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似乎已成了不成文的制度。记者、通讯员写出稿件,交被采访单位领导或本人过目,认定报道事实,这无可非议。至于在稿件上加盖公章,如用意在表示被采访单位领导对报道所持的同意态度,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也可考虑。可是,报纸编辑部从每天大量来稿中看到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稿件都盖有公章,这些公章又大多数不是采访单位的,而是通讯员本人所在工作单位的。有个在县矿产资源办公室工作的通讯员,写了不少村、乡两级生产、工作的稿子,他总是盖矿产资源办公室的公章。  相似文献   

2.
公章与审稿     
媒体的编辑记常常会收到一些加盖了公章的稿件。作为对稿件所涉及到的某些地区、单位发生的具体事件的证明,加盖公章应该说是必要的。但日前似有稿件滥盖公章的趋势,却值得我们警惕,切莫被公章迷了眼而放松了对稿件的审、编“尺度”。  相似文献   

3.
地市报纸、电台除采用本单位记者的稿件外,大量地需要采用通讯员的稿件。现在有的地方的通讯员发往新闻单位的稿件仍然加盖公章,以证明所报道内容的“真实可信”。但是,就本台目前收到的稿件看,稿件上加盖的公章并没有起到证明新闻真实的作用。这是因为大部分通讯员写完稿件后只盖自己单位的公章,这个公章只能说明通讯员的工作单位,而不能证明稿件的真实性。现在,本台的骨干通讯员主要分布在市、县委宣传部,广播站。以县委直传  相似文献   

4.
通讯员园地     
7月19日,我乡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哄抢西瓜事件.第二天,我就奔赴现场,经过三天的细致调查和核实后,就写了题为《一百四十亩西瓜被哄抢》一稿,到乡政府去盖公章,办公室主任说要经过乡长的允许才能盖公章,于是稿子就递到了乡长手中,乡长看后以报道失实为理由、拒绝给盖公章,并且把我批评一番. 责任心时时折磨着我,使我伤心、痛苦,不能为人民说话,我感到很遗憾:盖个公章为何这样难,愤怒之下,我一把火把稿子烧了.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我乡政府终于对此事件进行了查处,在8月4日召开的万人大会上宣布了处理结果.当天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崔桥召开万人大  相似文献   

5.
有位通讯员来信问报社:“写了批评稿件,领导不给盖公章怎么办?”各报每天收到的通讯员来稿,有不少都加盖了公章,有的还批注:“情况属实,同意发稿”。不用说,这是单位领导在给新闻“把关”。但是,目前“把关”把得不太好的情况不少。有  相似文献   

6.
“文责自负”与加盖公章并不矛盾。理由有三:其一,盖了公章,文责不仅由作者负,同时也由盖章单位负;其二,因为要盖公章,作者才格外慎重,从而体现并保证“文责自负”的严肃性,二者相辅相成;其三,即使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发给新闻单位的稿件一般都盖有公章,以证明稿件所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可信的。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稿件上的公章却起不到证明新闻真实的作用。拿我台通讯员来稿来说,绝大部分通讯员写完稿件后只盖自己单位的公章,而不盖被采访单位的公章。有的县广播站把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责自负还要不要盖章的讨论文章都读过了,我想对编辑同志讲几句心里话。现行的审稿制度,是以盖公章为依据的,一般编辑是见了公章放心,没有公章担心,深怕出了问题。但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由于盖了公章,往往也使少数编辑产生不动脑  相似文献   

9.
有位通讯员来信问报社:“写了批评稿件,领导不给盖公章怎么办?”各报每天收到的通讯员来稿,有不少都加盖了公章,有的还批注:“情况属实,同意发稿”。不用说,这是单位领导在给新闻“把关”。但是,目前“把关”把得不太好的情况不少。有些稿件盖公章不过是“走形式”,特别是有的“把关的”不是为党的新闻事业把关,而是专门为他们那个单位“把关”。凡是报喜的稿件,不管分寸是否得当,即使是明显地在自吹自擂,也盖章放行;有时还要加注一些向报纸推荐的话。相反地,对那些触及本单位实际问题的稿件,就要“横挑鼻子竖挑眼”,那个“关”把得就要如同铁桶一般。某些单位的“把关人”甚至直截了当地向通讯员打招呼:“不要写批评稿!”不少通讯员遇到明知该批评的事情,就是不敢写,他们知道写了也过不了本单位的这道“关”。对此,他们感到莫奈何。于是,只好来问报社“怎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农民通讯员,两年来,有40多篇稿件被省市新闻单位采用。在采写中遇到不少难题。最让人苦恼的是,写批评或带有批评性的稿件审查盖章难,而新闻单位规定新闻稿必须加盖公章。近一年来,我曾写过10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今年第一期《新闻记者》的《通讯员之友》专栏内,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盖公章的事,这使我联想到:过去我也曾写过一些简讯,但投到报社后,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是否因为没有盖上公章的缘故呢?望答复。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唐军●唐军同志: 一般地说,投寄到报社的新闻稿,用与不用,不是单纯看是否盖了公章,而是看内容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符合报  相似文献   

12.
在处理稿件中,为了防止失实,一般都要求稿件加盖公章(要经过审核)。但是我们也会碰到少数稿件虽然章印齐全,却还有失实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怎样防止?我们盐城市  相似文献   

13.
如皋市戴庄乡业余通讯员朱谦平在乡农机站工作。1990年,他的用稿量名列全市通讯员之首,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今年5个月来,已在省级和省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了25篇质量较高的稿件。朱谦平是从1989年5月份开始学写新闻稿件的,他一连发出去几十篇稿件大都石沉大海,他仍坚持为报纸、电台写稿,偶尔也有被采用的,“茶干”一块,几句话而以。但他暗暗叮嘱自己,决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正在这时候,乡政府表扬了小朱,说他采写的“杨桥村村民试种优良稻种发了财”一  相似文献   

14.
采写的新闻稿件,必须经上级或有关部门核实盖章,这是发稿常识。可是,作为县广播站一名编辑,笔者在编稿中发现:有人盖章仅仅是为了盖章而已,以致一些失实稿件顺利地来到了编辑部。试举两例:4月20日下午,有位通讯员写了篇当日新闻小稿,说某学生拾到一块手表交给了老师,通过在县广播站发招领启事找到了失主,受到乡长写信表扬。你说此稿不实吧,明明盖着乡政府公章,你说属实吧,我们广播站的“为听众服务”节目当天根本没收到招领启事。我不免追根刨底,  相似文献   

15.
渴望好稿     
好稿太少了,这几乎是所有编辑同事共有的感受。一些通讯员朋友可能不理解:我不是投了许多稿件,也没见编用,你怎么说“没粮没米”呢?确实,每天案头都有一大摞稿件等待处理,但有时候一天也难选出一篇象样的稿子。你说,能不让人心焦吗? 从大量被淘汰的稿件来看,不能用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类:  相似文献   

16.
我在几年前上中专时,被公认为文学素养不错.校刊上每期必有“大作”面世.在参加工作搞宣传这一行时,也自以为轻车熟路.但没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我写的十几篇新闻稿件,竟无一被采用.  相似文献   

17.
尽管过去我们在《南充日报通讯》上和新闻工作会上,多次强调通讯员来稿应坚持做到“字迹恭正,署名准确,加盖公章,不寄个人”。可是迄今仍有不少通讯员没有注意这个问题,造成稿件失误,影响了来稿的利用率。   比如有些通讯员的来稿,字迹非常潦草,好似“乱草丛生”,几个编辑传阅都认不得,有些人名、地名署名不清,闹出一些人名字与“贬意词语”相像的字或地名“张冠李戴”的笑话。我们每年都有不少稿酬汇款单退了回来,其原因就是作者把人名、地址写得太潦草。   有些来稿主题与内容均好,可以及时编用,但未盖公章,编辑又没那…  相似文献   

18.
谁知其中味     
某单位一个通讯员,因有几篇向外发的稿件没让领导过目并加盖公章而受到批评。这个通讯员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与领导关系紧张起来,导致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困惑。人们应该从此吸取什么教益呢? 先说问题出在哪里?先看看这位通讯员发出的3篇稿:一篇是《基层团干部的困惑》,主要写的是基层团干部收缴团费难的烦恼,发表在陕西一家杂志上。这篇读者来信,反映的不仅是某单位的实际,而且不少单位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作者认为此稿没点单位的名,没有必要加盖公章。谁料编辑发稿时落款注明了单位的大名,所以领导看了报道极不高兴。再一篇是《签到制度并非良策》,主要写的是的下不少单位抓劳动纪律,却忽视了抓实质,抓根本的倾向。此文虽未署单位的名称,却署了作者的真名,在某报发表后,单位领导看了也不高兴。第三篇是一篇小说《吐鲁番》,也在某报发  相似文献   

19.
读了《新闻知识》第十一期李践同志写的《文责自负何必盖章》一文,我有同感。我还认为不是“松动”一下的问题,而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稿件审查制度.给基层通讯员松绑。我认为盖公章往往是造成稿件失实的原因。据我所知,  相似文献   

20.
“客里空”与编辑编辑是稿件的“把关人”。有的编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把关不严,使一些“客里空”的假新闻得以问世。也有许多编辑注意严把关,堵塞了假新闻出笼的道路。——是否盲目相信“公章”而轻率采用外来稿件。珠海、上海、广州一些报纸1994年先后刊登了中国南方某舰队“兴达”号战舰在澳门东南海域查获水下色情录像带制作基地的报道。据珠海刊登此消息的《明镜报》负责人说,此稿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