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前妻     
我的第二次婚姻差不多弄得满城风雨.前后整整四个月,李速终于给我来了电话,我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心想李速你也有这一天.李速头一句话就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你,听说你又离了?"我说怎么了,奇怪吗?他说有点奇怪,想想他又说,你这么折腾,你家难道没有人阻止你吗?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我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看看你现在说话还正不正常,有没有精神病人的前期症状.我说李速你这个混蛋!他说,看来还没有,那我就放心了.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2.
启事     
在2001年这个想安静都安静不下来的世界,李安的《卧虎藏龙》被媒体炒炸了天。不就是在好莱坞外语片中入了个什么“围”吗? 不就是存西方比较“叫座”的片子吗? 电影好不好,得先由12亿中国人说了算。如果一个导演,能拍一部国人拍手称快的片子,这导演一生都可以“ok”了。美国人再多,也就是2亿,他说你好,你就登天了。美国人? 美国人算什么? 经济发达和文化发达从来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闺蜜     
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鸳鸯火锅,朋友说抓到老公偷腥,过几天要去找那小三一顿暴辄。我说问题首先出在你老公身上,要打也该首先打他,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然我这个比方也许并不恰当。但我话还没说完,朋友就不高兴了,说:"你知道现在的女人多凶猛吗?那蛋就是没缝儿,也经不起她们使劲儿敲啊。"我也不退  相似文献   

4.
"老李,这个报价系统就由你负责吧?"CIO王大山想来想去,还是选定了老李。"也可以,不是很快就用平台软件来开发吗?现在用C语言做,还是.net做?"老李在需求分析会议结束好长时间后才放下翘起的二郎腿,慢悠悠地说,"皮革产品的报价要是真的能做起来,我就专门在温州卖,肯定能卖好价钱!"  相似文献   

5.
瓷器时代     
这是一张古董照片吗?不,这不是照片,请不要拿此图到古董店寻觅,这是一个数字化图像文件,全部用最新的Photoshop 4.0制作,如果你想拥有她就启动你的Photoshop读懂下文,一个价值连城的文物上面竟会镶入你自己的照片呢。  相似文献   

6.
漫谈“80后”:认识范畴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如果我要说根本没有所谓"80后"的存在,你一定认为我在睁眼说瞎话.我们怎能对如此庞大的社会人群视而不见呢?而且,我们的媒体不是每天都在拿这个群体说事儿吗?事实的确如此,乍一看,当下的我们几乎被"80后"包围着,他们无处不在,人们谈论任何事情似乎都离不开这个群体.有人要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就一定拉上这个群体.毫不夸张地说,"80后"几乎成了当下某些媒体的"春药",总能让他们亢奋不已.  相似文献   

7.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8.
尼采的鞭子     
尼采在其著作《查拉图斯特拉》里说:"你要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对此,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说法是,"超人"尼采歧视女性,认为女性就像小猫小狗一样低人一等的生物,不听话了就该用鞭子教训,正如中国俗话所说,"打到的女人揉到的面"。第二种是罗素的解释:"尼采带  相似文献   

9.
父:小明,你的作文怎么得了个“○”分? 子:老师说我写的尽是假话。父:谁教你那样写? 子:爸爸,就是你呀! 父:胡说! 子:你忘啦,上个月你在报上发表的马书记退礼品不就是假的吗? 父:哎呀,你,你,你这孩子……! “白字佬”训娃父:宝宝,用“贪梦”这个词造个句听听。子:爸爸,不是“贪梦”,是“贪婪”。  相似文献   

10.
每天早晨,当你路过街边的报刊亭时,那里都会摆放着几十种"新鲜出炉"的报纸。你会不假思索的放下零钱,拿走那份你每天都看的报纸,这一幕场景也许你已重复了许多年,但是,你是否认真的想过,你拿起的为什么是这一份而不是那一份报纸呢?仅仅是你的习惯使然吗?我们知道,习惯是日积月累的产物,那么是什么使你养成的这个习惯呢?仅仅是这份报纸的内容吗?  相似文献   

11.
国画为什么不强调那么多的色彩,它就是让你的眼睛不要享受,音乐也一样。难道我们就不知道组织管弦乐队吗?难道我们就不知道和声的美妙吗?为什么我们的音乐很少起伏,很少变化,就是为了堵塞人们对声音的欲望。在美学上,我们首先追求的就是平,大,直,这样才能让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性上  相似文献   

12.
老马 《北京档案》2002,(7):40-41
在档案部门经常听到"没钱"的叫喊声,你要他开展活动吗?"没钱";你要他订阅刊物吗?"没钱";你要他上等级吗,还是"没钱";你若再问他,为什么工作上不去,他自然仍是那句话,"没钱".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钱"二字竟成了某些档案人用来挡"兵"的"将",用来挡"水"的"土",实在叫人可悲可叹.不过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13.
何为朋友?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看不透,还喜欢,是什么?)一."小平您好"考何为朋友?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看不透,还喜欢,是什么?)1984年10月1日这天,"小平您好"这横空出世的四个  相似文献   

14.
让我们从两个问题开始:你觉得你能经常每天读4本书并能吸收其要点吗?你这个星期读过报纸吗?如果你对第一个问题回答“不”,第二个问题回答“是”,那么再想想,如果你读任何城市的一份报纸,你的阅读量就至少相当于4本书,  相似文献   

15.
香河老人的奇迹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客观事实证明,生命之谜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事实,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就是,没有现成的“科学理论”能够说明这个旷古之谜。作为任何一位用科学眼光看待事物的现代人,你还认为这是“伪科学”吗?相反的,用不能正确解释现有客观事实的方式去解释这些现象,倒大有“假科学”之嫌。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个话题,虽感到有话可说,可也产生某种恐慌:我能说得清新闻人承受的"恐慌"吗?能为此提出可资参考的应对之道吗?显然,"恐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遇啊.新闻人或多或少存在"恐慌"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只有正视它,从而克服它.  相似文献   

17.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西游记》中你第一个联想到的是谁? 有人想到沙僧吗? 对,就是沙僧,那个一路上挑着行李,默默走在西天取经队伍最后边的那个经常一整天都没几句话说的沙僧。 有谁知道,就是这个不起眼沙僧,他的内心活动其实也是如此的强烈,于是就  相似文献   

18.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说"新闻哥",那么显然此前你错过了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最精彩的部分。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上,"新闻哥"实现了传统编辑和互联网思维的有机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在拥有巨大的粉丝团体之后,"新闻哥"还有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篇出自"新闻哥"主持人的经验总结,包含着"新闻哥"的"不传之秘"。  相似文献   

19.
朱楠 《新闻传播》2012,(8):28-29
营销学上有一则经典故事"非洲卖鞋"。如果你认为非洲人不穿鞋,你的鞋就卖不出去;如果你认为非洲人没鞋穿,那你就拥有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国电视界的零点时段就是尚未开发的非洲大陆,城市台完全有机会和实力挥舞起这把双刃剑让"非洲人穿上鞋子"。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新闻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造性,就做不好编辑工作。 也许会有人说:“你过分夸大了编辑工作吧。编辑,不就是修修改改、删删补补吗?” 这修改删补就是一门学问,小看不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