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江西省某地方师范院校5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但总体上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维度上,36-45岁组得分显著高于35岁以下教师,教龄在5-10年教师得分显著高于5年以下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低于教龄5-15年教师;资料员在去人性化方面显著低于其他教师.不同学历、职称、收入的教师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340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中学女教师情感枯竭维度显著高于男教师,专科组教师情感枯竭维度与成就感维度均显著高于本科组教师,教龄因素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量表(MBI-Es)为工具,对622名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情况并不严重,但已明显凸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城市教师;普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重点中学的教师;职称是影响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其他教师;女教师较男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高,但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比男教师严重;教龄11-2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本科学历的教师成就感较高.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4名贵州省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贵州省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随教龄的增加呈现出“两低中高”的发展趋势,教龄6-10年是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教师的情感耗竭高于其个人成就感;性别、学历、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学校类型和地区分别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学校358名教师进行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整体上不严重.2.在总体职业倦怠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情绪耗竭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年龄段、婚姻状况、学历等变量上,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3.在心理症状阳性比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精神病性、恐怖、敌对.4.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教师职业倦怠、消极应对、婚姻等六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的46.8%的变异量.最后,还提出了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广东地区为样本,通过分类随机抽样,对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农村山林地区与传统文化留存完好地区的1720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测量,考察个体因素和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约22.7%的教师表现出较高的职业倦怠,同时教师职业倦怠在量表测量的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情绪衰竭维度最为严重;②教师的性别、学历、所处层面(中、小学)以及每周课时数是影响教师情绪衰竭的重要因素;③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对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修订的M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河北省513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程度不高,但情感耗竭程度相对比较严重;(2)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中三个维度随教龄增长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3)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初中教师;(4)5~14年教龄和15年以上教龄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都显著高于0~4年教龄段的初中教师。结论: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不太严重,但在情感耗竭维度方面较为突出;高中教师以及教龄在5~14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程度更高,因此更需要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4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教师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的教师在爱心、耐心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以及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希望以及教学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耐心、教学效能感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月收入的教师在希望、爱心和教学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否有班主任经历的不同教师在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以及非人性化维度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与认知枯竭维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4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教师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的教师在爱心、耐心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以及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希望以及教学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耐心、教学效能感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月收入的教师在希望、爱心和教学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否有班主任经历的不同教师在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以及非人性化维度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与认知枯竭维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和ZPPQ、ZNPQ完美主义量表,通过对659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表明: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整体上并不严重,但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偏高;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积极完美主义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教师的完美主义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积极完美主义总分和犹豫迟疑维度对教师职业倦怠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