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电网发展的刺激下,多种电缆敷设形式被运用到电缆建设中,尤其是电缆沟,以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电缆沟、隧道、排管等几种电缆敷设形式技术和经济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中电力电缆使用的越来越多,为了室外地下电缆线路免受机械损伤、化学作用及腐植物等危害,就需将电缆敷设于电缆排管中。本文简述了电缆排管敷设的特点,工井、排管的技术要求,电缆排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中电力电缆使用的越来越多,为了室外地下电缆线路免受机械损伤、化学作用及腐植物等危害,就需将电缆敷设于电缆排管中。本文简述了电缆排管敷设的特点,工井、排管的技术要求,电缆排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王俊松  宋依群 《科技风》2012,(16):157+159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及全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先上海常用的排管、直埋、电缆沟等敷设方式已不适合500kV电缆的需要。因此建设电力专用隧道成为500kV电缆敷设的主要方式。本设计将依据国内外各种公共和专用隧道所配备辅助系统设计情况,结合500kV专用隧道辅助系统要求,提出较完善并与500kV电缆敷设相适应的通风系统设计,以确保隧道内电缆敷设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周斌 《今日科苑》2014,(11):121-122
运行中的电缆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对于电缆终端头的故障易于发现,而那些埋在地下或电缆沟内的电缆故障不易发现。本文介绍简单可行的电桥法电缆故障测距。  相似文献   

6.
新型电缆沟道智能巡检系统,是一种将多种传感器和检测单元集成与一体的巡检装置,将温湿度传感器、摄像机、热成像仪、照明灯、微波探伤仪和电源等模块设置于移动载体上,能实时监测电缆沟道的温湿度、热分布、空间成像及设备物理缺陷等情况,能提高地下电缆沟道巡检质量和效率,减少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时发现电缆沟内的各种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缆沟人工检查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以电缆探伤机器人代替人工检测的方案,介绍了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组成和主要控制技术。该机器人可以满足日常的地下电缆检测工作,有效提高电缆巡检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都埋入地下或进入电缆沟敷设,当电缆发生故障后,如何快速、准确地查找电缆故障,减少故障修复费用及停电损失,是电力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直埋电缆沟的挖掘应按图纸标示电缆线路坐标位置,在地面划出电缆线路位置及走向。凡电缆线路经过的道路和建筑物墙壁,均按标高敷设过路导管和过墙管。根据划出电缆线路位置及走向开挖电缆沟,直埋沟的形状挖成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标准,直埋沟的宽度由电缆数量来确定,但不得小于0.4m,电缆沟转角处要挖成圆弧形,并保证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要保证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又的最小净距离满足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魏敏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85-385
传统的城市配电网才采用架空线路,施工难度较大,容易发生危机人身安全的断导线、漏电等事故;并且时常发生私拉乱扯的情况,容易影响域下形象。伴随着城配网的改造工程的推进,电缆在配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将电力电缆敷设在地下,不占地面空间,有利于市容美观;同一地l下电缆通道,可以容纳多回线路,输送容量的适应性增强;并且,电缆隐蔽在地下'有利于人生安全;配合环网柜、分接箱等设备可进行多线路联络,形成供电网络,运行方式极为灵活,可以大大缩减停电次数和停电范围,容易实现配网自动化,而在电缆线路建设过程中,电缆管道的施工以及电缆排管敷设质量是影响电缆使用寿命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的而通过排管机器人在城市配电网中的不断运用,有效减少电缆敷设过程中绝缘损伤的机率,以求减少电缆事故停电的次数,从而减少公司因为事故停电对外少送电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10kV及以下电缆线路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电缆沟、电缆头、电缆的敷设、电缆试验以及电缆防火封堵等,并指出了在电缆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电缆的敷设有多种,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我国电力电缆的生产也是在20年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的,到1949年,电力电缆的生产规模还很小,能力还很薄弱,曾生产过6.6kV橡胶绝缘铅护套电力电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电力电缆的品种数量也迅猛增长。1951年研制成6.6kV铅护套纸绝缘电力电缆,在此基础上,生产了第一条66kV充油电缆,并在大连第二发电厂投入运行。同时研制生产了九江和南京燕子矶横过长江的110kV充油电力电缆。1968年和1971年先后研制、生产了220 kV和330 kV充油电缆电缆,并先后在刘家峡、新安江、渔子溪、乌江渡等水电站投入运行。1983年研制了500 kV充油电力电缆,并在辽宁省内投入试运行。但是近年来电力电缆在我国应用广泛,但由于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给电缆造成运行后的隐患。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应该操作正确,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及技术规程执行。本文主要讲解了电缆的直埋敷设、排管敷设、电缆沟和遂道敷设、水底电缆和桥梁上电缆的敷设、电缆沿钢丝绳挂设及桥架上的敷设等多种敷设方式。希望从事电缆专业人员在今后工作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3)
由于施工现场泥沙较多,下雨和积水会导致泥沙流入管道内,堵塞的排管严重阻碍电缆敷设,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如何疏通堵塞排管亟待解决。该装置通过管道探头寻找排管堵塞位置,利用高压水泵冲击淤泥,使其变成泥水,再用污水泵将泥水抽出,达到疏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邯钢老生产区内110kV电力电缆的敷设基本上都是采用地下电力隧道敷设方式。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厂区内电缆网目前正迅速的扩展延伸,考虑到地下电力隧道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因素,本文论述了新增110kV电力电缆采取电缆穿管敷设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为了给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本文讨论了电缆穿管敷设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前言:根据事故的过程分析,引起电缆沟内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电缆中间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长期运行成电缆头过热而烧穿绝缘,严重者最终可导致电缆沟内着火。  相似文献   

16.
配网电缆项目完成后,由于其土木工程的隐秘性,电缆沟管道施工中与设计图纸是否匹配,电缆长度使用情况存在确认困难的问题。为了便于验收管理、核定配网电缆施工的工作量。设计了一种配网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对配网电缆测量进行了实际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设计的配网电缆长度测量装置测量精度高,误差范围在1%以内,为施工后电缆长度复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3)
以新建京张铁路典型变电所整体布局及高压电缆连接位置为依据,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结合电缆弯曲半径模拟高压电缆敷设,规划出室外高压电缆沟进出房屋位置、数量,电缆裕沟位置,避免不同电缆回路过多而产生回路间的交叉,从而提升电缆敷设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1)
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体电力工程质量。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并分别从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排管式电缆施工技术、桥架电缆敷设技术、地下管道电缆敷设技术等应用要点,进一步提升变配电工程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电网在向电缆化发展的同时,也给电缆通道的建设带来了新问题。本文综述了电缆多种敷设方式的技术特点,提出在城市配电网中采用电力排管为主要敷设方式,并对其敷设的费用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电缆通道特点和工程实际应用,从通道网络现状分析、通道发展需求预测、通道的规划原则等三个阶段进行了规划思路的着重论述,对于城市配网电缆通道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电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电缆结构日益复杂并且管理水平较低。随着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迅速的发展,利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同时考虑地下电缆空间拓扑关系进行地下管线设备数据管理,针对地下电缆种类复杂繁多的设备类别,研究数据组织与管理方式,以数据库为存储引擎实现地下管线全要素数据精益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