191-191
玩游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开发智力。愉悦身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游戏受到了严重挑战,大量以新奇为主的玩具充斥孩子的生活,其确实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不容置喙的。如何让孩子远离这些电子产品.回归自然,在积极向上的游戏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分钟接触。父母要注意摸摸孩子的头部、肩膀,握握孩子的手,通过接触来传递父母与子女的亲情、爱和力量。与儿女发生肢体的接触要注意心情、场合、文明等。一分钟倾听。父母不要总是让孩子听自己说,父母可转换一个角度,倾听孩子的呼声。在倾听孩子的讲话时,一定要集中精力、精神振作、态度和谐、热心倾听孩子的讲话。一分钟游戏。中学生毕竟还没有长大,毕竟还是一个孩子,还没有成人,通过游戏增进与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生活兴趣,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所进行的游戏,必须是健康、积极、有趣味的,引领孩子过充实、向上、  相似文献   

19.
徐淑萍 《考试周刊》2015,(10):188-189
目前父母们越来越关注对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孩子好奇心强、好动,对于游戏教学比较偏爱,科学的游戏,有助于孩子手、脑协调发展,使他们对新鲜事物主动思考,促进探索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晓玲 《生活教育》2009,(12):36-38
游戏分享环节即过去我们常说的游戏讲评,是让孩子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游戏经验,分析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它是推动孩子游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