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朦胧、矇眬音同形似,又都是联绵词,使用时若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误用现象。作家张抗抗在其纪实散文《滋味》(《语文报》总第918期)中,就曾把“矇眬”写成“朦胧”。由于两个词又同为形声字,所以,只要透过其相同的声符而注意它们意符上的区别,就不难推断出它们意义上的差异,使用时,自然就不会出现误用现象了。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所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入的眼。”这句中的“没精打彩”的“彩”正确吗?“彩”有多种意思:①颜色,如五彩;②彩色的丝绸,如剪彩Z@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如喝彩;④花样,如丰富多彩;6j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如彩头;⑤负伤流血,如挂彩;等等,这些意思代入该词都是不行的。而“采”可表示精神,神色,正是该词所需要反映的,由此可见,“没精打彩”系“没精打采”之误。而《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明确收入了“没精打采”这一词条,注释…  相似文献   

3.
成语“没精打采”,又作“无精打采”;“采”,亦作“彩”。整个成语的意思,没有谁不明白。但有这样一道高考练习题,单单问你该成语中那个“打”字当什么讲。练习题所给的答案是“除去”。《现代汉语词典》“打”有“除去”这个义项。中国人民大学版《现代汉语通用字  相似文献   

4.
辨字析词     
“矇眬”“朦胧”“曚昽”这三个词的读音相同,形体相似,意思相近(都含有模糊不清的意思),难于区别,故在使用时极易混淆。矇眬,亦写作“蒙昽”。从“目”字旁,意思是指快要睡着或刚醒时,头脑不清醒,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如:“我立刻起来,揉揉矇眬的眼睛,走进总理的办公室。”它有时亦可作动词,是指“短时间地睡觉”。如“夫人和姑娘们……和衣躺下去矇眬一阵,天已经快明了。”(姚雪垠《李自成》)朦胧,从“月”字旁,常形容月光不明或月色不明,泛指模糊、不清楚,可用以灯光、物体、思想、认识、神态,风雪或雾雨等。如:“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  相似文献   

5.
本从理论依据、战略任务、市场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证“高薪聘任”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聘前应把好高层次人才“质”“量”观、“两高”和聘的后应营造调动潜能和环境、引进激励机制、加强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提出“高薪聘任”高层次人才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阅读中总是看到将“矇眬”误为“朦胧”的现象。如:  相似文献   

7.
《听潮》中“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象朦胧欲睡似的”,句中的“朦胧”一词系“矇眬”的误用。“朦胧”本义为“月光不明”,引申为“不清楚、模糊”意,而文中却用来写波浪欲睡之状不妥,如要表现欲睡之时,两眼半开半看东西模糊的情态,则应用“矇眬”。查《听潮的故事》的原文,则是这样的:“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地吻看岩石,睡眠了似的。”(见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鲁彦散文  相似文献   

8.
巧记妙喻     
“操”、“燥”、“躁”“、澡”字辨伸手来做操,干燥如火烤,急躁便顿足,河边洗水澡。(于安利)稽御聘“稽”、“御”、“聘”的字形禾苗出,尤其壮,人去接旨出洋相。两人合伙卸车忙。耳边出油漏水少亏一点。(卜楠)圆中辅助线的添加圆中题目形多变,作辅助线是关键.圆中只有一条弦  相似文献   

9.
拼昔字母教学结束以后,便是看图识字。开头两页的教材是“人手口大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考虑到算术课上已经教儿童认过一到十的阿拉伯字,而且一到十各字字形较简单,就决定先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教“人手口大小”. 在教“六七八九十”前,儿童已学会了“丶一(?)丿(?)(?)(?)”等基本笔划和“一二三四五”五个汉字。上课开始,我用生字卡片组织儿童复习“一二三四五”。先是大家—起拼音读字,再单读汉字,然后叫儿童看着卡片上的汉字复习字形。如“一二三”叫儿童说出各是几横;“四五”两字叫儿童唱笔顺.接着指名两个儿童上黑板默写“四、三、五’,要其它儿童注意字形和笔顺是否正确。默写以后,进行评讲,以提高儿童判断书写是否正确的能力和加深儿童对字形结构的印象。如我指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CST软件仿真模拟了“出”字形的负折射结构.仿真发现,由于“出”字由多个U形结构组成,在1.3THz~3.5THz之间出现了多个负折射频带,通过S参数的提取,在1.5 THz,2.37 THz,2.67 THz和3.3THz附近得到了负折射,并从“出”字形结构的表面电流分布上,讨论了出现多个负折射频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星星娃     
材料:细铁丝、毛线、卡片纸、彩纸等。←1.把铁丝拧成一个大字,每边长短一样,注意末端拧成一个小圈儿。←2.用卡片纸剪出双手和双脚,注意各一对。←3.把事先捆绑好的毛线头和手、脚粘在“大”字形铁丝的各个边上。↑4.用彩纸蒙在架子上,注意要正反面粘好,露出手脚,再整理成立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罗聘的《鬼趣图》说起,通过罗聘与金农这对师徒之间表达“爱意”的“有我”,罗聘与方婉仪这对夫妻之间表达“爱意”的“无我”,论述了在艺术创作中表达“爱意”并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而是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教科书与字典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和助手,教科书中的字应与字典中的字相吻合,才便于向学生解释和说明。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五年制第十册《一夜的工作》中“矇眬”一词,字典中就没有。在字典中,只有“月”旁的“朦胧”和“日”旁的“矇眬”。根据课文中的意思,应该是“月”旁这个“朦胧”了。在同一册的《鲁班学艺》中,有“琢磨”一词的“琢”是多音字,在字典中也只有 zhuó这个读音而没有 zuó的读音,不属多音字。像此类问题,怎么向学生  相似文献   

14.
九州撷英     
复旦大学与中国易聘网日前在复旦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目的在于共同开发高校人才资源。 其合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双方共同开发中国易聘网“复旦人就业专区”;双方共同成立“复旦大学中国易聘网HR培训基地”;共同开发“复旦大学就业信息查询系统”,用于复旦学生就业信息查询;合作期间,中国易聘网将在资金与设备上给予复旦大学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同时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规定:“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将认清字形放在对汉字考查的首位。笔者翻阅了七十多套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每套试卷都突出了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在分值上一般为2-4分,有的考卷甚至达到6分之多。因此,对字形的复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命题分析】一、看拼音写汉字1.直接根据题目出示的拼音,写出汉字。依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书写要正确、端正…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课文画面上每一个纤夫的外表形象和内心世界描写得栩栩如生,可谓图文并茂。我教学这一课时,把重点放在对一词多义的分析上。 1.“没精打采”一词出现两次。“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还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这是指漫不经心,随随便便,满不在意而言。故“他们大多身子向前倾,可见都在使劲”,而他却“直着身子”。这属于心理上厌倦情绪的表现。“少  相似文献   

17.
沁源县“法律进校园”启动仪式于日前举行,标志着该县2013年“法律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与开展。本次活动共为全县各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108名。启动仪式上,县检察院法制科科长围绕预防职务犯罪为全县各中小学校领导做了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同时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规定“: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将认清字形放在对汉字考查的首位。笔者翻阅了七十多套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都突出了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在分值上一般为2 ̄4分,有的考卷甚至达到6分之多。因此,对字形的复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题型分析]一、看拼音写汉字1.直接根据题目出示的拼音,写出汉字。依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词语,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  相似文献   

19.
高迪 《文教资料》2020,(7):6-7,40
“聘”“娉”二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及常用义项有很大区别,然而上古时期,在“婚娶”“婚配”的义项上曾通用过.受民间习俗等影响,在词汇的历时演变中,“聘”成为这一义项的核心词,而“娉”则用来构成“娉婷”“娉娉”等双音词,用来表达其他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习几何,多做题目是有益的,但不能一味追求题目数量、陷入题海.解题中注意“一题多证”与“多题同证”,抓住规律,有利于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