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梅 《新闻传播》2009,(6):67-68
长期以来.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制约了地方台新闻的发展。这种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模式,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僵硬.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而民生新闻由于它贴近老百姓的指导方针,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  相似文献   

2.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内容瘦硬、形式单一、画面苍白等诸多问题,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其实,我们不妨把电视时政新闻和生活新闻进行对接,即时政新闻借鉴民生新闻的技巧,丰富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硬新闻”定义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毫无疑问,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是受读欢迎。不少读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以为,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各地收视率统计来看,民生新闻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意义上担纲“主流舆论”重任的时政新闻都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然而民生新闻毕竟只是电视新闻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时政新闻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其存在的空间。但是,从民生新闻的快速崛起中,我们也看到了时政新闻值得改进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新时政新闻”的意义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因素。其实,地方台的时政新闻也可以借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技巧,转换报道的角度和形式,增强其深度和广度,时政新闻也能做出好看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缺乏贴近性和生动性,可读性、可看性较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媒体报道的出现逐步打破时政报道形式上的规范性,增强了其趣味性、可看性、贴近性。两会报道是每年时政新闻的大事。以2014年,以央视报道两会为例,可以为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曾文英 《视听界》2007,(2):52-52
长期以来,各地时政新闻沿袭中央台模式,形成了地方时政新闻与中央台主打新闻“内容类似、形式相近”的局面。因为缺乏自己的特色,造成视听市场的流失。  相似文献   

8.
眼下,不少新闻从业人员已经认识到,时政新闻有点“干巴”。相应地,有不少读对有点“干巴”的时政新闻“不感冒”,以至于敬而远之。但时政新闻本身是具有较强新闻性的,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原本应该引人注目的时政新闻,却不太受读“待见”,这是一个现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不断深化和务实创新领导作风的加强,为时政新闻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时政新闻应当从报道领域、新闻视角、报道形式、细节描写和新闻深度五个方面着手,来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各级电视台的时政类新闻栏目种类繁多,在央视有《新闻联播》;在省级台有《卫视新闻联播》;在市县级电视台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时政新闻栏目,但是大部分县级时政新闻都是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形式,地方时政内容占有主要位置,其报道内容主要包含重大党务、政务活动,在党委、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前提下进行的新闻宣传,其形式大部分都是以报道会议和领导人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在节目的编排上,也多以领导位次排序作为依据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地方舆论宣传的主要形式,鲜明的宣传色彩以及严格的制作规范和程序成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样的话,时政新闻就形成了公式化、程式化、概念化的老套子,看起来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本文针对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融合传播走向深化,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的过程中,应将时政新闻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全面创新时政新闻的个性化解读形式。为此,对时政新闻如何拉近受众距离展开探讨,从形象化、生活化、社交化、亲民化四个层面论证了个性化解读时政新闻的语言形式,从H5页面新闻、短视频3D设计和手绘风格、动态页面互动、跨屏互动立体场景等层面提出了全新的时政新闻个性化解读的视觉呈现方式,对时政新闻解读文本结构提出了个性化标题、个性化导语、个性化主体、个性化结尾等建议。希望对提高时政新闻融合传播效力具有积极作用,扩大时政新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娱乐化之风已经逐渐蔓延到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领域。网络时政新闻更是凭借网络这一推手把娱乐化渗透到了时政新闻的各个角落。在我国时政新闻报道的网媒过分强调例外甚于常规,强调形式过于内容,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时政新闻关系国家大计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性和政治性,造成了报道的失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电视时政新闻栏目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时政新闻近些年的变化和发展,重新审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功能,分析电视时政新闻的潜在的收视空间和收视价值,探讨电视时政新闻栏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征 《视听界》2007,(2):53-54
空洞、枯燥、乏味、呆板、单调,往往是老百姓数落时政新闻常用的字眼。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因为不“实在”。同样在许多时政新闻记者的眼里,自己俨然成了“御用记者”,只要服务好领导,群众满不满意无所谓。其实,时政新闻最实在,因为如今时政与百姓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怎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相似文献   

16.
王宇 《中国广播》2010,(1):29-31
时政新闻改革是广播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近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广播作品,从观念、视角、角度、形式、深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广播时政新闻创新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新闻播音语言是广播电视新闻中重要的有声语言传播媒介,随着受众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语体不再是传统形式的中规中矩,尤其像在社会民生新闻中的轻松谈话式播音语言,受到了受众的欢迎。而电台、电视台作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其时政类新闻的地位也从未动摇过,它的播报方式的演变与创新也是新闻播音语言的基本要求。本文试图分析时政类新闻播音语言的变化过程,探讨当下时政播音语言的特点,进而为新闻播音的发展路径做出借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界,在这种大环境下,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移动终端由此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新闻客户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终端影响了人们接受新闻的方式。文本主要介绍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和互动传播的概念,分析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措施,以期推动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19.
韩强 《新闻世界》2010,(5):47-48
时政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百姓不愿意看,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在介绍了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现状后,重点从报道思维、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语言等五个环节来论述如何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闻形式,其与国家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息息相关。在我国目前众多的地方电视台中,对于时政新闻的报道还是走的僵化、固定化的道路。这样就使得时政新闻失去了吸引力,陷入了收视率偏低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进行探究和创新,找到适合其发展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