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岁成了40岁,中间流经了多少事,路过了多少人?可我总感觉,这跨度仅相当于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生物钟恍惚,不能如实地体察光阴,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一个人童心未泯,而心灵之外的器官早已背叛了年少。这是个让人伤感的落差。很少有事让人变成自己的历史学家,编个人文集算是一个。你要盘点一下精神身世,这些年都做了什么,路有多长,书有多厚,梦有多远……我的写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个纸质阅读和钢笔写字的年代,精神也是手工的。写得慢,但不妨碍写得多,写得激情浩荡。从上世纪末被称为思想界"新青年",一晃十叶春秋,每个人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几乎天天都有大量的广告。然而,只耍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媒体为自己广告而做广告的却不多见,报纸更是字字无几。那么,在广告媒体不断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有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广告而广告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自己的报纸做了一次广告的广告,实践使我深受启发。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广大受众对报纸广告并不满意,主要是感到平庸之作太多,真正有创意的佳作十分少见。即使相对好一些的作品,也往往停图在唯美阶段,有美感却缺乏震撼力。因此难以充分发挥出报纸的优势。 对受众的了…  相似文献   

3.
创意让我的生活有趣。创意无大小,关键在于我们发现了没有。这个世界充满创意创意生活即是用不一样的态度和方式去生活。这种意想不到的态度和方式,对于勇于创意的人可能是信手拈来。不需冥思苦想,只是在某个瞬间突发奇想,便能让生活变得有趣,让呆滞的环境充满活力。创意改变生活并无轻重大小之分,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都可以充满创意,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相似文献   

4.
你要经常让下属知道你是多么赏识他们,这是我对你的建议。我还没见过不喜欢被赞美的人,如果你也如此认为,那你就应该经常表达你对他们的欣赏。甚至只是称赞准时上班,对方就知道你重视守时。“我认为那真是太好了,杰克,你每次都能在8点钟准时上班。我真敬佩能够守时的人。”对你的下属说这些话,你会发现他以后迟到的次数就更少了。或许,你喜欢某个人的礼节或绅士风度,每个人总有某些可赞赏之处——就让他知道,不要藏在心里!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10,(39):49-49
“别说那些关于孤独的陈词滥调,之于我这种人,孤独是一种胜利,这是场人生战役。像我一样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必须独处,让自己重新充电。整日生活在聚光灯前面,是无法创作的,所以我赞成每个人都该有独立生活。将别人当成依靠,对像我这种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Valentino Garavani  相似文献   

6.
期待新震撼     
电子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特征,它还将在下一个世纪扮演登峰造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音乐,而且是当代人生活和时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时代更直接、更快,人与人之问交流更简练,电子音乐也有这样的特点。听这种音乐有年轻人的感觉,有生命力和活力,做电子音乐也让我感觉自己变得年轻。  相似文献   

7.
潘锋 《新闻天地》2005,(7):60-60
人与人之间总有一根叫缘的线牵系着,不然大干世界茫茫人海中,来去匆匆与你我擦肩而过的面孔无以计数,却偏偏又在这纷繁红尘滚滚人潮之中,遇见结识自己心仪良久的友朋知己,与津市老哥刘泽荣的相遇相识相知便是缘来之故。这份缘,源于人心底的那一份故园情结,艺术情缘。离开故乡津市三十余载的我,缘此倍加关注桑梓的点滴信息,当今湖湘书坛佼佼者中有二位津市人士让我欣喜之心常生仰慕之情:一位是以隶书四海闻名、德高望重的王超尘先生,一位是以篆刻名播四方、蜚声书坛的刘泽荣兄。  相似文献   

8.
儒雅绅士     
5、6年前,在中国广告节的颁奖典礼上,第一次见到赵总,当时赵总的翩翩风采和绅士风度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人与人的缘分特别奇怪,有的人见过无数次,却总也记不住,可有的人只要见一次就会留下很深的记忆,我和赵总就属于后者。记得在第一次的活动中,他耐心、和蔼并无私的把自己的朋友和熟人介绍给我这个广告圈里的新人,当时的我还对广告界一  相似文献   

9.
李泽厚先生是一个自负而有趣的人,前几年读他与陈明的对谈录《浮生论学》时就有这种感觉,如今读《李泽厚近年答问录》,这种感觉又浮现出来。比如,当记者问他“能否对自己做个评价”时,李的回答是这样的:“近两年已经有好几位这么问过我了。我对自己不好做评价,让时人特别是后人评价吧。我总不能像牟宗三说自己是‘古今无两’吧,有人说我已在美学上远超朱光潜,哲学上远超冯友兰。我心里倾向接受,口头却连说不敢,我还没想清这到底是我的谦虚还是虚伪。  相似文献   

10.
爱拼才会赢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更是有限的;无论何时何地不求一生做多大的官,但求每天多做点事;我坚持着我自己!三年的档案工作经历在感恩中前行、在学习中进步、在历练中成长,也正激励着我向善、向上、向前。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自己赢?是甲方思维;如何用创意帮别人赢,是乙方思维;今天我们需要丙方思维!如何在利己的同时,实现利他?这恐怕不是甲乙双方身份转化能够理解的。再一次提笔写创意,再一次感叹于文字的局限性。巴别塔倒掉之后,语言和文字的差异,以及血统的局限性,成为人类纠纷的主要来源。近30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广告充斥着叫嚷,从妈妈我要喝开始,到送礼只送脑白金,似乎只要叫喊就总有关注力。港台广告有一丝从容,可以对文学以及意识做一点浅尝。而上升到跨国度、跨血统、跨宗教的全世界领域,  相似文献   

12.
学英语也不学骂人的话,我只认识其中一个“sexy”(性感)。 我不知道是谁,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是《成报》独家报道的,头版头条,他们应该知道吧! 我在赛场上争冠军,但没有必要在生活中做个特别强的人,我可以让自己活得开心点。我不会在乎这个,在乎那个。  相似文献   

13.
初到丹麦的哥本哈根考察学习,我曾被这个北欧城市的旖旎风光所深深吸引。复杂精巧的市政厅钟楼,安静美丽的美人鱼铜像,都让我流连忘返。虽然在那里待了仅仅半个月,但是生活在这个童话国度的丹麦人,他们与人交往的平等随和之风,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牛学国 《出版参考》2011,(12):49-49
初到丹麦的哥本哈根考察学习,我曾被这个北欧城市的旖旎风光所深深吸引。复杂精巧的市政厅钟楼,安静美丽的美人鱼铜像,都让我流连忘返。虽然在那里待了仅仅半个月,但是生活在这个童话国度的丹麦人,他们与人交往的平等随和之风,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经常有全国快印店的同行到好彩来互相交流经营和管理的经验.这其中不乏行业中做得非常成功的企业和个人.使我获益匪浅。自己也暗自庆幸.能有机会向更多的同行学习。这之中有一些是刚有打算做这行的人.还有些人虽然在这行已做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做起来,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瓶颈,  相似文献   

16.
离开4A有一段时间了,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自己还是个广告人,甚至,从另一方面,当我走出来之后,很多新接触的人都会问,广告这个行业现在还在吗?我觉得,关于这个答案,就像可口可乐的Big Idea所说的:We saw the glass half-full,not half-empty.一样,所有的答案,都看你的观点来决定。在这三年间,我的工作从以往带领着创意部不断与客户的品味交战,变成了学习,吸收,观察,并不断创造新的结论来改变工作的方式。我所在的公司帮奥迪做  相似文献   

17.
21岁的时候,怀揣2000元钱,与大哥一起做起了生意。我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可以获得任何东西,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 我的生意非常成功,6年间,就实现了原来想要一生才能实现的所有目标。我每周工作80小时,常要干到夜里十一点。我已经患上了胃溃疡,和妻子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但我的事业发展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然而有一天,精疲力竭像一场突然爆发的火灾吞没了我。耗尽了我的精力、创造力、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我对未来的幢憬。特别是在驾车往来于办公室、工地的时候,万般思绪缠绕心头,我经常有把车撞向硬物的冲动…… 容易患精疲力竭症的,通常是那些在业务无止境的扩张中,被事情追着跑的人,那些对高远的理想和目标热情似火的人,他们往往是公司经理或最优秀的员工。在此再次提醒——  相似文献   

18.
我是2007年4月来到档案局工作的,在档案战线上我只能算是一名新兵.三年多的工作实践,让我对档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我想谈一点自己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也算给档案工作做点宣传,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并支持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心理导读:没有完美的人,我们需要多看看自己优点和拥有的地方,就容易感觉到价值。我们都是半杯水,看你看到空的部分,还是看到有的部分。我想谈谈自我价值。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城市,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否定自己。充满了挫败,抑郁。看不  相似文献   

20.
选择新闻系,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从小就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期待;不过对于我来说,或许巧合多于愿景.彼时我对这个行业还没有深入的了解,懵懵懂懂撞进了新闻系;但在后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还是喜欢上了新闻. 我曾在校媒网站做记者,也曾在四家性质不同风格各异的报纸实习过.2013年,我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实习,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到监督和调查报道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