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两会”召开,大学生就业又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回顾近几年来“两会”的建议、提案,去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代表、委员们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的关注是空前的。仅教育部就收到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提案达200多件,涉及完善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  相似文献   

2.
两会期间,大学毕业生就业再成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其中,大学生淘粪工与蚁族现象,可谓今年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大“热词”。  相似文献   

3.
基层岗位需要大学生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 [观点]大把的基层岗位,需要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成为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与代表们关注的焦点.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大学生应不应该去卖猪肉、摆地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直言:"希望大学生卖猪肉、摆地摊仅是个别现象.因为有大把的基层岗位,需要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声音     
20t2年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围绕教育、大学生就业等民生热点建言献策,以下是代表委员们的一些声音。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两会期间,200多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影响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个大问题,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来说更是比较困难,本文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各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次"两会"也将其作为重点问题被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怀和重视.关于大学生就业堆的原因,各家众说纷纭,有说是扩招所致,有说是金融危机影响,有说是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还有说是学生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社会岗位对其能力的需要,等等.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性,建立长效机制,破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迫在眉急.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就业理论研究,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本刊特别推出就业论点摘登栏目。就业论点摘登栏目主要刊登已经在本刊独家发表过的有关研究就业问题的优秀理论文章。文章作者大多是从事就业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就业工作者,文章从理论研究的高度,结合实际就业问题的视野,向广大读者展示研究就业问题新成果、新观点、新资料和新信息。就业论点摘登栏目一定会成为就业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好帮手。我们希望有更多作者文章的精辟观点被摘选进本拦目,对于被摘选进本栏目的文章作者表示祝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就业研究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7):83-85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少观点,提出了颇多建议.本刊选取其中部分热点话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10,(5):11-14
2010年,全国有630多万大学毕业生将面临就业。虽然受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所增加,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参加“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一三 《教育》2009,(11)
全国"两会"召开,代表委员最为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题。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撇开金融危机影响和人口膨胀因素不谈,制约大学生就业的"瓶颈"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政策性壁垒太多。一些大城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年三月到,全国人大与政协"两会"在北京召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3月7日晚7时至9时,全国政协常委、原教育部副部长张孝文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作客搜狐网嘉宾聊天室,就大学生就业和高校体制改革等问题回答了广大网友的提问.  相似文献   

13.
站在今天来说“大学生就业难”,似乎已经成为了老生常谈,这个问题于几年前就一直困扰着莘莘学子,现在早已是一个被公共讨论的话题。2010年两会期间,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如今,“大学生零薪酬”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四个基本观点"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联系发展的观点、辩证法的观点指导大学生就业,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再感到困惑和迷惘,为大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早在今年年初地方"两会"召开时,就业就成为不少代表和委员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上海市政协统计的大会发言、提案为例,就业等相关字眼出现频率最高,涉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乃至工人"中间技能阶层"多个群体.就业,民生之本,关乎稳定.对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社建研究员从拓展就业渠道、有效落实就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马上就有代表和委员发出呼吁,建设“新农村”切忌建“新村”; 今年“两会”上,讲官话、套话的少了,直奔主题发表观点的多了,代表、委员们说得好,“我们是代表老百姓来的”。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我们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代表委员就破解这一难题献计献策,亮点多多。我以为其中最有新意的一点,是会内会外的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呼吁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工作。以学科专业调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当然更有治本的色彩,但恐怕也有一个过程。而且,即便大学生都“适销对路”,实习环节也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助于缩短大学生融入社会的不适期。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大学生就业系统初探——基于系统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尝试构建一个有益于提高认识、便于讨论的大学生就业三要素模型和大学生就业自我属性三棱柱模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从整体上认识大学生就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自我属性子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系统模型给当下大学生的启示,并提出系统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改革路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每年"两会"召开期间,委员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千家万户、城乡和谐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而对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统计学专业相对来说是一个冷门专业,社会对统计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量是偏少的,统计学专业就业问题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两会期间有一则报道引起关注:北京大学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在京城就业连连碰壁,最后作出一个雷人决定:回河南老家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这件事似乎为两会前一则网帖提供了注脚。回家后,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这个引起广泛争论的网帖指向一个中国独有现象: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多位代表委员再次对就业两难问题展开争论:大学生与农民工没有可比性?这一现象折射出哪些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