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讨论和提出代工企业具有的优势二重性和核心所有权优势.在此基础上,改进折衷理论的OLI优势范式,提出代工生产方式下跨国公司的OLI范式变化和代工企业OLI范式,为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国际直接投资经典理论评述及其衍生投资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直接投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折衷范式五大学派,同时,各大理论又可通过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西欧模式和香港模式得到实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经济学学者们对这种现象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多种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外直接投资的本质是生产资本跨国流动,它的前提是相对过剩资本的出现,它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从国内生产到国际生产,从国际贸易到直接投资的过程。通过与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比较,有助于构建自然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国际化生产的直接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强化,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水平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层次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引起决策层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及理论说明,指出当前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程金亮 《培训与研究》2007,24(11):58-60
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不同于竞争优势,它具有相对性、潜在性和动态性,是一种潜在优势,但比较优势通过利用可转化为竞争优势。本文正是基于比较优势的这一界定,从产业产品、区位和投资主体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界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其次,通过建立企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框架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路径选择模式,建立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对外直接投资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本文以海尔集团和海信集团为例提出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培育范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来自于小规模生产所固有的低技术、低价格、适销产品以及专业化等生产特性。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区位、产业、投资方式及融资渠道。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完善相关服务体系,以提高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现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东道国。我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有金融型投资,贸易型投资和工业型投资三种类型,这些直接投资活动存在着总体战略规划缺乏,工贸脱节,优势不能互补,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不清,管理不规范,美国国情不熟,贸然介入和选址不当等方面的问题。今后,我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确定对美国投资的战略步骤,要以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我国对外投资主体-跨国公司,要注重研究美国国情对投资产业和区域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1979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行业、区位、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等方面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巴塞尔协议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依然保持了原有的指标体系,但从理念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于信用风险,新协议更加关注商业银行的信贷过程管理,实现日常细节化管理;在技术上更加专业化,不再是仅仅关注单个的指标体系,而是推行内部评级法,实现风险函数的连续化、过程化管理。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纵向信用风险管理向横向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转变,可以充分借鉴新协议的核心和精华,为商业银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以战略管理视角,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并根据各维度具体战略目标,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特点筛选出各维度关键绩效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构建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所面对的金融风险 ,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也包含来自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非对称性 ,银行资产规模的大而不强 ,持续的低效运行弱化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按照国际上的统一规则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是商业银行进行经营风险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运用产权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国有银行改革的重心应是产权结构,新兴商业银行改革的重心则应是市场结构,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应分类进行。  相似文献   

15.
国有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即产权缺陷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因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逐步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国的金融管理当局和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都愈加关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这也引起了我国金融界乃至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普遍开始在理论上对内部控制做进一步探讨,并在实践中提出明确的要求,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内控机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对今后此类问题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银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中间业务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规模不大,品种较少。所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近期发展的重大是扩大规模,拓展种类,诸如开展资产证券化类业务、代理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更新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引进技术、人才,加强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有计划开发等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金融学界、法学界所关注。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也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债转股即是途径之一,债转股的产生使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有企业三者之间构建了新的法律关系。从债转股的产生及其性质来看,债转股的实践在法律上仍然有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银行卡高睡眠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存在的"睡眠卡"不仅占据了大量的银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还容易造成持卡人的信用污点。目前,我国消费者持卡消费的意识较低,商业银行则为了拓展市场而片面追求发卡数量的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银行卡的管理品质,扩大银行自身对应的签约商户的种类与数量,建立科学、合理、均衡的信用卡营销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