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14,(7):29-31
2014年6月14日是第9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连日来,各地举办多项活动让盯姓走近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大理文化》2011,(2):121-121
《世界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两类。无形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做了诠释和定义。  相似文献   

3.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8,(7):92-96
中国举办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活动;艺术大师普杰援助四川灾区;天意莨园《渗透》艺术展在深圳;方世聪艺术人生文献展于沪举办;第一届月亮河雕塑艺术节举办;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目的是为了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保护我们的精神财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值此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我代表全市文化工作者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应该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学校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积极呵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热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企业与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等措施来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历史和精神的公共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珍视,才能使其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法国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历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帮助公众树立祖国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因而在法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成果的取得与“文化遗产日”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不断发展进步的根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民族的根脉,保护我们国家的根基,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国家大事。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旨在号召全社会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称“非遗”)日益成为时代强音和全民共识之际,我们即将迎来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为此,本刊专访了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0.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的最好平台,是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讲坛.它对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提升成都市软实力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利用形式。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日益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几乎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一部厚重的历史,惟独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时,它还不到27岁。如此年轻的一座城市为何能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名词、新的概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都是一件新生事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体系及其申报工作,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又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变化——开始关注酒文化。几个与酒有关的实体,陆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5.
<概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8月18日在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开展,展出内容为全国55个少数民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和已被列入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介绍了北川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青片乡概况,重点介绍了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论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市已有成吉思汗祭奠、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5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刊已登载过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今陆续简要介绍鄂尔多斯市的5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72-I0072
浦东新区三林镇历史悠久,积淀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林舞龙、三林刺绣被列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半”圣堂庙会、三林瓷刻、三林本帮菜被列为浦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发现学界关于该概念诸多方面的认识至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统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界定、内涵、外延等领域进行详细的述论,并对研究中尚存的问题进行剖析,可以对今后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