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拯救恐龙 正当梦梦开心不已之时,电视上播放一则新闻:近期,科学家们根据恐龙蛋上残留的恐龙DNA,创造出了史上第一只恐龙——笑笑。科学家一激动,便又用DNA重组仪造了许多恐龙,将它们送进大西洋上的一座小岛。  相似文献   

2.
恐龙在6500万年前曾经是占领陆地、天空和海洋生物舞台的主角,多少年来无数科学家在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探索物种起源与进化的奥秘。 1995年3月,著名青年科学家陈章良向世人公布,北京大学的一批年青科学家成功地从一枚特殊恐龙蛋化石中获得了恐龙基因片段。这是人类首次从恐龙蛋化石中获得恐龙的遗传物质。尽管科学家们在这一问题上还有争议,但人们还是想知道——  相似文献   

3.
《红领巾》2014,(2)
正2013年,在北美洲的西南部,一些恐龙化石出土了。随后,科学家们惊喜万分地发现,这些化石来自一种从未被发现过的恐龙。这种恐龙并不高大,但是,它却是残暴的暴龙(霸王龙)家族的一个分支,甚至可能比暴龙更加危险和凶猛!此外,这种恐龙生活的年代比暴龙还早了1000万年!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西南风血王龙",意思是"在(北美洲)西南地区发现的血腥(xing)残暴之王"。  相似文献   

4.
【教材内容分析】《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推测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本文图文并茂,恐龙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5.
你见过嘴巴像吸尘器的恐龙吗?最近,美国向外界公布了一项对1.1亿年前恐龙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只恐龙的嘴巴好像一支吸尘器,其中布满了数百颗牙齿。该恐龙同时拥有近乎半透明的头骨化石。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恐龙的进化及  相似文献   

6.
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 孩子们都喜欢恐龙,但现在除了在画片上,玩具上看到恐龙的样子外,只能到博物馆去看它们的化石了。恐龙作为地球上曾有过的“居民”,生活在距今约3.5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当时恐龙极为繁盛,是地球上最强霸的动物。到了中生代末期,也就是7000万年前,恐龙却神秘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们研究认  相似文献   

7.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发现了死前刚吸过恐龙血的昆虫的化石。而恐龙的血液里含有大量的DNA——生命的密码——科学家利用这些极小的分子使恐龙复活。这不可能真的发生,原因之一是,DNA非常脆弱。恐龙这种巨大的爬行动物从地球上灭绝了6500万年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12,(10):76-81
[古生物]南非出土的化石显示恐龙可能有集体居住和育雏行为据2012年2月7日《科技日报》援引该报比勒陀利亚2月5日电,南非和加拿大科学家对南非自由州省金门国家公园出土的恐龙蛋化石和恐龙幼仔足印的研究表明,在恐龙中可能存在着集体定居和抚育孩子的行为。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1月24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科学家迄今已发现了10窝恐龙蛋化石,每窝的数量不等,最多的达34个,都非常紧密地排列成一层,有的恐龙蛋  相似文献   

9.
奇云 《生物学教学》2005,30(11):62-63
科学家一直以为,在恐龙称霸的中生代远古地球上,哺乳动物的体积都很小。他们昼伏夜出,委屈地生活在这位“暴君”的阴影之下。大约6500万年前,陨石或彗星袭击地球导致气候巨变并灭绝恐龙后,哺乳动物才取得主导地位。但最近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改变了科学家们的看法。原来在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一些体格健壮的哺乳动物不仅能和恐龙分庭抗礼,更把恐龙当成“盘中餐”。  相似文献   

10.
恐龙的DNA     
恐龙的DNA美国犹他州杨百翰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在一个煤矿中发现的恐龙骨头,揭示了恐龙的某些秘密。尽管离再造一条像株罗纪公园里的恐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伍德沃德和他的研究小组已提取出恐龙的一小段DNA链。伍德沃德说,他们提取出的最长的恐龙DNA片...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10,(6):54-54
在美国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们从封存在琥珀中的蚊子体内发现恐龙的DNA,于是用它来制造活恐龙。科学家们把恐龙的DNA移植到鸵鸟蛋中,从而孵出活的恐龙。你当然会说:“那只是科幻电影!”  相似文献   

12.
恐龙与鸟     
谁是现代鸟类的祖先?科学界一直对此争论不休。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是从恐龙这种古生物进化而来;有的科学家则认为鸟类是单独进化而成的。最近的一次发现似乎是印证了鸟类是从恐龙进化来的观点。《自然》  相似文献   

13.
一天,天气晴朗,我来到森林里玩耍。突然,我看见了一只恐龙,哇塞!它的头长得像马头,面部看上去非常和蔼(ǎi)可亲,身高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脖子长长的,它正弯下脖子悠闲地吃草。咦,早在6500万年前,世界上不是已经没有恐龙了吗?我走上前去吃惊地问:“恐龙,你怎么复活了?你们家族不是早就灭绝了吗?”没想到它居然会说话呢!它说:“2000年的夏天,我在一位科学家的帮助下复活了,在这个森林里,我已经快乐地生活了五年!”我好奇地问:“我能和你交朋友吗?”恐龙爽(shuǎn’)快地回答道:“当然可以,我还没有一位小朋友呢。”我高兴地说:“恐龙,请你到…  相似文献   

14.
恐龙是一种体形庞大的爬行动物,形状有点像现在的小晰蜴.种类很多:有甲科状的,有亚龙状的,有细亚龙状的;有肉食的,有植食的.恐龙原意是指"恐怖的晰蜴",其实并不恐怖,只是大多体形庞大而已.恐龙也有小得像公鸡那么丁点大的.令人不解的是,恐龙为什么会突然灭绝呢?各国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对恐龙化石作了种种研究,也提出一些关于恐龙灭绝的假说.1.恐龙竞争说.恐龙之间为了生存,把自己的同伴给吃掉.譬如植食性恐龙被肉食性恐龙大量地吃掉.有的恐龙甚至专吃繁衍后代的恐龙蛋.2.气候变动说.由于地壳运动,气候也随之改变.许…  相似文献   

15.
早在10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提出,鸟可能是由恐龙演变而来的。1868年,英国一位科学家就把恐龙和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有35个共同之处,从而猜测它们是“父子”关系。的确,就外表看起来,鸟有点像长了羽毛的“小恐龙”。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说明性科普文章,科学家发现了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从而向我们展现了恐龙演化成鸟的过程。文章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教学目标:会读会写文中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加入自己的想象复述恐龙演化过程;能感知文体的表达方式,体会说明性文章用词精准的语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三月的北京,正当绿柳才黄,群芳催动的时候,科学的百花园中绽出一朵奇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批青年科学家从一枚65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特殊恐龙蛋化石中获得了恐龙基因片段。这是人类首次从恐龙蛋化石中获得恐龙的遗传物质,它对研究神秘莫测的恐龙及其生存环境,探索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奥秘,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新闻,一时间如巨石入水,惊花四溅。喷喷称奇者有之,将信将疑者亦有之,见仁见智,其说不一。 对这一发现是否还需再做科学验证,它在未来的生命科学及人类本身秘密的探讨中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这些门外汉难以评说。但有一宗,我们着实感到欣慰,这就是:本刊同这批青  相似文献   

18.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为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直以为恐龙在6500万前的那场天地大冲撞中灰飞烟灭了,但近年来科学家的工作证明,这些在中生代曾经称霸世界的史前巨兽并未完全灭绝!它们中一部分的后裔一直生存至今,就在我们头上飞呢——恐龙已经进化成了今天我们身边极为常见的一种生物!科学家指出:“有证据显示恐龙从未灭绝,它们中间有一个种族仍然活着,我们称之为鸟!”赫胥黎留下来的百年科学悬案对恐龙后裔的关注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末期,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在一次圣诞晚宴上,偶然发现自己餐盘中的火鸡与一种兽脚类恐龙有着十分相似的骨骼结构,他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一个惊人…  相似文献   

20.
[古生物]美国科学家发现新种有角恐龙化石据2007年3月6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华盛顿2007年3月5日电,美国新一期《古生物学杂志》报道了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瑞安于6年前在加拿大艾伯塔南部发掘到的恐龙化石,并确认这是一种新种有角恐龙化石。这种恐龙眉骨上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