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哨林 《出版史料》2009,(3):124-127
今年第一期《出版史料》有吉少甫同志的遗稿《对一张老照片的回忆——答黄宝殉之女黄川问》,特别是那张“老照片”,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也保存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同样的这张照片。照片中的许多人是我父亲出版生涯中的老朋友,有些还是他走上进步出版道路的引路人和支持者,都是我崇敬的前辈。  相似文献   

2.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例如“取材”,正如作者所说,材料主要是来自三本书:“《李敖自传与回忆》、《李敖回忆录》以及《李敖快意恩仇录》。”撰写一个人的传记,尤其是评传,仅凭传主个人的“自传”,似乎有“模拟”  相似文献   

3.
《我爱爸爸》是一本革命先辈子女的回忆集,出版后很受少年儿童的欢迎,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对如何根据少儿特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做了一些摸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是1975年恢复工作的,粉碎“四人帮”以前,编辑室出版了宣传革命先烈的书《方志敏的故事》和《和少年朋友谈解放军的传统》等思想教育的读物,但是在社会上的影响甚微;最初我们以为是受“四人帮”干扰的结果,所以1976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的《要政治家办报》一文被选录在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这篇文章原是1959年6月毛主席和吴冷西同志谈话的摘要,看得出,标题系编者所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军报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背景“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早在1957年6月13日吴冷西同志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吴冷西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毛主席最后严肃地对我说,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成立10年了。回想10年,往事历历,大有写不完的回忆。但一铺纸,又觉得无从下笔。写总的回忆吧,这不是我的任务;谈经验体会吧,我的感受有限。“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虽知不才,也略表心头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彭蕾 《报刊之友》2014,(2):153-154
对80年代末的余华的大量研究大多集中在他的“暴力叙事”,“死亡叙事”,“虚构的真实”等角度,虽然余华在1987年和1989年发表了俩篇标题带有“爱情”字眼的中篇小说,但是也许实在没法将“嗜血”的余华和“爱情”相联系,所以对于这俩篇小说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试图以这两篇爱情小说为纬度,通过与“才子佳人小说”《牡丹亭》和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解构爱情”的思路来凸显余华小说的先锋性,并由此展开对先锋性文学的主体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赵安民 《出版史料》2007,(1):102-104
为纪念中国书店建店五十周年,2002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刊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另一篇是许嘉璐教授的《我与中国书店》。中国书店的老师傅王炳文先生与这两位学者都相熟识并有交往。许先生文章中回忆自己从读训诂学研究生时开始“和中国书店、和古书结缘”,“去得多了,和琉璃厂几家书店的师傅渐渐熟识起来。  相似文献   

8.
今年(2008年)是家父赵家璧的百年诞辰,记录他半个多世纪编辑生涯的《编辑忆旧》和《文坛故旧录》,在中华书局的大力支持下再次出版了。我们又将未收入这两本集子的其他回忆文稿,也结集起来,作为《编辑忆旧》的“集外集”,取名《书比人长寿》,也即将出版。这三本书几乎收齐了他有关编辑生涯的全部论著。  相似文献   

9.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2007,(4):82-85
刘杲著《出版笔记》自序 这是我1997年以来的文字。 1996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出版文集》。作为“中国出版论丛”中的一种,书名是统一规定的,不由我定。“中国出版论丛”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新闻出版报联合“选编建国以来国家出版行政管理机关部分负责同志有关出版工作的讲话、报告和文章,一人一卷”,共十一卷。我承蒙错爱,滥竽其间。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楷模     
新中国成立40年来,出版工作取得很大成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出版战线上值得回忆,值得怀念的人和事实在太多。我首先想到的是《新华月报》的出版,因为它是在建国之初创刊的,也有40年的历史了。提起《新华月报》不能不想到胡愈之同志。他曾在上海主办过很多有名的刊物,如《东方杂志》、《世界知识》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韩阳)2006年春季图书订货会上,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著名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最新作品集《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一经亮相,便引来了广大读者的追逐。1月14日上午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办了该书的现场签售活动。100套加盖季羡林先生签名章的图书被广大热心读者抢购一空。《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是对94岁高龄的季羡林近一个世纪曲折人生回忆文章的汇集,包括日记、怀旧文稿、游记以及一些专门记录先生与友人相知相处美好经历的文字,其中不乏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文集分为5卷10篇,即“求学清华”、“留学德…  相似文献   

13.
“各位观众,下面请看今天通过卫星收录的《国际新闻》。”到今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说这句话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来,广大观众对《国际新闻》的观感和兴趣如何呢? 广州一位观众来信说,小小的荧光屏使人们及时地看到了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虽然不出门,却不会坐井观天。南京的一位观众说:“我十分喜爱《国际新闻》。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端着饭碗在电视机前度过这短暂的10分钟的。”的确如此。我国数以千万计的男女老少都  相似文献   

14.
复社是孤岛时期上海地下党领导的,有各界人士参加的一个出版机构。1938年成立,存在约四年。社长由胡愈之担任,负责具体工作的秘书张宗麟是我地下党员,参加的社员包括文化教育界、宗教界、工商界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些著名爱国人士。复社的宗旨是“促进文化,复兴民族”,这在当时的环境下,对于团结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积极意义的。复社出版的第一本书,即是斯诺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光辉业迹的名著《西行漫记》,计划继续出版的书籍还有《鲁迅全集》、《列宁选集》等等。这使复社在中国现代的文化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馆馆藏档案中的《复社社约》及《复社第一次年会纪录》,真实地记录了复社成立的宗旨、组织状况、参加这届年会的社员名单以及该社成立初期的活动情况。这些内容可以同已经发表的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互相印证,并补充了回忆材料的缺漏,是了解复社的第一手材料。特予刊布。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出版广角》第一期发表了钟宜先生的文章,题为《港台出版家谈华文市场发展趋势——大陆将成为最终中心》。我没有料到,对“中心”之说的关注一直延伸到了今年。这使我也想说几句。 先是1994年3月30日,在台北举行的两岸图书出版合作研讨会上,台湾的詹宏志先生作了题为《两岸图书出版现况与合作》的发言。他认为,华文市场有一个“中心”即“领导”,1949年以来是香港,5年之后是台北,再过20年之后是上海。5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詹先生的这篇  相似文献   

16.
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先后撰写15部武侠小说的金庸,近日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在回答“你从《大公报》出来,35岁时自己创办《明报》.重要的缘故是什么”的问题时,金庸回答:我在《大公报》工作时,《大公报》还是独立、自由的,  相似文献   

17.
1911年,一位名叫海德门的英国社会党人出版了一本名为《危险生活记事》的书。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列宁即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因为这位自称社会主义者的作者对马克思的回忆只写了一种东西——轶事。列宁在《海德门谈马克思》一文中批评指出:海德门几乎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猎奇方面”,而不是政治方面。读了他的传记,只知道马克思的“轶事”,而不知道“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广告     
有市场经济就会有广告,就会有各种促销手段。鲁迅先生很注意广告。还自己动手写过几则,都是关于图书出版的,他往往写得很实在,例如1936年为三闲书屋(这是鲁迅自费印书的一个名义)出版《死灵魂百图》写的广告,先介绍原作的特色和印本之“纸墨皆良”,接下来又说: 读者于读(《死灵魂》)译本时,并翻此册,则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  相似文献   

19.
我在出版工作岗位上度过二十多年,现在仍然藕断丝连,除本职(上海“社联”)而外,还兼《汉语大词典》、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和《中华文史论丛》的编辑工作。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提高质量是出版工作的灵魂。所谓“质量”,无非是书籍报刊都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人们的精神状态等等,有益而不是有害,起积极作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同志给我来信。信里说:“去年四月我们去京组《新华日报回忆》书稿,您当时有病,在南京休养,未能拜访。最近从北京来的同志说:您已回京,病好些了,因此我们请您也写一篇。原新华日报的领导同志大都已写文章。很多同志提到您,恳请您一定写。”编辑同志的热情,令人感动。在我的书架上,有着一本一九五九年四川出版的《新华日报的回忆》。这是劫后幸存下来的。扉页上有我们当年亲昵地称为“熊老板”的熊瑾玎同志的几行亲笔字,里面说:“重庆人民出版社准备继续出第二辑,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