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特别强调每个教师都必须拥有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意识。课程意识需要呼唤主体的教学自觉。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平等合作、追求主体间相互理解,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事件与各种信息的刺激,需要充分调动双方的知识储备和智慧潜能,梳理原有的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寻找有效的成长途径,建构具有个性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课程意识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意识支配人的行为,课程意识同样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全方位地构建教师的课程意识,强化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课程意识问题的问卷调查,就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了科学构建教师课程意识的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3.
反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良好的反思习惯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挑战了原有的课程与教学传统,要求教师变革课程实践的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思性教学作为新课改重要的一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同时反思性教学特别关注认知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行动研究,这也是对传统的经验性教学依赖于经验和技术的一种超越,反思意识、反思性教学的程序和方法是人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是提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多地依赖教师本身的自主发展.外在的各种条件需要通过教师主体的作用才能最终发生作用,因此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自主型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从教学反思能力、教师身份认同感、批判性思维、教育叙事等因素来探讨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现代教学理论日益认识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当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学改革提出的时代要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实现教学的目标需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而且由于教师是社会的代表,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发动、维持、导向、调控作用,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取决于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高师教育类课程主体性教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教育类课程是培养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类课程教学中提倡主体性教学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该文分析了影响高师教育类课程主体性教学的因素:主体性教学概念理解认识、师生双方主体意识、隐性主体等。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课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自觉性,不断树立和更新自己的课程意识。教师需要树立三种课程意识:课程主体意识、课程动态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向更具发展性和针对性的方向转变,向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转变,向更具协作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课程意识是教师专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主体意识、目标意识、生成意识和反思意识构成,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师课程意识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和分析中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状况及其制约因素,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和课程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9.
课程理解是课程主体对课程所产生的意识的总和。课程到课程理解暗含一种观念的加工,这种观念的加工,实现了主体的建构过程。教师在对课程的理解过程中应与课程设计者、教师自己、学生进行三次对话,以缩短教师与课程设计者、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自省与自觉,实现主体双方在对话中对课程理解的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任何一项课程改革都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领域上的理解、信念和行为发生转变,课程变革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不同层次的途径,并涉及知识因素、课程意识以及不同形式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