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师函授试用课本数学》上册第91页例21:“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长180米,乙车长204米,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经过了12秒钟,已知甲车每秒钟行15米,求乙车的速度?”这道题不少学员不知从何着手  相似文献   

2.
对事物运动的方向、路径、位置进行准确的分析 ,这是解决行程问题的关键之一 .下面列举的几例行程问题 ,貌似简单 ,但如果不分析、讨论位置情况 ,肯定不会得到全面的解答 .例 1 甲、乙 2人骑自行车 ,同时从相距 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 1 7.5千米 /时 ,乙的速度是 1 5千米 /时 .经过几小时 ,甲、乙两人相距 3 2 .5千米 ?分析 在什么位置甲、乙两人相距 3 2 .5千米 ?很容易想到在它们相遇前有一个位置 ,而忽略相遇后还有一个位置 .仔细分析 ,显然两个位置都满足条件 .解 设经过x小时 ,甲、乙两人相距 3 2 .5千米 .相遇前 ,1 7.5…  相似文献   

3.
转化,是数学的重要思想.经过转化,可将未知化为已知,繁化为简.例1甲、乙是一对好朋友,两家相距5千米,两人约好同时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甲  相似文献   

4.
[题目]有甲、乙两只蚂蚁从相距600米的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爬行,经过15分钟相遇。如果两只蚂蚁的速度每分钟都提高5米,那么这两只蚂蚁就会在距前一次相遇点15米的地方相遇。已知甲蚂蚁的爬行速度比乙蚂蚁快。求甲、乙两只蚂蚁原来每分钟分别爬行多少米?  相似文献   

5.
C、D两地相距45千米.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C、D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9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7千米.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3千米,与甲同时从C地出发,在甲、乙二人间来回穿梭(与乙相遇立即返回,与甲相遇也立即返回).问:甲、乙二人相距20千米时,甲与丙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6.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100米赛跑,最后甲胜乙10米,乙胜丙5米,丙胜丁4米。那么,甲胜丁多少米?(假设四人的速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环形路上有下列常见三类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相遇和追及综合问题. 例1甲乙两人沿周长为6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跑步,甲的速度为3米/秒,乙的速度为5米/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相似文献   

8.
行程问题在中考方程应用题中出现的频率极大,现对中考题中的行程问题,分类归纳其解答思路,供初三同学复习时参考.一、一般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为:路程一速度X时间.例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1995立云南)分析本题容易漏解.应对两种情况讨论.解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门)当相遇前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入5x+15x一65一32.5;()当相遇后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75x+15。一65+32.5.例2甲…  相似文献   

9.
在中考数学试题中,有一类结果不唯一的题目,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需考虑到各种情况,以防漏解,其实质仍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现举几例说明。 例1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相似文献   

10.
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进行如下训练. 一、讲述 讲述就是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出分析思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例如:“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80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在途中相遇.甲火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在学生审题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学生A说,题目要求乙火车的速度,就要用“甲、乙两车的速度和一甲火车的速度=乙火车的速度”这个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将钟表上的许多问题结合行程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使钟表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可以将时针和分针各看作一个匀速运动体. 时针每小时走30°,或者说时针每小时的速度是30°,一个小时是60 分钟,所以时针每分钟走0.5°; 而分针一个小时走360°,每分钟分针走6°.同样还可以将两者之间的夹角看作是两者的距离. 1.钟表上的相遇问题相遇问题: 例1 已知环形跑道长360 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秒钟行6 米,乙跑步每秒钟走0.5 米.问两者何时首次相遇? 分析这是一个环形跑道同向而行的问题. 出发时两者在同一起跑线上,到首次相遇时,无…  相似文献   

12.
小心陷阱     
[题目]两地相距18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2分以后两人相遇。若每人每分多走25米,则相遇地点与未加速前的相遇地点相差33米。求两人原来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例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8千米。甲、乙同时出发,甲比乙早到5小时,若甲到B地后立即原路返回,则在距B地15千米处与乙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及甲、乙两人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1.平时我们说月亮躲进云中,是以为参照物的,说乌云遮住了太阳,则是以做为参照物的.2.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1.6千米的大桥,则火车头从开始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了分钟.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3倍,甲用的时间是乙的1.5倍,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4.某人上山的速度为1米/秒,到达山顶后立即返回,下山的速度为3米/秒,则上山和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米/秒.5.一辆汽车开始以30米/秒的速度行驶12千米,然后将速度降为25米…  相似文献   

15.
问题: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以后2分钟又遇到甲。求A、B两地距离。(全国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求两地距离的行程应用题。特点是:已知甲、乙、丙的速度,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甲相遇时间比丙、乙相遇时间多2分钟。要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关键要弄清相遇时间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丙、甲相遇时间和丙、乙相遇时间。公式:相遇时间=总路程(即两地距离)÷二人速度和。解题方法:设A、B两地距离为x米。先算:丙、甲相遇时间=x÷丙、甲速度和;丙、乙相遇时间=x÷…  相似文献   

16.
例1.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早晨6点小明与警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小明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向乙地走,警车则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甲、乙两地来回巡逻。不算起点和终点,一路上小明看到警  相似文献   

17.
[题目]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B地时,乙离A地还有540米。两人同时出发30分钟后,在途中相遇。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4/5,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似文献   

18.
1.同时同地背向而行 问题1如图1,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广场路上跑步,同时同地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5.5米/秒,乙的速度为4.5米/秒.  相似文献   

19.
有一道这样的课外题:"甲乙两人从相距1000米的东西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走40米.若甲带一狗和乙同时出发,狗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向乙跑去,与乙相遇后立即回头向甲跑来,这样,狗在甲乙两人间来回奔跑,直到两人相遇为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苏步青教授在国外访问,同车的是一位德国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出了一道题考苏教授:甲、乙是一对好朋友,两家相距10千米,两人电话约好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走的速度是6千米/时,乙走的速度是4千米/时,甲还带着一只狗,狗的速度是10千米/时.由于狗跑得快,狗最先遇到乙,遇到乙之后又跑回去找甲,遇到甲后又去找乙,狗这样奔跑于甲、乙之间,一直到甲、乙相遇为止.请问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苏步青略加思考,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原来他是巧妙地掌握了问题的特点.这一题若分开来一回一回地计算狗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