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棋是益智修身,陶冶情操的高雅运动。目前,围棋已被列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成为世界智力运动会的重要比赛内容。围棋源远流长,是中国的国粹,琴棋书画中的"棋"最早指的就是围棋。对于围棋起源,"尧造围棋"一说表明,围棋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围棋水平已有天壤之别陈祖德:我学棋至今,快半个世纪了,拿围棋水平来讲,现在的棋手和当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学棋时,我的前辈对日本棋手佩服得很,比如顾水如先生就讲过:“日本九段我们胜不过啊。”当时我们的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当时我不信老师的话,心想只要下,日本九段为什么不能战胜?1961年我进  相似文献   

3.
过百龄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一位围棋宗师,他不仅围棋技艺精湛,而且自身德行操守极佳,对围棋棋理的认识和理解也颇为深厚,为中国古代围棋的兴盛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棋,即围棋,中国古代称为博弈。博弈,从广义上讲是中国古代对各类棋弈游戏活动的总称,包括博、弈(围棋)、弹棋、投壶、塞、樗蒲、藏钩、四维、象戏等。从狭义上讲,"博"和"弈"则有区别。"博",仅指博戏或"六博"而言;"弈",则专指"围棋"。扬雄《方言》(五):"围棋谓之弈,自关之东,齐鲁之间,皆渭之弈。"许慎《说文解字》"博"写作"簿",曰:"簿,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胄作簿。"又释"弈"曰:"弈,  相似文献   

5.
浦清莲 《图书馆杂志》2007,26(10):91-93
<与名人一起读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共收录了28位当代名流人物的读书故事,他们大多是文化界的领军人物,如铁凝、冯骥才、贾平凹、周国平、阿来、陈村、残雪、徐城北等,以及红学研究者周汝昌,硬笔书法家庞中华,我国第一个"围棋九段"陈祖德,后现代主义的著名学者王岳川,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等等.  相似文献   

6.
接招吧,男人     
新千年到来,中国女性开始在棋盘上跟男性过招。37岁的芮乃伟让围棋界瞠目结舌。她先是在韩国国手战中击败“围棋皇帝”曹薰铉夺得冠军。随后在3月3日进行的围棋快棋赛中再次战胜“世界第一人”李昌镐九段。这样,在两人至今的对局中,芮乃伟以三胜一负领先。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比赛中她全部是中盘迫使对手认输。4月9日,谢军在首届世界棋王棋后对抗赛中与卡尔波夫对弈。此性别大  相似文献   

7.
有位记者采访一位厂长,问:“办企业有什么想法?”厂长摇头感叹:“难啦!求技术人才难,设备改造难,开发新产品难……”厂长一口气列出了许多个“难”字,难得这位记者无法再提问。这使我想起了今年5月5日首都机场欢迎聂卫平参加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胜归来时,一位记者问聂卫平:“比赛前和比赛时想到什么?”聂认真想了一下说:“的确没想什么,只有什么都不想才能把棋下好。”聂的回答实事求是,记者没有抓到预想的豪言壮语,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8.
王乃明 《兰台世界》2012,(36):90-91
象棋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渊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一种古老的棋种,与围棋犹如孪生姐妹,出生在了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并在古代体育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发展轨迹、文化意蕴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广州亚运会把围棋纳入比赛项目,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由于"规则"没有定好,这项古老的智力游戏很难成为亚运会一种传统赛事而保留下来,因为就是缺乏游戏规则. 在这次混双比赛中,韩国一对选手甚至用业余网络棋手赖皮的手段"填子法"企图钻大赛规则的空子,实在是让这项古老的智力游戏蒙羞.  相似文献   

10.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围棋巨作,它在围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该书中重点阐述了围棋战略战术以及第一次对对局者棋品的评价,通过对该书中战略战术的研究,可以反射出宋朝围棋活动的昌盛。  相似文献   

11.
"当湖十局"是清代著名围棋国手范西屏和施襄夏在浙江当湖下的十盘精彩纷呈的围棋对局,既展现了两位围棋国手精湛的围棋技艺,更体现了清代围棋发展的顶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吴杰 《兰台世界》2013,(28):136-137
陈子仙,清朝末年的一代围棋国手,他的棋素来以厚势见长,给对手以窒息的感觉。陈子仙多年专注于围棋活动的普及,为晚清围棋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棋手,总是在决赛中功亏一篑,屈居亚军,而将围棋王座让与韩国棋手。病根何处?自聂卫平、马晓春身上,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棋不如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不如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古代的围棋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行,并在唐代达到鼎盛。唐代的围棋活动已经非常盛行,并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唐代诗人描述了当时围棋的盛行,其中就包括对棋具的应用,围棋活动的参与人员,地点的选择等许多特征。唐代有着许多的围棋高手,其技艺相当  相似文献   

15.
“宇宙流”系日本著名的超一流棋手武官正树所开创的一种圈棋风格:棋走大模样,布局取厚势,中盘决胜负;不计较边角得失而将对手挤压于边角。不纠缠于一子一地却将生存空间向四周渗透、扩张……武官正是凭借这种舒展流畅、大气磅礴的棋风连夺两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  相似文献   

16.
象棋、围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自古琴、棋、书、画“四艺”并称,如今不仅音乐、书法、美术早已进入了中小学课堂,就是在学前婴幼儿这一段教育时期,各种“琴、书、画”方面的书籍也是铺天盖地而来,惟独在“四艺”中相比最具开启智力的棋艺方面的书籍为孩子们出版的太少太少了。普通人只以为下棋是纯粹的消遣娱乐,其实不然。象棋、围棋之所以能历世千年不衰,反而愈加兴盛,其中自有其深不可测的奥秘。棋文化博大精深,从古到今无人能穷其究竟。对少年儿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益思启智的作用。相传尧当年发明围棋就是用来教育儿子丹朱提高其智商的。韩国现代围棋之父赵南哲曾说:  相似文献   

17.
第六届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2月26日在上海结束,中国队主将王檄五段执白257手中盘不敌韩国队主将李昌镐九段,韩国队完成农心杯六连霸,李昌镐则创下了农心杯三国擂台赛14连胜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围棋起源于中国,早在古代就有王质入山学棋的烂柯山传说。只是到了近现代,中国的围棋逐渐落后于东流。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陈毅同志更是关心支持中国围棋,社会上亦有不少人士为中国围棋的腾飞出谋划策。1953年4月25日和7月21日,上海的围棋国手汪振雄、王幼表两次给陈毅同志写信,建议成立上海围棋研究社,并详细拟订了棋社的工作任务等计划大纲。1953年6月30日陈毅同志在南京特为此事复信,指示上海文史馆负责落实筹建上海围棋研究社一事。中国是围棋的故乡,四十多年弹指一挥]司,中国的聂卫平、马…  相似文献   

19.
5月11日上午,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小黄江源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及内地的近千名旅游界、围棋界的领导和工作者聚集在这里,参加“中华万和大鼎”奠基仪式、“两岸阳明山旅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名居杯”海峡两岸阳明山围棋邀请赛开赛仪式。中华万和大鼎基仪式、两岸阳明山旅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名居杯”海峡两岸阳明山围棋邀请赛活动是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的七大主体活动之一。经中国棋院批准,由湖南省棋类协会主办,双牌县人民政府、永州市棋牌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名居杯”海峡  相似文献   

20.
围棋是我的爱好。过去与人对弈,多是熟人,后来上网下棋,对手就都是陌生人了,而且是只见棋,不见人。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别,这也就有了不同的意趣,还有不同的人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