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变电站是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特点是一次设备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化变电站在实际运行维护中的难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如何解决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IEC61850标准等问题,实现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高变电站运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2)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迅猛,朝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基础上实现变电站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等完全数据共享和变电站整体自动化功能,实现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主要包括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数字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注意事项和数字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系统,主要由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所构成。其中,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与保护的设备,它不仅是变电站电气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整个变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就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目标及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技术是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当前电力系统中,对变电站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方便变电站中各种智能电子设备的管理以及设备间的互联,就迫切的需要一种规范、通用、可靠的通信方式来实现。于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订了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IEC61850。本文首先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统一的通信标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变电站通信标准以及推广应用现状;通过工程实例的验证,得到了两种方案下的优势、劣势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IEC61850的实施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数字化变电站,也可称为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物理媒介。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直接影响智能电网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是在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的变电站。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子式互感器直接检测电力系统的电气量。电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不同厂家生产的二次设备采用的接口和需要的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将引领未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发展,其建成和运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常规变电站中,来自不同信息采集单元的设备信息难以共享,规约的执行不一致造成不同厂家设备不具有互操作性,由于互操作性差等原因导致系统可扩展性差,二次电缆影响系统的可靠性。相比之下,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更为明显,非常规互感器实现了数据采集数字化,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的系统分层具有很高的可靠件且减少了连接电缆的一些问题,组合电器使系统结构紧凑,IEC61850标准的出现使系统建模有统一标准,从而实现设备互相操作和变电站信息共享,智能断路器等的应用使设备操作智能化,网络通信技术的提高是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变电站是在IEC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基础上,由诸如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适当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力系统或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或者实施自动化措施,切断故障发生的线路,保障数字化变电站的远程自动化装置。本文将探讨继电保护装置在数字化变电站失效后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数字化变电站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对继电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集成化、继电保护设备软件的元件化、继电保护运行水平的提高、继电保护功能的网络化等,这意味着继电保护调试技术是确保数字化变电站运行可靠和安全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发生调试不符合现场实际而导致电气设备带病运行或工程延期等情况,开展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的研究工作就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10.
亚布力220kV变电站是为满足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及地区负荷增长的用电需求,提高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而进行的重点建设项目;延寿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按数字式变电站设计。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是省电力公司重点项目,是省内第一座数字化变电站。棘手的是以往建成的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投运后电缆管冻胀与原土层沉陷问题越来越突出。伴随着多座变电站的施工,如何处理好电缆管冻胀与原土层沉陷问题成了运行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其中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主要是在规约的基础之上建立而成的,它主要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组合而成的。这就使我国的变电站系统逐渐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电力资源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本文首先对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技术特征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概念,通过对淮安110kV城南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实例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操作模式等方面的变化,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改造的可行方案,并根据分析结罘时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及所属部分电力公司已经开展了数字化变电站的试点建设,已有多个数字化变电站投运或部分间隔挂网运行.因目前我国对数字化变电站尚无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方案不尽相同.其差异集中体现在采用了不同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过程层二次设备采用IEC60044-8FT3或IEC61850-9-1或IEC61850-9-2规约、站控层组网的不同拓扑结构、GOOSE技术应用等方面.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试从数字化变电站概念、特点及优势、方案类比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数字化变电站设备发展情况,并提出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应重点考虑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变电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是实现高压电与低压电相互转换的主要设备系统。近年来,在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电力系统逐渐朝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其中数字化变电站就是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展成果,极大的提高了变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现本文就主要针对其中的电气二次设计进行简单分析,指出在数字化变电站中进行电气二次设计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动化的综合型变电站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在线监测和技术中关于智能一次设备的应用也更加完善。数字化变电站实现了变电站监测信号、控制命令、保护跳闸命令等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传输、处理和数据共享,彻底颠覆了传统变电站的测控模式,拓展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型功能开发的空间,推动了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的设备、通信规约的选择和网络结构、装置的二次设计包括组屏方案和端子排图设计都十分重要,它们是建设一座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变电站以二次虚回路代替传统的二次硬回路,将配置信息存储于SCD文件内,使得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开展工作。但传统SCD文件可视化尚存在信息显示较抽象、光纤回路信息不完善和图示缺乏人性化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网络拓扑的数字化变电站虚回路三维可视化方法。首先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网络结构和二次回路特点;然后分析数字化变电站SCD文件结构和传统SCD可视化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数字化变电站虚回路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研究基于网络拓扑的数字化变电站虚回路三维可视化方法。本文方法已在某市数字化变电站部署实施,简化了现场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110kV明辉变采用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传统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光纤以太网连接到所需设备,这样做不需要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运行中不容易产生故障和传输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减少二次回路故障,且能实现数据源头的采样信息共享。文章介绍了一种数字化保护改造实施方案,提出了数字化改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础设施,介绍了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系统及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指出了这些智能化设备及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特点。所谓的智能变电站就是应用环保先进,可靠低碳的智能设备,来自动实现信息的监测、采集、控制、计量、保护等基本功能,并且以信息共享标准化、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为基本要求,来实现与电网调度、相邻变电站等互动的变电站。  相似文献   

19.
传统变电站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需要大量的电缆进行连接,这样的状态就会造成过多的接线,进而影响后期的维护,而且整体的建设成本也相对偏高,且各制造厂商在设备保护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通信标准设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推广,实现了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快速高效,呈现了一次设备数字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的现状,基于这样的整体环境,必然会对继电保护产生较大影响,并在发展局势的推动下实现一、二次设备的结合,并逐渐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进而推动智能化变电站的现实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内蒙首座66kV智能化变电站的保护调试项目,综合阐述了智能化变电站的一次设备智能化及二次设备网络化,对智能化变电站网络配置及智能设备进行研究,对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调试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