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周易》中模糊哲学和清晰思维的辩证关系为基础,通过分析模糊哲学和《周易》的本质精神的契合和《周易》研究的义理精神,揭开清晰思维和象数研究在《周易》研究中的异化面纱,透视模糊哲学和《周易》的分离作为阶段性表象,阐述模糊哲学起源于《周易》,模糊哲学与《周易》契合是本质,分离是表象,以期能丰富《周易》研究,提升模糊哲学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恒  周蕴斐 《科教文汇》2008,(3):153-153
《髹饰录》相去《周易》几千年,但全书无不透露出《周易》的智慧。如:根据《周易》的“乾坤”来将《髹饰录》分为“乾集”和“坤集”,又以“阴阳”来给各类漆器命名分类,以至于建立了一套流传至今的漆器命名分类标准。可以说,《髹饰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唯一部漆器专著,还因为作者灵活运用了中国古代经典中的智慧。其中突出的便是对《周易》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破易求难,参天之道以立人 《易经》,其名虽易,读懂却难. 2009年第二十一届周易现代化国际论坛会上,一篇名为《易经是女儿美丽的圣经》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作者王雁被评选为国际《易经》研究名人.  相似文献   

4.
赵长慧 《科教文汇》2012,(2):79-79,81
散见于《周易》、《史记》等典籍中的部分先秦古歌,朴素简短,但却传达出古人美好的情感:它们有的吟唱友情,有的抒发忧国之思,有的赞美诚信守诺,有的表现修身养性,这些思想内容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剖判了元极图所蕴含的象数机理,并与河图、洛书、《周易》之象数作了粗略的比较,认为元极图三元同构,皇极确立,丰富和发展了河洛易象数。  相似文献   

6.
上帝的骰子──《周易》·笛卡尔坐标·六维空间体系 第四章 原子分裂后象太阳系吗?──粒子结构在六维坐标系下的立体图形(下)周康龄众所周知,电子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码,正是德国人莱布尼茨在中国的"先天八卦"上演化过来的,那么,我们用二进制码道推过去,即可...  相似文献   

7.
石梦星 《科教文汇》2010,(26):67-67,107
《蜘蛛的丝》是日本大正年间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一短篇小说。本文从佛教因果循环的角度出发分析《蜘蛛的丝》,找出芥川龙之介想在其《蜘蛛的丝》中传达的"劝善惩恶"的寓意。  相似文献   

8.
王晶 《科教文汇》2009,(33):229-230
本文主要根据列维一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一书解读《周易》,认为《周易》中包含着与现代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具有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武不注重客体的客观属性,而是注重客观事物中涂染与漫润着一些具有情感性和运动性的神秘因素,并且这种思维方式属于集体表象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11,(5):53-53
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带着对大自然的疑惑写下了《天问》,而庄子把大自然描述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古人关注"天地"、"四时"、"万物"的空间、时间的相互关联。大自然的结构、规律和关联是客观存在的。《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的目的是通过"天地之美","四时之法"和"万物之理",认识气候变化,探索驱动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上帝的骰子──《周易》·笛卡尔坐标·六维空间体系第五章人身乃一小天地──经脉学说与六维空间体系周康龄中医经脉学的诸派书籍,源于汉朝以前《灵枢》、《素问》两种医书,今合称《黄帝内经》,距现在约两千多年,整个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中国历来有“医”“易”同源之...  相似文献   

11.
《周易》认识方式与现代科学方法张晓林一《周易》古经的认识方式可概括为象数认识方式。象指卦交象,体现《易经》符号系统所象征的事物及其时位关系,含现象、法象、意象等意义。数指筮数及爻数等,是《易经》占筮求卦的基础及其数理表达,是对象的数量方面的描述。象数...  相似文献   

12.
徐瑞华 《科教文汇》2012,(26):69-69,75
本文从精神生态视角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两位主人公——哈克与吉姆进行深层个性探究,并对他们的关系进行生态思考。本文认为:哈克在吉姆的影响下由"社会之子"逐渐变成了"自然之子"。  相似文献   

13.
王飞明 《科教文汇》2011,(13):65-66
老子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著的《道德经》是对"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包含的很多哲理性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特别是其中有关"水"的道理对如今的大学生的为人处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被评论家称之为"一本结束了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集大成之作"。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描述了一个处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大洋国的种种恐怖景象,奥威尔创造了诸如"新话"、"老大哥"和"双重思想"等"奥威尔式"语言。从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温斯顿"战胜了自己,爱上了老大哥"可以看出奥威尔的悲观情绪。《一九八四》一书胜在其对政治卓越的洞察和预言能力,在叙事和结构技巧的创新方面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娄文杰 《大众科技》2012,14(4):260-262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存世二千余年,对《论语》的解释,可谓汗牛充栋。文章试从一种新的角度,试图解释《论语》中争议较多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章。  相似文献   

16.
郑晓静 《科教文汇》2010,(19):76-77
近年来,"不存在"一词在四川大部地区,尤其是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在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及《卫生队的故事》中,卫生员小张更是以"不存在"作为其对话中最常用的口头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之产生了不同的幽默效应。本文将就"不存在"一词在上述两剧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习琲 《科教文汇》2012,(11):71-72
本文从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中"笼子"、"时间"、"观众"诸意象构成的孤独困境,"饥饿艺术家"以"饥饿"为存在态度的反抗,以及"小豹"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家之死"应引起的反思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吴亮  关涌涛 《科技通报》2012,28(6):82-84
周易是中华国学之源,进入现代信息化社会后周易的研究手段仍旧落后。本文把信息化引入周易资料整理当中,并且提供了周易资料信息化的标准。首次提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模糊支持向量机技术辅助周易研究。最后基于NET,实现了数字化周易信息管理系统和辅助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周易热”的兴起,各种有关周易“预测”的书籍纷纷上市,不断有“预测大师”粉墨登场。从都市到乡村,解放后早已绝迹或转入地下的“卜卦地摊”、“阴阳风水”、“算命先生”不仅重新出现,且大有泛滥之势。人类早期就有了占卜。从殷代的甲骨卜辞,以及《左传》、《国语》中记载  相似文献   

20.
《周易》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元典。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是阻碍还是促进?5月13日-14日,北京周易研究会、国际理学研究所(比利时)、中国文化复兴研究院、北京大学国情中心太极文化研究所、曲阜孔子书院、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学术机构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周易阻碍科学发展还是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