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隐喻中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定义、范畴对隐喻和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语法隐喻”主要是语法性状的某种偏离导致语义上不同程度的变异,“语法隐喻”现象与隐喻现象虽在范畴上有相互交错的部分,却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历时性的艺术体式之一,这种传统观念,使人们长期忽视对诗的共时性理解。就《楚辞》、《诗经》的研究而言,运用共时性理解可以解开其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诸多谜一样的问题,如《离骚》“求女”、《九歌》“事神”、《诗经·桑中》“思孟姜、孟弋、孟庸三人”的真实内涵,《离骚》一诗的多元隐喻模式、其隐喻与转喻的关系,《诗经》的语言形式特征,以及历史“语境”中共时性要素对解读《诗》、《骚》的意义等。共时性理解法与目前流行的那种逸出文本,并最终导致文本整体性消解的所谓文化分析法不同,它主要是文本分析法,重视文本中各相关要素的互相规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相关语类的多模态化特征,聚焦电视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建构机制,研究发现:宣传片诉诸动态图像及文字等异质模态构建了范畴-成员、符号-事物、居民-地点、方式-行为四种转喻模型,分别映射“和谐共生”理念、“世锦赛”、“赛事主办方”及其“欢迎态度”等宣传要素;而借助“感知上的相似性”、“蒙太奇”等手段建构的三个多模态隐喻则映射欢迎、筹备以及举办世锦赛三个相互承接的宣传主题;多模态转喻与隐喻的互动性则体现在转喻对隐喻概念域的建构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白派诗歌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特有的文学现象。文章通过金斯伯格、普拉斯、贝德曼、赛克斯顿等自白派代表诗人的作品,剖析自白派诗歌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阐述自白派诗歌的狂欢化写作。文章发现,自白体诗歌是诗人为了挣脱自身痛苦经历的个人化与狂欢化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诗人的生活,但是由于自白体诗歌中上帝的缺场以及对于宏大史实的书写,使得自白体诗歌高于自身经验,成为信仰缺失和真实世界的隐喻。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我的“自白”书》时,我抓住“自白”一词,区别比较,直奔重点,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查字典预习,了解到“自我表白”是“自白”的本意;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里有几处出现了“自白”这个词?它们的意思和作用是不是都一样?不一会儿,教室里活跃起来了。学生你争我辩,各执其辞。此时,我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写作的特殊时间和环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大家的意见很快得到了统一:课文中共有三个“自白”,它们的意思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作用。课题中的“自白”,加了引号,是反意,表示蔑视,说明这不是敌人所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本为例,择取“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梳理其中隐喻模式、探讨隐喻框架的政治意涵,并分析隐喻英译及其交际功能。研究发现:专题中的隐喻模式“复杂多样、主线明晰”, 9个主题框架隐喻模式各有侧重;专题以高频的“建筑隐喻-道路隐喻”、辅以“集体隐喻-拟人隐喻”模式构成文本隐喻框架;隐喻英译时以保留源语意象为重,源语与目标语隐喻框架模式基本一致,隐喻政治功能实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桔子》是芥川龙之介的上层之作,该作品中多处用到了隐喻手法:通过事物隐喻,彰显日本近代社会的“横须贺港”和“火车”;运用人物隐喻,突出了社会底层生态中的弱势群体的境遇;利用动物隐喻,揭示主体停滞不前的尴尬处境;利用身份等级的“上”与“下”来诠释空间隐喻与时间隐喻.正是借用小说隐喻的手法,才使《桔子》通篇有了传神的载体和灵魂,作品才更好地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8.
自白补强规则是一项证明力规则,是对自由心证制度的限制,是用其他证据对自白之证明力予以补强的证据规则。而在共同犯罪中,如何对共犯自白进行补强就更加复杂且困难了。因此必须坚持两项原则,一是仅有共犯自白时不能定罪,二是共犯自白不能相互补强。如果能妥当处理好这两个方面,那么共犯自白补强问题势必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三卷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研究内容,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详细地分析概念隐喻,进而探讨其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研究得出:隐喻模式表现出了“复杂多样、主线明晰”的特点,不同主题的隐喻模式存在差异;“建筑隐喻—道路隐喻”是高频词汇,而“集体隐喻—拟人隐喻”作为辅助词汇共同构成了文本隐喻框架;保留源语意象是隐喻英译的核心和重点,源语与目标语隐喻框架模式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了隐喻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以China Daily商业新闻标题为语料,探索人们在经济领域的认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英语商业新闻领域中,结构隐喻运用范围最广,是人们理解商业领域概念的重要手段.方位隐喻包括up-down隐喻;本体隐喻包括容器隐喻和人体隐喻;结构隐喻则包含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医疗隐喻和饮食隐喻.在同类型隐喻中,“up”隐喻、“eye”隐喻和“war”隐喻分别占据主导地位,突显商业领域中人们更关注“向上”趋势,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商场如战场”的竞争理念.  相似文献   

11.
语篇隐喻是由单位隐喻、结构隐喻和系统隐喻构成。语篇隐喻可以在上述三个层次得以实现。语篇隐喻机制包括两类,一种是“相似性”,即在人们的认知框架内,本体、喻体之间具有某种相同之处,这又可以分为“同形”“同构”“同态”三类;一种是“差异性”,即在人们的认知框架内,凭借表达、内容差异实现隐喻功能。复杂语篇的隐喻分析程序包括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与重构主义方法的综合动用。  相似文献   

12.
尽管目前看来语法隐喻研究尚处于欣欣向荣之机,但是,一则由于语法隐喻理论包含的内容过多,而且很多内容互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二则由于语法隐喻理论无法解决语义和语法形式无法割裂以及语义和语法形式的合理融合问题,由此使得语法隐喻理论未来的“消解”成为可能。我们认为“消解”首先发生在术语层面,“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这些术语所遭遇的诸多理论问题可能使得它们最终被弃用或者取代。其次,“消解”也可能发生在理论解释层面,对语义层的详尽描写可能最终导致语法隐喻理论的“消解”:一是,对语义层的详尽描写使得词汇语法层的存在受到质疑;二是,对意义动态构建过程的详尽描述和揭示可能消解“语法隐喻”机制的解释作用。最后,语法隐喻理论新解实质是对语法隐喻理论的“消解”。从事物发展的螺旋形上升角度来说,“消解”的理论指向性是多维的,一方面,它意味着对原有理论框架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对原有理论框架的扬弃。  相似文献   

13.
大学在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样的隐喻,不同的隐喻基于相应文化语境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不同的大学理念,成为对大学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的重要表征。基于本体论的哲学视角,对有关大学性质、结构、功能的隐喻进行举隅与分析发现,从“象牙塔”隐喻到“复合体”隐喻的演化中,大学性质理念渐趋整合化,大学本体系统进一步制度化;从“学人共同体”隐喻到“开放社区”隐喻的流变中,大学本体结构经历了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渐趋多元化和开放化;从“镜子”隐喻到“灯塔”隐喻的纷争中,大学功能理念始终面临“适应论”和“超越论”的博弈。大学隐喻呈现出明显的客观流变性、理念遗存性和对立统一性特征,其背后蕴藏了多维度的大学理念纷争和大学本体演化规律。新时代高等教育转型既需要重构大学想象力,也对通过隐喻创新赋能大学本体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主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内探讨语法隐喻、特别是情态隐喻与文体的接面。语法隐喻和情态隐喻都是相对于一致式的某种变体。我们认为,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在于其偏离常规的特性、诗性效果和人物个性的诠释功能,情态隐喻的基本概念及其四个变量(向度、价值,归一度和类型等)具有丰富的语用信息,有助于解释文学语篇中人物个性以及人物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类情感隐喻概念不仅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征,还可以通过图像、音乐和其他模态的交际媒介来传达。文章基于动画影片《蝴蝶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多模态认知视角出发,对结构隐喻“情感是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多模态隐喻“情感是力”是指由两种以上的模态共同表征的隐喻;②在认知理据上,“情感是力”的多模态表征主要基于人体本身的生理反应及人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③多模态隐喻“情感是力”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透过《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我们考察诸如“村”“城”“楼”“岛”“港”“池”“仓”“库”等表示处所范畴的系列新词语,从四个方面探讨其认知理据:处所范畴及其词义变化;处所范畴与“框架-注意”“图形-背景”;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  相似文献   

17.
英语辞格metaphor在国内出版的辞典和一些讲修辞的书籍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译成“隐(暗)喻”。例如,《新英汉词典》译为“隐喻”;《远东英汉大词典》泽为“隐喻,暗譬”;《英华大词典》泽为“隐喻,暗喻”;《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译为“隐喻,暗喻”;最近出版  相似文献   

18.
英语辞格metaphor在国内出版的辞典和一些讲修辞的书籍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译成“隐(暗)喻”.例如,《新英汉词典》译为“隐喻”;《远东英汉大词典》译为“隐喻,暗譬”;《英华大词典》译为“隐喻,暗喻”;《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译为“隐喻,暗喻”;最近出版的《英语修辞格词典》(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译为“隐喻”;冯翠华在其编的《英语修辞格》一书将其译为“暗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隐喻认知被广泛应用在传统典籍的解读中,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隐喻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莱考夫等划分的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方位隐喻对《老子》中的“象”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发现本体隐喻有较好的适应性,而结构隐喻则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因传统思维立足于“时间”产生,故《老子》中的方位隐喻并未达到预期的重要性,反而关于时间的“象”更加重要。故“本体”展现《老子》对“道”的探讨,又通过“结构”与“方位”来形容“道”,使“道”在保留超验性的同时可以进行言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反之”、“相反”和“否则”都有关联作用,一般用在相互对应的两个小句、单句、复句形式、复句或句群之间。它们意义和作用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