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协同育人     
<正>·主持人语·学生的成长环境除了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会。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原生环境;家长是孩子的教育启蒙者,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在力量和后台系统。因此,学校要主动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开发家庭教育课程,让家长参与到学校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幼儿园可从家庭、家教、家风三个维度着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增添适宜的家庭教育举措,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教育合力:基于幼儿特性,实现“家庭育人”;挖掘幼儿潜质,完善“家教育人”;聚焦幼儿品格,深化“家风育人”。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随着国家对建设家庭、家风、家教不断感召,教师应当树立鲜明的旗帜,积极响应感召,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性,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品德,从而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渗透。本文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实践策略,为践行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三位一体”教育链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优化家教环境,树立良好家风已刻不容缓。所谓家教,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有意无意地对子女所进行的道德品质规范教育和文化学习的督促熏陶。家教具有早期性、长期性、针对性、灵活性、感染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家教通常可通过家风来体现。家风,俗称门风。它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风俗、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之道的总和。良好的家  相似文献   

5.
邹太龙  李希 《成人教育》2014,34(9):42-43
《周易·家人》卦主要论述了和谐家庭观,认为家庭和谐的基石在于良好的家风和严格的家教。它高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母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提出了体系完整的家教原则和严慈调和的家教方法。这些家教思想,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不菲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18日下午,由北京市妇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首都图书馆承办的首期"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在北京开讲。北京市妇联副主席马红萍在致辞中表示,"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将以首都图书馆为主阵地,邀请家庭儿童工作领域知名专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人们提高建设好家庭的能力,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介绍,从2019年开始,"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将每季度在首都图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然而,家庭教育,由于难以列入国家教育计划,统筹安排,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虽然家长都有把子女培养成才的愿望,但往往因教育不得法或家长素质不高而事与愿违。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为有效地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优化家教水平开通了新的渠道,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与持久性,决定了家长在残疾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残疾儿童家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当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存在残疾儿童家长对家庭教育关注程度不足、家庭教育指导人才缺乏、家庭教育内容片面、家庭教育指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建议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家庭教育的角度,完善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的法律体系,加快高校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重视新时代特殊儿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学校和社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并集中社会优势资源开展家庭教育网络培训与指导,从而提高残疾儿童家庭教育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9.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那么,我们的家长又如何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传承良好的家风呢?本期我们走进杭州市刀茅巷小学,听家长们分享他们在家庭教育中传承良好家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家庭规模、结构、类型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家庭形态和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但家庭教育并没有因之而弱化,反之在进一步加强。家风作为家教的前提条件,同样举足轻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则更是如此,良好家风的形成和传承离不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家庭规模、结构、类型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家庭形态和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但家庭教育并没有因之而弱化,反之在进一步加强。家风作为家教的前提条件,同样举足轻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则更是如此,良好家风的形成和传承离不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对于深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不少脱节现象.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正确的家教观,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启发激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亦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将伴人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受益终生,不当的家庭教育会削弱学校教育的改造力毁人一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子女教育已在家庭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广大家长已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但面对家庭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点,家长又陷入“生子容易教子难”的困境,有些家教违背科学规律,好心办坏事,使家庭教育陷入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4.
家风家教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对个人道德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当前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状况,探析家风家教对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的作用,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促进高职学生的道德养成.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接触机会多,会对学生及家庭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及家长也会对班主任更为崇敬、信赖。搞好家庭教育指导既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拓展,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新途径。要完成时代赋予的这一神圣使命,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班主任应讲究策略,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转变家长的家教观念。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转变家教观念入手,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华章》2007,(Z1)
家长学校是系统地开展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家教质量、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的有效途径。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家长掌握学生的成长特点,有助于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认识入手抓观念转变首先,必须提高学校组织机构成员的思想认识,从校长、名誉校长、校务委员会成员抓起,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紧迫性和使命感。给家长介绍家教知识、纠正家教行为、转变家教作风是教师的天职;忽视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会失常。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更新观念,端正指导思想,摆正家长学校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真心真意地为家长服务。在工作的开展中,还要从家长的认识人手,降低家长入学的畏难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科举高度繁荣的时代,诞生了众多父子相继、兄弟联捷的科举家族.苏州太仓的王锡爵家族正是其中佼佼者,并形成了不攀附权贵、清白正直的优良家风.目前学界已经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家教对科举家族的发展延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王氏家族家风家教的具体分析,发现其家庭教育中蕴含了以身作则、平等交流和自立自强等理念,并因此在科举上大获成...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使家长从家教误区中走出来,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希望工程。办好家长学校是改进家庭教育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应把家庭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