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科研管理作为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正逐渐向信息化、高效化、服务型的模式发展。为解决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工作流程复杂、管理职能模糊、服务平台缺失、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需要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完善高校一站式科研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优化高校一站式科研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构建基于信息共享的高校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提升高校一站式科研服务中心人员素质,从而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综合水平,推动高校科研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应用的深入,教育信息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显现。借助信息化,高校的办学、管理和服务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一方面从新生入学选课,到课堂教学、科研实验以及管理创新,信息化的应用,使高校管理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也从客观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视频公开课的普及和多媒体教学、教育优质资源信息化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3.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学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力地支撑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依然存在现有系统与其他系统整合不适应、与新的管理要求不适应、与社科管理队伍不适应等问题。高校应改变观念、完善科研管理系统功能、创建和提高社科管理队伍管理理念和业务素养。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并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分别从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强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信息化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旨在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转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的传统模式,真正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提高科研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很多高校对这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与实际工作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必须要有一条清晰的建设思路,转变管理观念,努力使软硬件协调发展,规范化科研管理信息化标准。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全面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不但能减轻科研管理的劳动强度,而且会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发展.该文根据通化师范学院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web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里的高校发展必须加大信息化的建设,高校门户网站作为外界了解高校教学、科研、文化、服务等多方面内容的核心"窗口",对提高高校的整体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的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计已不能充分体现高校的特色和各项信息服务,交互式设计应运而生。基于交互式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计优化了界面结构,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了高校与社会各界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门户网站界面交互设计,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管理流程优化、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是当前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和发展主旋律。为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由理事长蒋东兴、副理事长种连荣和邸德海牵头,组织专家成立案例集编委会,发动会员高校撰写创新应用案例,总结和推广高校信息化成功经验。《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集》(第一辑)已经于2014年4月由清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信息化战略的逐渐引进与实施,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ITIL思想方法为指导,结合IT服务管理的基本原理,提出基于ITIL的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固化为目的的教学服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高校教研资源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影响了高校之间教研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教学信息云服务为平台,可以设计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研资源共享构架及开发模式。实践表明,云计算体系将有助于高校整合教研资源,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能促进科研力量的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校教研资源共享是大势所趋,必将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管理信息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促进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大数据高校平台智慧校园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高校大数据建设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大数据智慧校园在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建设大数据智慧校园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既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估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指标之一。高质量的档案管理不仅能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等服务,还有利于高校对接和融合社会信息化建设,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优质的高校资源。本文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探讨创新高校档案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是否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现代高校图书馆要想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需要从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14.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提高设备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和开放共享模式等关键问题,结合食品工程学院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践,对实验室开放共享模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放基金、效益评价与考核体系等进行了积极探索,重点研究了教学与科研融通的开放共享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有偿服务与开放基金管理模式及考核评价奖惩制度,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对促进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信息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基于数据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在科研管理领域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构建基于知识的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并对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的运行进行探讨,目的完善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功能,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网络、信息智能化、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信息化工程 ,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地应用 ,对科技、经济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科研网和科技网 ,以及高校建立的校园网 ,为高校进一步加快学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基础。所以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一、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强调 :“四个现代化 ,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充分说明了信息化的重要性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同样有着重要意义。首先 ,…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融合与创新,服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提升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定于2016年4月25日至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16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无处不在的大数据,与高校师生的科研、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方面,我国的教育科研网以及各高校建立的校园网,为高校进一步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支撑环境。面对新形势,一些传统的科研管理方法和观念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运用信息网络来改造科研管理工作现行的思维和管理模式,这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面临的新任务之一,因为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工作是高校三大任务之一,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地加强科研管理,推动科研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已成为众多科研管理工作者探索的焦点。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需要一支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科研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树立战略观念和全局意识、注重提高科研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促进科研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学校的科研工作进行管理和服务,实现快捷、方便的科研业务及数据管理,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今高校科研管理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