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笪远胜 《考试周刊》2012,(53):61-6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整合实现的过程。其中,过程与方法是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关键,新课程成功的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具体分析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马瑞贤 《宁夏教育》2013,(11):35-35
教学设计首要的目标是设计,没有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就没有了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知识、技能目标,忽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理论与实际分离,不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怎样才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英语作为我国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外语,当然受到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普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三维目标教学模式,三维目标整合也自然成为各科教学工作者的实现目标。下面就让我们探讨一下三维目标整合现状,如何实现整合以及实现整合后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课程,最重要的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三维目标。但如何从整体上实现三维目标?许多教师感到困惑。通过新课程低年级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充分利用儿童的想像,能有效整合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一、想像让积累更感性【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维度的三维教学目标,探讨三维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整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政治教学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和方法为桥梁,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贯穿始终,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情境的不同,选择探究—合作、自主—合作、接受—分析等整合策略,落实思想政治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文尝试着从知识观的角度对目标“三维”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文章以小班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例,阐述了音乐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小班音乐教学三维目标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小班音乐教学三维目标落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吴成胜 《考试周刊》2014,(94):139-139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现代教育理念下产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落实和整合三维目标具有较大难度,教师需要重点突出每个目标的落实过程与落实方法,以期让三维目标更易实现,更能够推动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我们具体实施课堂教学的指向标。因此,思想品德教师不能脱离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单纯地实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而应该要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从整体上把握“三维目标”,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笔者认为,用故事连载教学的方式,可以实现这种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化学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有内容的全面性、综合性,方向明确,内容翔实,要求具体,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但如何在实践层面将三维目标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此,一些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整合三维目标的模型。本文就近年出现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三维目标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克服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分离的状况提供了观念和制度上的支持,对于培养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三维目标的提出并没有使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分离的状况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理论层面,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没有厘清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也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影响着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从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和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两个角度综合来看,三维目标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构成了一种多向的、非线性的关系。加涅关于教学事件的研究为三维目标整合的可能性提供了实践模型,而当代复杂性理论则为三维目标整合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以此基础建立的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型打破了加在三维目标整合上的限制条件,有利于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事件,有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构建起完整的目标体系,实现从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转变,真正实现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要求我们构建起生命课堂。怎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笔仅结合自己两年来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黄新清 《广西教育》2012,(1):21-22,50
我们认为,三维目标指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要实现三维目标的统整,须通过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件进行实践。同时,基于生活德育论的原理,小学品德教育要联系学生生活,联系本地区的特点,运用儿童生活中的元素,合理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补充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整合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等因素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典型习题、利用物理实验、开展实践活动、引入物理学史、关注现代科技等途径,促成学生上述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孤立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而单独培养,只有将这三维目标整合起来,才能达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标志着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这三维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学中如何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改变了陈旧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不断被实践,但很多人在教学一线工作着,对于在新课程中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认识还存在着问题,到底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以及怎么实现这个目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准确的完善。小学科学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倾向.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整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实现科学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荣 《基础教育课程》2012,(12):62-63,66
课堂评价与课程教学整合研究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话题,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分别报告了课堂评价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成果。一、学习目标的分类与制定依据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上课和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课堂评价与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相整合的纽带。其中,学习目标的分类与制定对于实现课堂评价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具有前提性意义。1.关于学习目标的分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济教授在对布鲁姆评价目标理论对当前情境的实用性提出质疑之后,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关于学习目标的分类设想:(1)指向习得结果的三类目标。即将学习结果分为成果、过程和创造三类,分别对应成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和创造性目标。这种分类的最大贡献是能从宏大的目的出发将“有价值的结果”落到实处。(2)指向意义形成的三阶目标。即将学生的学习意义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意义与价值的三个递进层次。(3)指向教学实践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市美等方面的成长,其是《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基于此,文章以高中三维目标整合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为切入点,以《爵士乐》一课为例,从多个层面分析了三维目标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整合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整合实现三维目标,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如何确立三维目标"、"怎样整合三维目标"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