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考简讯     
香港部分大学将扩大内地招生名额同时调高费用香港部分大学2008年将扩大在内地的招生名额,同时调高学费等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2.
六所香港院校:2010内地招生人数持平,学费略涨 不久前,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对外公布了2010年在内地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流程。从这六所港校的招生计划来看,2010香港的大学将在内地有约1200名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和2009年基本持平,但招生政策方面有微调。  相似文献   

3.
留学资讯     
香港八大高校开始接受内地生申请香港多所高校发布内地招生信息,其中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已经开始接受内地生的申请。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仍将通过全国高考招生,与内地其他大学一样参加远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的热潮持续不断。除一些名校外,今年又有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珠海学院及香港演艺学院4所院校将内地招生范围扩大至25个省区市,而且对内地生的收费标准与香港本地生等同,学费每年42100港元至49000港元不等。  相似文献   

5.
2008年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生工作安排已经展开,为帮助有意到这10所港校学习、深造的考生了解更多的信息,现将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工作安排汇总如下表,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优质人才的遴选及培育的竞争。今年所港校在内地招生,计划招收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万,录取比例大约为∶。尝到“甜头”的所港校的校长近日提出,有必要提高香港高校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校长们将就此问题与香港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实际上,年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还不止所。今年月,教育部发文批准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香港树仁学院所高校从年起在内地自主招生,只是因为时近招生工作的开端而限定了年的招生范围,所以不像其他所高校那样反响强烈。由此可见,香港高校向内地“进军”的趋势将越演越…  相似文献   

7.
香港高校大多从1998年、1999年开始在内地招生。最初的香港高校只能委托内地10所高校招生,即考生必须先考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10所大学,之后再经过选拔进入香港高校。而且,每所香港高校的招生名额仅限制在10到30名。  相似文献   

8.
高考特区     
香港八大院校排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选择到香港去念大学。不少学生和家长"唯香港高校好",但其实对香港高校缺乏了解。今年香港8所高校在内地累计招生将超过1300名。  相似文献   

9.
《教师博览》2008,(2):17-17
香港科技大学2008年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简介显示,香港科大今年将在北京、上海等25个省市招收约130名应届高考生,比去年减少了约20人。香港科大内地招生负责人朱力径表示,今年减少内地招生计划,一是由于香港科大将扩大在世界各地的招生计划。另外,由于内地生录取率逐年提高,香港科大学生宿舍越来越紧张。  相似文献   

10.
据悉,2008年香港进内地招生的高校仍是12所,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除香港中文大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回放:香港八所高校内地招生2002年,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8所高校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拉开了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的序幕。今年,香港的大学纷纷看好内地的生源,香港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继续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并且招收的计划进一步增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港大"对于内地生的吸引力是有增无减。为什么要上"港大"?已经绝非一人一家所关注。吸引力有增无减2011年,香港大学迎来百岁华诞。香港大学对内地生的吸引力,在历年的高招大战中可见一斑。据"港大"内地招生部门负责人马纳介绍,去年总共有近40名"省市头名"报考"港大",占到了内地高考状元总数的近三分之二。事实上,不仅是香港大学,广义上的"港大"——香港的大学,这几年对内地生的  相似文献   

13.
港校报考ABC     
招生形式须分清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始于1998年。目前,香港招收内地自费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港校在内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多所在内地自主招生的香港高校不约而同地打出“就业牌”,吸引内地考生报考。今年计划在内地招生230人的香港理工大学不仅公布了内地生留港就业的去向,还公布了平均月薪。2008年该校的内地毕业生有不少留港就业,分布在商业地产、工程、建筑、电信、制造、金融等多个行业,本科生平均月薪超过1.2万港币,研究生则近1.4万港币。香港城市大学近几年留港就业的学生比例也有所上升,达到了37%,此外还有60%的内地学生到海外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15.
港校报考ABC     
A招生形式须分清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始于1998年.目前,香港招收内地自费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港校在内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12所香港高校今年继续在内地招生,预计数量将达到1800人,其中部分院校将扩大其招生数量。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计划由去年的260人增加到300人,扩招了15%;香港教育学院在内地招生计划数为60至70人,并将在3年内实现内地学生达到学校学生总数20%的计划,而学费从原来的7.5万港币涨到8万港币;香港理工大学今年的招生数为230人,其学费从原来的8万港币升至10万港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部分香港知名高校到内地招生引起报考热潮。据报道,2006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总计招生1300名左右,全国报名人数超过3万。一些学生甚至谢绝清华北大而远投香港高校,从而引发"顶尖生源流失"的媒体大讨论。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考试频道的联合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高校和内地一流高校录取",选择香港高校的学生和家长比例竟达到71.2%。香港知名高校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高考北京理科“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大学,远赴香港科技大学学习,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高考结束后,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香港高校在内地的火爆招生阵势和“掐尖”做法以及“鲇鱼效应”,引起部分教育界权威、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旅美学者薛涌接连在博客中抛出《北大清华要甘当二流》《香港的大学招生为何偏爱穷人》等文章加以回应,声称如果北大、清华不放下“一流”的架子,以平常心为学生服务,那么香港高校取代北大、清华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势头将难以阻挡。“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论”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都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论争无休止,然而事实是。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均创历年新高。香港大学等八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1300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三万,录取比例大约为1:23。其中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就招收了约900名内地优秀考生。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热,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多年来内地沿袭已久的高考招生格局为之一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河北自学考试》2010,(5):20-21
2010年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生工作安排已经展开,为帮助有意到这10所港校学习、深造的考生了解更多的信息,现将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工作安排汇总如下表,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生工作安排已经展开,为帮助有意到这10所港校学习、深造的考生了解更多的信息,现将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工作安排汇总如下表,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