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目标的重点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弘扬和凸现,离开了活动和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活动与交往,特别是交往所赖以进行和所生成的诸多品质使活动与交往本身成为教学的内容、对象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目标的重点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弘扬和凸现,离开了活动和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活动与交往,特别是交往所赖以进行和所生成的诸多品质使活动与交往本身成为教学的内容、对象和目标。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之中杜威所批判的“传统教育”并未绝迹———“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法划一。概括地说,重心是在儿童以…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交往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教学目标的重点,我国教育理论界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弘扬和凸现,离开了活动和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活动与交往,特别是交往所赖以进行和生成的诸多品质,使得活动与交往本身成为教学的内容、对象和目标。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之中,杜威所批判的“传统教育”并未绝迹——“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法的划一。概括地说,重心…  相似文献   

4.
师生交往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活动教学”受到普遍重视的结果;更是我们教学目标的重点“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不断深化的结果,因为“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弘扬,离开了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但是,从目前中小学教学实践看,有的教师对师生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尚有模糊认识,影响了师生交往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师生交往不仅为认知 良好的师生交往有利于教学中认知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如交往所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课堂教学交往所展示的不是“主体——客体”的关系结构,而是“主体——主体”的关系结构。现行教学所寻求的重点目标已深化到主体创造力、个性等主体性方面。而主体性的发展、弘扬与凸现,离开了有效的教学交往活动是不现实的,离开了有效教学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卓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质量,因为教育理论已经证实,教学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我校在进行“有效课堂交往方式的研究”实践过程中,以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的,探究出了课堂教学交往评价活动的几个主要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如交往所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课堂教学交往所展示的不是“主体——客体”的关系结构,而是“主体——主体”的关系结构。现行教学所寻求的重点目标已深化到主体创造力、个性等主体性方面。而主体性的发展、弘扬与凸现,离开了有效的教学交往活动是不现实的,离开了有效教学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卓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质量,因为教育理论已经证实,教学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我校在进行“有效课堂交往方式的研究”实践过程中,以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的,探究出了课堂教学交往评价活动的几个主要指标体系。一、…  相似文献   

7.
交往所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交往中所展示的不是“主体——客体”结构,而是“主体——主体”结构。现行教学目标的重点已深化到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方面。而主体性的确立、弘扬与凸现,离开了交往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教学中的交往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基于上述认识,我校语文教研  相似文献   

8.
活动的观点是主体性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作为外部经验的教学内容才能转化为内部经验,并形成新的、特定的认知结构。在主体性教学中贯彻活动性原则,必须做到: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能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交往。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萃     
肖川在《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发表了《论教学与交往》一文。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目标的重点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弘扬和凸现...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创造性阅读与阐释--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本意义的生成与阐释,是本(text)与读(reader)交往对话活动的产物。因此,创造性阅读与阐释便成为外国学教学的教学理念和阐释原则。它是一个具有主体性、循环性和时间性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