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旭 《新闻世界》2009,(7):92-93
在欧美等国的新闻事业史上,资产阶级报刊和无产阶级报刊是两种比较典型的报刊.作为这两种报刊的典型代表,普利策创办的《世界报》和马克思创办的《新莱茵报》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本文主要从受众定位、资金来源、肩负的使命、语言风格、报道的侧重点以及编辑部制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两份报纸的不同之处,认识资产阶级报刊与无产阶级报刊的特征及二者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我国白话文报刊是在清末维新变法的高潮中创办的。1897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演义白话报》,《蒙学报》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白话报。随后,裘廷梁创办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影响较为广泛的一张白话报。随着维新变法的失败,这些报刊很快停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逐步走上政治舞台的过程中,不少人注意到要发动下层社会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因而也创办了不少白话报。1900年至1905年间,曾先后出版过《杭州白  相似文献   

3.
王雨南 《青年记者》2016,(6):105-106
东北报刊史研究的重要性 东北近代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始于清末,发于辽宁,比关内地区略晚.东北地区第一份报刊是1899年8月由沙俄太平洋舰队在辽宁旅顺创办的俄文官报《新边疆报》,发行时间长达12年,是俄国在华利益的代言人,发行对象只限于在华的俄军和俄侨.紧接其后的是1902~1904年间日本在营口地区创办的日文官报《营口新闻》,为东北地区第一张日文报纸.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从1895年开始参加《中外纪闻》的办报工作到1922年《改造》停刊,梁启超的办报活动长达27年。在这27年间,由他亲自创办和主持的报刊有11种,得到他支持和指导的报刊有6种,此外还有许多报刊经常请他撰稿。除了发表过大量关于时政国家的政论性文章外,  相似文献   

5.
韩昱  童璐 《新闻世界》2011,(4):110-111
近代妇女报刊对于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以《女报》为前沿,1902年5月8日,陈撷芬在上海创办了《女报》,这是由女子创办的最早的宣传反清革命的妇女刊物。后期改名《女学报》。本文通过对《女学报》在公众、公共舆论以及公共媒介三个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女学报》对于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娟 《出版史料》2010,(1):82-87
《启蒙画报》是清代末年中国北方出版的第一份画报,1902年6月23日创刊,1904年初停刊,前后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创办人为彭翼仲先生。彭翼仲先生共创办了三份报刊,分别为面向不同层面读者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和《中华报》。《启蒙画报》的对象为“童蒙”,用白话。  相似文献   

7.
姜卫玲 《新闻知识》2012,(10):95-96
1898年《女学报》诞生,开创了我国知识女性办报的先河。其后,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三个时期,早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女性积极投身报刊活动,掀起了女性报刊创办的高潮。这些由知识女性创办、发行或者参与,以"研究、讨论妇女问题,反映、指导妇女生活和斗争"①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社  相似文献   

8.
马芝 《军事记者》2002,(8):61-63
王韬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名报人。1874年,他游历西方后,在香港创办和主编的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之一——《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新闻言论而首开我国人论政的先河,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个声名远扬的报刊政论家。然而,由于《循环日报》的散失,数十年来出版的新闻史学论在介绍和评说王韬的报刊新闻言论时,  相似文献   

9.
谈中国近代新闻史,不能不谈《大公报》;说起《大公报》,不能不谈它的“四不方针”。《大公报》是英敛之在1902年创办的,报名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之意,以“开风气,牖民智”为宗旨,创刊之初即以直言敢谏而著称,由此开创了中国民营报刊自由主义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黄世仲     
黄世仲,又名棣荪,字小配,别号禺山世次郎。广东番禺人。1898年邱菽园在新加坡创办《天南日报》,他因常给该报投稿而文名渐显。1900年参加当地革命团体中和堂,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2年经尤列介绍去香港担任《中国日报》记者,与广州《岭海报》跟康有为等人攻击革命的言论展开论战。1904年以后,积极参加郑贯公在香港主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等报的编辑工作,同时为《时事画报》撰写文章。1906年,独立创办《香港少年报》,所写的章回体小说《洪秀全演义》,在该报和《有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戊戍变法后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康有为虽然主要不是以一个报人而名垂青史的,但是,在中国近代报业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从1895年《万国公报》创办到1917年《不忍》杂志的复刊,康有为的报业活动长达23年之久。他一生亲自创办的报刊在7种以上,如著名的《时务报》、《知新报》、《清议报》等。康有为的报业活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不是作为某一家报刊的经理和主笔从事具体的办报工作,而是作为统帅者,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的领导和指挥活动。因此,康有…  相似文献   

12.
赵元  田艳天 《青年记者》2016,(32):97-98
《大公报》的报名出自"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取"大"和"公"二字,可见其办报理念.其创始人英敛之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刊出版家,该报创办于1902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大公报》已成为国内最具声望的报纸,可谓舆论界的重镇.  相似文献   

13.
留心处处皆新闻──记新闻摄影通讯员丁大康祁懂来1992年春天,丁大康的新闻照片频频出现在一些首都报刊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2年2月至去年6月,丁大康在首都报刊上共发表新闻照片217幅。1992年,他拍摄的《治穷诊所》荣获农民日报平泉杯全国农村摄...  相似文献   

14.
徐新平  覃林 《新闻三昧》2006,(11):55-56
梁启超(1873-1929)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著名的宣传家和学者。作为著名的报人,他从1895年《中外纪闻》的创办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海外,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与维新志士一道,以《时务报》、《知新报》等维新报刊为阵地,掀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热潮。与此同时,他对报刊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在报刊功能和“报章体例”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对报刊功能的认识众所周知,维新运动时期,中国的报业还处在非常落后的阶段。当时,从官绅到民众都普遍看不到报刊的作用。尤…  相似文献   

15.
恽代英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政治家、宣传家,又是成绩卓著的报刊编辑工作者。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曾负责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创办或主编过《光华学报》、《学生周刊》、《武汉星期评论》、《中国青年》、《新建设》、《红旗》等十多种颇有影响的报刊,积累了大量的报刊编辑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及《万国公报》等的科技、地理、历史和新闻专栏在中国的报刊史上,专栏的出现几乎是与最早报刊的创办而同步的,这也反映了报刊专栏与报刊本身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史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定期报刊应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报》是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组织兴中会的“唯一之喉舌”,所以又称为我国“革命机关报之元祖”,在我国报刊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日报》是在孙中山的直接领导下,由他的亲密战友陈少白于1900年在香港创办的。1894年兴中会创办以后,孙中山还未曾认识到利用报纸进行宣传的重要性.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伦敦被清政府驻英大使馆诱捕拘禁,险些被钉在一只大木箱中运送回国处死,多亏了伦敦报界大造舆论,才迫使公使馆释放了孙中山而幸免于难.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孙中山,使他真正认识了报纸宣传的强大威力。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百日维新失败以后,逐渐沦为保皇派,他们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不  相似文献   

18.
欣赏新闻照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新闻特写照片。比如1956年至1986年30年间,“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最佳新闻照片的29幅作品中,就有8幅是特写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特有的视觉表现力和震撼力打动了评委,赢得了观众。应当说,近几年,我国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新闻摄影特写的表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并拍出了不少好作品。如王文澜拍摄的《聂卫平》,以及他参加全国体育摄影十佳评选的人物特写作品;郭建设的《最后的护理》;王援朝的《奉献——全国劳模曾乐》等。这些作品不仅被多家报刊选用,而且在国内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他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整个活动当中,创办报刊是这一活动特具声色的一部分。他的全部活动几乎不能和他创办报刊分开。他的“报馆生涯”始于1895年创办《中外纪闻》到1920年由欧洲回国“正式脱离报馆生活”,先后达二十五年之久,主办的报刊有十余种之多。他创办的报刊是他呼吁救亡图存的主要阵地,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办报贯穿了梁启超一生的政治生涯及主要活动,使他能够执笔为文,随兴所至,无所拘束,无所限制,被誉为“言论界的骄子”。本文拟对其所办的报刊作一粗略的研究,并从中看看我国近代社会中资产阶级改良派所从事的报刊出版事业之一斑。一、办报思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特别是梁启超本人思想的复杂性,使人很难对他各个阶段的办报思想及活动情况作一准确而又简略的概括,只能把他的一生大致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而其办报宗旨亦随之分为两个阶段。1904年以前,是他的政治生涯向上的时期。在这期间,他办报的宗旨有四:一是议论朝廷,阐发政见,针贬时事。《清代学  相似文献   

20.
新闻必须真实,这一观点在中国报刊创始时就提出了.但是,在旧中国一百多年的资产阶级报刊史上,真实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当中,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通讯社,弄虚作假尤为严重.本文就一百多年来,旧中国的资产阶级报刊——主要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新闻失实问题作一历史考察.新闻的"原始失实"中国第一批近代报纸在上个世纪初叶问世.其新闻的内容现在虽然难以查核,但只要看看《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也可见一斑.该刊1833年创办于广州.第一期在"新闻"的标题下,刊出这样一条消息:在广州有两个朋友,个姓王,一个姓陈,两个皆好学,尽理行义.因极相好,每每于工夫之暇,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