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校的美育工作要由全体教职工来做。教职工的美育意识如何,决定美育的成效。 教职员工有了美育意识,就能挖掘自己工作之中的美育因素,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中有文学美、形象美;数学课中有逻辑美、图形美;政治课中有思想美、心灵美;体育课中有体态美、运动美;物理、化学课中有科学美、技术美,课外活动中有艺术美、自然美…… 领导干部有了美育意识,办学就会重视美育,就会把美育纳入议事日程,对美育就会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办法,有检查,有验收。 团队干部、班主任有了美育意识,就能有计划地开展美育工作,并把美育活动形成制度,如  相似文献   

2.
<正>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树立"施教于美,立美育人"的美育理念,坚持"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育美、以美促劳"的美育目标,把美育作为"惟德、惟真、惟美、惟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管理上细化美育,在环境上优化美育,在教学中深化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1):34-35
小学古诗词教学在美育渗透的过程中存在美育内涵界定不清、美育价值未彰显、美育渗透策略指导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明晰美育的概念,界定语文美育的内涵,明确古诗词的声律美、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等美育价值,重申小学古诗词教学在不同学段的美育要求,进而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即在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感知声律美激发诵读兴趣、感受画面美促成美感体验等策略进行美育渗透,在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通过体味语言美品读字词精妙、体会意境美领悟情感表达等策略进行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4.
开发和实施美育课程是中小学推进美育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小学美育课程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涵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精神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内容上要包括文化艺术美、自然环境美、人文社会美、科学技术美等方面。为了有效提升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实施效能,需要搭建一体化的中小学美育课程框架,开发相互衔接的中小学美育教材,挖掘潜在的中小学美育课程资源,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5.
立足卫生类高职院校美育现状,围绕新时代美育精神和抗"疫"战中医务工作者展示出的社会美,开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在凝练具有学科优势和中医药专业特色的美育体系基础上,通过大美育课程体系、活动融入、实践参与、环境创设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把医学美育融入思政实践,让医学之美与思想之美浸润校园,做到以美育人、以美育心、以美育德.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科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地理教师应善于提炼地理教材中的审美因子,充分发掘地理学科的美育功能,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手段、美育方式和美育内容,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幼儿美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有发现美的眼睛,能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鉴赏美与创造美,打造新时期"智美德"全面发展的"新幼儿形象"。诚然,美育的实施需要借助广泛、多元、丰富的美育活动,而如何开发美育活动值得研究。本文阐述了幼儿园美育活动的基本内涵,并对幼儿园美育活动开发的路径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科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地理教师应善于提炼地理教材中的审美因子,充分发掘地理学科的美育功能,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手段、美育方式和美育内容,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育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不仅激发学生对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产生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英语中美育无处不见,如教材自身美、教学情感美、教师示范美、教学情境美、作业设计美等。围绕美育就如何挖掘、如何整合、如何实施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美育教学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一些挖掘美育教学内容等具体多元化美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美育教学能力等策略,使英语课堂成为美的情境、美的源泉、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可以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做好学校美育工作,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努力,增强美育体验与实践,唤醒、激发、涵养美感,才能使美育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1.
常永红 《成才之路》2020,(3):134-135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结合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通过问题设计强化美育,运用信息技术凸显美育,使学生学会鉴赏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受社会美,体会内在美,学习和完善人格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独特的地位。《诗经》中关于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初步诉求,体现了周代社会的女性观。文章试图通过对《诗经》中众女子的外在美、内在美等方面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独特的地位。《诗经》中关于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初步诉求,体现了周代社会的女性观。文章试图通过对《诗经》中众女子的外在美、内在美等方面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引入境界,感知形象美;二是唤起生活经验,体验情感美;三是调动想象,欣赏意境美;四是引导领悟哲理,提高审美鉴赏力。  相似文献   

15.
古诗篇幅短小,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在阐释古诗时,我们应当采取开放的、多元思考的方式,以诸种视角融入对古诗的理解,从而激活对古诗的深层次探究。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教学是美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节奏情感音韵之美。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笔者从中学语文教学特点出发,着重引导学生从朗读、联想、图画、音乐四个角度来感受古诗词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受到美的滋养。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新诗理论在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全面欧化的情况下诞生,其要纠正的自然是新诗发展的偏颇,从而达到一种审美的自觉。但又不能否认的是自由诗也是诗,不乏审美价值,直到现在它依然是当代诗歌的主导形式。其新诗理论重新重视格律诗,强调诗歌之建筑美,必然导致旧体诗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凭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再加上对西方有关格律和形式诗论的有意剪裁式借鉴,不难看出他在有意无意中重新唤醒了中国古老诗歌的魅力,找到古典诗歌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含蓄固然是诗歌一般美学价值上的追求与体现,但李白诗歌中的天真、浪漫、率性、豪气,不仅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选材与风格,而且充实和提高了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与价值体验。李白诗歌既有含蓄之美,也有天真之美。李白是唐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最值得炫耀的一顶桂冠。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古代诗歌随着历史的发展日臻完美,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包容了绘画美、音乐美、意境美、对称美等在内的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通过诵读古诗,挖掘古诗的精华,重构并感悟古诗的意象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认真搞好古诗的教学,探究古诗的意义,感受古诗的情景,感悟古诗的意象和真情,进入古诗的意境,准确把握古诗理与趣的融合,情与景的统一,虚与实的结合,引领小学生吟诗入境,明理悟情,努力使他们能认识美、感染美、创造美,诗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审美素质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至美境界。  相似文献   

20.
宫体诗从其创作目的、创作态度及创作实绩上来讲是一种致力于创造美的文学。宫体诗人以审美的眼光进行文学创作。诗歌的内容、构思、用词、意象、形式等方面综合呈现出媚美的美学特色,这一特色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