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什么是记忆?当你努力在头脑中搜索这个问题的答案时,你运用的能力就是记忆。记忆是一个人赖以正常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认知能力,人们的认知活动中几乎都有记忆的参与。对于每天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儿童来说,很多问题的核心似乎都可以看作是记忆的问题:幼儿园老师:"老师刚刚告诉过你,上课说话要先举手,不可以直接喊出来。""刚才你有  相似文献   

2.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歌唱与发声的记忆——音乐记忆,是演唱者、学生的基本心理品质。没有记忆,就没有音乐,也就没有歌唱。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办教育》2005,(2):44-46
记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谁都离不开。我们曾在一些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中看到过失去记忆的人的所做所为,常令人惋惜不已。那么,记忆究竟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记住东西的呢?  相似文献   

4.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所以开发学生记忆潜力与增强记忆效果是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今天的中  相似文献   

5.
黄振球 《快乐阅读》2013,(11):85-85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学习过的知识、体验过的感情、作用过的客体等,都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些痕迹,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又重新活动,再现出来,这一心理过程就是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效率低,容易遗忘是不少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是大有裨益的。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少定理、定律、公式要学生记忆,所以,加强记忆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刚刚学习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的发音、节奏都很模糊,对英语的记忆更是暂时的,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映。可以是感知过的事物、也可以是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会了单词的发音,句型的朗读,但一回家就忘了,这种短时记忆遗忘率高。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暂时记忆得到加强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并通过不断地观察、记录、反馈。结合日常教育体会做如下介绍总结出有几点对学生的记忆有帮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我们看过一部精彩的电影后,里面一些镜头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久久无法忘却。小时候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有些也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保存至今。这都是因为我们有记忆能力,但是这两种记忆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不同的——从有无意识参与的角度来说,前者属于无意记忆,后者属于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是指事先没有确定目的的无意形成的记忆。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  相似文献   

8.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重现的心理过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俄国教育家谢切诺夫也曾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新课程明确反对“机械记忆”,但有意义的识记还是必须的,因为记忆是人全部心理活动得以延续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记忆力是人们积累知识、增长智慧的基本条件.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化学知识繁杂、零散,学生常感到难记易忘,对于来自南北疆的民族学生更是困难.他们来自偏远的山区和牧区,汉语基础比较差,生活经验不丰富,学习化学这门概  相似文献   

10.
记忆,是人脑对感知、思考、体验过的元素、集合,能保持再认、回忆、复做的心理活动。记忆,是人们在学习、劳作、实践过程中,沿着科学、知识、技能的轨道,循序渐进、发展创造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俞和军 《小学生》2009,(12):14-16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人的大脑的记忆能力,相当于1500亿台电脑(80G)的存储量。人们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学习中需要记忆来工作和学习,但人的记忆却因人的个体差异不同其记忆的好坏也不同。这种差距通过人的记忆分类我们就更容易看清。  相似文献   

12.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存而前时存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如,我们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父母的形象、自己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这些都是记忆表象。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人的记忆活动、思维活动和想象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生,使人们可以进行想象活动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着记忆。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重要机能之一。人所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这就是记忆。外界的刺激越强,留下的痕迹越深,记忆的保持就越长久。从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输入、加工、储存及输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王金太 《考试周刊》2010,(1):175-176
记忆,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的目的就是能再认,能使过去识记过的再次出现,在头脑中重新呈现。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都需要学生记忆.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牢记某些知识点.在具体运用时快速再认,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近三十年的农村九年级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深深体会到,学生记忆是一门苦差.  相似文献   

15.
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中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使人类在"过去"拥有过的道德风俗和习惯、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思想和精神、道德实践和行为成为可以回顾的东西。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在记忆的个体框架内发生的记忆。集体道德记忆是在集体层面展开的,它展现的是一个集体性道德记忆框架,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表现出来。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思维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类在"现在"和"未来"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推动人类对其"过去"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6.
巴甫洛夫说过:人们的每一句话,都要引起别人大脑皮层中的一个兴奋点,从而使其理解这些话进而形成概念并记忆。越是引起较强的兴奋,理解亦较深,记忆亦更巩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考察情绪、奖励对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和奖励对记忆成绩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非常显著。在实验中,负性情绪的个体总体上比中性情绪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成绩;有奖励条件的个体总体上比没有奖励条件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成绩,奖励起到了强化物的作用。在负性情绪下,有奖励条件的个体总体上比没有强化条件的个体记忆成绩更好。  相似文献   

18.
记和忆是两个过程,记块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唤醒成为忆块的。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而"有效编码是信息提取的前提"。好的记忆方法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完整地实施记忆。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最困难的就是单词的记忆了,尤其是在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由于各方面原因及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几乎没有好好地学过英语,特别音标是他们的一个薄弱环节.要想学好英语记忆单词是最基本的,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和习惯用语  相似文献   

20.
向代华 《今日教育》2005,(12):51-51
记忆是指人们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反映。下面介绍两种记忆方法。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有效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理解记忆法。心理学上把经过积极主动的思考。靠理解所记内容的内部联系去进行的记忆,叫做理解记忆。俗话说“强记不如善悟”,人们只有对事物有了理解,才能更深刻地感知它、记忆它。如:在教学《经济常识》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有的同学对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究竟是反比正比记不住,待他们真正理解了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